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黄河三角洲地区棉花机械化采收配套农艺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棉花生产劳动效率,发展棉花规模化生产,增加棉农收入,山东省东营市自2013年开始棉花机械化采收试验示范,2015年棉花机械化采收面积达到1333.3hm2,所用采棉机为"凯斯420""凯斯620"。棉花机械化采收对配套农艺技术要求较高,要想全面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收,必须对与其配套的农艺技术不断总结与完善。1选择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3.
麦棉两熟种植模式是豫北地区棉田的主要间套模式 ,对解决麦棉争地矛盾起到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高效农业发展 ,棉田间套模式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已成为实现棉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1间套模式及效益1 .1 西瓜—棉花间套模式1 .67m一带 ,种 4行小麦 ,1行西瓜 ,2行棉花。于 1 0月上中旬靠南侧播种 4行小麦 ,占地 60 cm,行距 2 0 cm,播量为常规满幅播量的 2 /3,预留空档1 0 7cm,翌年 3月底于空档内靠北侧种 1行西瓜 ,株距 43cm,每公顷密度 1 .35万株 ,采用朝阳洞地膜覆盖。4月上中旬在西瓜两侧各种 1行棉花 ,瓜棉间距 33cm,麦… 相似文献
4.
5.
6.
7.
黄河三角洲棉区一直实行棉花单作、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冬季农业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小黑麦耐旱、耐寒性强,且蛋白质、赖氨酸含量高,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利用棉田冬闲期,增种一茬小黑麦,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棉田产出率,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料,增加棉农收入,而且可以增加冬季植被覆盖,改善冬季生态环境。为此,2016年以来,东营市开展了棉花饲用小黑麦直播轮作试验示范,在正常年景下,实现了棉花籽棉产量3000 kg·hm^-2以上,饲用小黑麦产量(地上部鲜物质质量)42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黄河三角洲甜高粱产业一体化综合开发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甜高粱的利用价值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甜高粱的有利条件,重点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甜高粱产业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模式,并指出了综合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甜高粱的利用价值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甜高粱的有利条件,重点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甜高粱产业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模式,并指出了综合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河下游地区的热量资源并设计青贮-子粒新型双季玉米种植模式,基于位于黄河下游灌区的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61-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对玉米可能生长期日数、初始日序、终止日序、活动积温、有效积温的历史趋势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熟期青贮-子粒玉米的组合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预测,比较青贮-子粒新型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与传统双季玉米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禹城地区玉米积温与可能生长期日数在近60年内的年际增加趋势显著。根据可利用热量资源与玉米品种熟期,禹城地区双季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早熟青贮-早熟子粒玉米、早熟青贮-中熟子粒玉米和中熟青贮-早熟子粒玉米,夏播子粒玉米的可调整弹性播期有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短季棉鲁棉532覆膜晚播和无膜晚播种植模式与春棉鲁棉258常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探索适宜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短季棉最佳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短季棉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季棉覆膜晚播种植模式对促进生长、增产、增效效果不突出;短季棉无膜晚播种植模式比其他模式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投入,比覆膜晚播效益略高,比春棉产量和效益均降低。建议采用短季棉无膜晚播与黑麦草(饲草)连作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提高短季棉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 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 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 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摸索庐江县庐城镇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方法 ]设置了3个栽培密度水平,比较不同栽培密度水稻茎蘖动态及产量构成。[结果]栽培密度越大茎蘖苗峰值越高。栽插密度25 cm×12 cm水稻产量最高,达8 358.0 kg/hm2。[结论]在高肥力田块双季早稻主栽品种全程机械化最佳栽插密度为25 cm×12 cm,而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栽插密度以25 cm×10 cm为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