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小麦豌豆套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设小麦豌豆套作6个处理和小麦单作2个处理,测定小麦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小麦豌豆套作相比小麦单作提高了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和小麦产量;到成熟期,小麦24粒、豌豆15粒套作处理(W2P3)各项指标的达到最大,其产量是3 181.38 kg/hm~2。从土壤养分和小麦理论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的土壤全氮含量、成熟期全磷含量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与豌豆套作处理改善了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了产量,且以W2P3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滨州市1949~2005年小麦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量变化,并运用马尔可夫链对滨州市的小麦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滨州市小麦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在1949~1980年小麦产量与播种面积和单产量显著相关;1980~2005年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变得复杂,特别是大量化肥、机械动力的投入,使得对播种面积的依赖性减小。利用马尔可夫链对2004和2005年小麦产量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这说明运用马尔可夫模型进行小麦产量的丰歉状态预报是有效可行的,进而可以用来对未来小麦的产量安全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小麦条锈病危害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小麦生长中后期,小麦条锈病对千粒重、产量及产量损失率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小麦扬花期、灌浆期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与千粒重、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损失率关系模型,可以用此模型估计大田生产中小麦条锈病的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高低对保障农户收益至关重要。文章以2007—2019年河北省129个县(市)小麦产量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县域小麦产量的空间格局演变,选取产量变动较大的10个县(市)进行农户调研,分析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小麦种植面积、成灾面积、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认知程度、投入的机械费用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身体健康状况和投入的种子费用对小麦产量没有影响。针对分析结果,从优化小麦种植结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优质小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粮食产量第二位.因此人们对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都十分的关注,但是小麦往往因为病虫害的侵袭而导致产量、质量的下降,小麦的常见病通常有麦红蜘蛛、小麦条锈病、麦蚜以及地下害虫的侵袭.文章总结了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并提出了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办法,防治结合,努力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干旱对灌浆期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小麦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以洛旱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灌浆期干旱胁迫下小麦籽粒特性变化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籽粒品质。结果表明,干旱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千粒重、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小麦产量显著下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出分率显著下降,湿面筋含量显著增加。因此,灌浆期干旱胁迫能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西省小麦生产概况、气候条件及其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的分析 ,明确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难度 ,探讨了水地小麦的产量潜力 ,提出了山西省水地小麦产量达 75 0 0kg hm2 的策略及应采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兴化市小麦精确施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兴化市为提高小麦产量、确定合理施肥方案,开展了小麦精确施氮试验。通过对试验产量结构、群体发展动态的研究表明,兴化市小麦精确施氮区产量高于常规区,且勤粘土小麦产量又高于勤泥土和勤土。  相似文献   

9.
主要就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表明,60%的氮肥做底肥,40%的氮肥在小麦拔节期追施,不仅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而且能明显提高小麦角质率、蛋白产量、湿面筋值和氨基酸含量,对改善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动力学参数与产量的关系,氮素对小麦叶绿素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和不同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小麦叶绿素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已成为目前小麦种植产业的关键,为了增加小麦的产量,提高小麦的质量,促进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针对小麦高产种植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小麦选种、土壤选择、种植施肥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宽窄幅小麦/玉米-青贮边际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宽幅小麦/玉米—青贮与传统的窄幅小麦/玉米—青贮两种模式在小麦、玉米边行产量性状株高、千粒重、有效穗数、空秕率、理论产量、复种的青贮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宽幅小麦边行千粒重、有效穗数、理论产量上均高于窄幅小麦,t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宽幅小麦较窄幅小麦有较强的边行优势;子粒玉米各行产量性状相比较差异不明显,复种青贮宽幅比窄幅产量高667%,按当年固定价格计算,宽幅小麦/玉米—青贮比传统的窄幅小麦/玉米—青贮纯经济效益高10351元/公顷。  相似文献   

13.
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氮素营养研究的现状,从氮素营养对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群体质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籽粒产量及粒重的调控、氮素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相关性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氮素营养研究的进展,并概述了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氮素营养机理和调控措施,进而表明了氮素在小麦营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不同生育期水肥管理与产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与产量的关系模型.[方法]用主动遥感仪器Green seeker 进行检测小麦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比值植被指数(RVI),解析小麦冠层植被指数与生长状况的变化规律;分析NDVI、RVI与实际产量关系,建立小麦产量预测模型;最终以NDVI、RVI作为过渡参数,反演产量与小麦在不同生育期的水肥管理的最佳模型.[结果]小麦水肥一体化管理直接影响小麦产量,不同生育期水肥一体化小麦生长模型和植被指数小麦估产模型的标准误差都小于0.05.[结论]建立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产量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小麦的栽培技术与产量息息相关,我国为了能够提高小麦产量,建立高产小麦示范基地,探究小麦的栽培技术。本文针对高产示范基地小麦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小麦栽培的流程,将该技术予以推广,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6.
小麦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各个国家都以小麦为原料做出了多种食品,目前小麦已经成为产量第二的农作物,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从小麦种类的选择、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来研究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和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旋转回归正交试验 ,探讨了不同肥量、密度条件下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及 6个子模型。初步揭示了密度、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程度及相互间变化规律 ,求出理论上小麦产量的最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浇水次数对小麦生长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阿童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93-93,97
通过对淮北市小麦在各个需水关键时期浇水次数的调查,分析了小麦的株高、千粒重、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小麦产量随着各个需水关键时期浇水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扬花期灌溉对小麦的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是平山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产量显著提高,为全县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病毒病、全蚀病局部或点片严重发生,制约和影响着全县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使全县小麦产量处于石家庄市中低产水平。因此,根据平山县植保站小麦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合理、及时地进行防治,对实现全县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全县小麦赤霉病、白粉病、  相似文献   

20.
试析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各个国家都以小麦为原料做出了多种食品,目前小麦已经成为产量第二的农作物,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针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从小麦种类的选择、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来研究提高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