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花47个品种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柰素的含量.评价红花品种的品质,为推广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Bxy0047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最高达4.3%;Bxy0064-1山柰素含量最高达0.250%;Bxy 0047花的产量最高为13.11 kg/667 m2;Bxy 0083-1种子产量最高为197.03 kg/667 m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可选育:Bxy 0073-1、Bxy0083-1、Bxy 0077-1、Bxy 0146-1、Bxy 0147-1、Bxy 0080-1、Bxy 0079-1等品种.  相似文献   

2.
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异黄酮含量差异较大的6个大豆品种为亲本,通过双列杂交配置杂交组合,测定了两个环境条件下亲本、F1和F2种子的异黄酮含量。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的基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表现主要受制于母体遗传效应, 其次为胚(子叶)基因效应,细胞质效应影响较小。不同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明显大于环境互作效应。异黄酮含量的机误方差较大,说明异黄酮含量更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化影响。亲本遗传效应分析表明, 选用豫豆29或郑90007亲本有利于增加杂种后代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提高品质改良的效果。胚显性方差和母体显性方差均极显著,表明种子杂种优势和母体杂种优势会同时存在,而且是不受环境影响的主效应基因。  相似文献   

3.
以6个色稻和1个普通稻品种为材料,采用7×7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色稻主要碾米品质性状糙米率的遗传及其与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色稻糙米率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作用和加性作用都重要,基因的平均显性作用表现完全显性和部分超显性,显性等位基因对提高糙米率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且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在品种改良中适宜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糙米率与米粒中矿质元素磷和锰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蛋白质、铁和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粒叶比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粒叶比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的粒叶比差异及杂交互作均对F1代产生遗传差异,该试验中石6021、农大99260080等的一般配合力较大,石6021×农大99260080、鲁麦14×济南17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产生了较强的杂种优势;粒叶比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遗传决定度达87.65%,狭义遗传力为64.71%;在高粒叶比品种选育上应重视高粒叶比亲本筛选利用和杂交后代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主要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加性-显性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ADE模型),分析8个陆地棉亲本及其F1在不同环境下的农艺和纤维品质性状,在估算遗传方差分量、遗传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各类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并预测F1和F2的杂种优势,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有价值的信息。研究表明,农艺与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性、显性和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控制。遗传相关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显性相关系数值较大,利用杂种优势在早期世代可以得到协同改良,纤维品质性状间易实现协同改良。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和F2的皮棉产量均具有显著的超亲优势,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子叶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油菜籽硫代葡萄糖苷(硫苷)含量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的基因效应以及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油菜籽硫苷含量的表现主要受制于母体遗传效应,其次为细胞质效应,胚(子叶)效应对其影响较小。不同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要明显大于环境互作效应。硫苷  相似文献   

7.
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对8份国内不同来源以及8份国外不同国家的,共计16份红花栽培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材料进行PCR扩增,而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多态性条带。共获得354条清晰的条带,其中,13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38.14%。遗传相似系数在0.3~0.9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5,表明红花种内不同栽培种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选用12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为亲本材料,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32 (4×8)份杂交组合,对亲本及F1代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同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单株铃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始果节位、始果节高、整齐度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W1 (LZD)为大铃丰产亲本,L2 (辽棉43)为高衣分丰产亲本,W6 (19-ZHGC)、W7 (中91)为优质亲本,L2 (辽棉43)和W2 (新石K28)为各性状均表现较好的优良亲本;组合W1×L1 (LZD×辽棉38)、W5×L3 (惠远720×辽棉27)具有较大的育成品种的潜力;多数性状杂种优势明显,其中以皮棉产量和籽棉产量的竞争优势最大,分别达到15.5%和10.5%,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平均竞争优势分别为5.7%、5.3%。由此表明,杂种优势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改进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彩色棉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选用了5个产量、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彩色棉品种以及1个白絮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6×5/2)产生杂交一代15个组合以及6个自交亲本,考查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朱军,1997)分析了以上资料。结果表明:彩色棉纤维长度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纤维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细度的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相当。彩色棉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变幅为9.58%(伸长率)~87.01%(纤维长度)。紫絮棉和彩8在纤维长度、强度以及伸长率上都具有正的GCA效应,以它们作亲本可以明显改善后代的纤维品质,是彩色棉品质育种的有效亲本,对优质白棉的利用则会大大改善杂交彩色棉的产量和品质。组合紫絮棉×彩9-1、红叶棕絮×彩8、红叶棕絮×白棉、彩8×彩9-1、彩8×白棉等5个组合在品质上具有较强的SCA效应。上述亲本和组合在彩色棉育种以及杂交棉选育中可以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彩色棉与白色棉杂交后代的纤维强度具强的杂种优势,甚至有的组合超过纤维强度好的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10.
11.
红花羟基黄色素A动态积累规律及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红花花丝羟基黄素色A (HSYA)动态积累规律和HSYA的热稳定性,为红花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以‘延津’红花和‘原阳’红花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红花花丝不同发育时期的HSYA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时间对HSYA制剂和花丝HSY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SYA在花蕾形成时期就开始产生并积累,在开花后第3 天,其含量到达平台期。HSYA制剂含量随着保存温度(50~100℃)增加而呈直线下降;在保存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30~120 min)的增加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红花花丝在5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240 min 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在7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90 min 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红花花丝在100~140℃的烘干条 件下,HSYA含量呈直线下降;在烘干温度一定的条件下,HSYA含量随着烘干时间(30~240 min)的增加均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因此,红花采摘以花后第3 天为最好,花丝烘干可以采用40~50℃烘干,而红花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高温浓缩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红花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李伟  黄春燕  刘仁建 《种子》2005,24(11):18-21,24
对来自世界各地的48份栽培红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的顺序: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有效果球数>平均每果粒数>株高>一级分枝数>开花期>单株无效果球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百粒重(x1)、单株无效果球数(x3)、单株粒数(x4)、一级分枝数(x6)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4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8.784 3.773 x1 0.067 x3 0.025 x4-0.046 x6(r=0.981**).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百粒重,二者是红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和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减少单株无效果球数可大幅提高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高产株型应是株高、一级分枝数适中,单株粒数、平均每果粒数多,单株有效果球数多、无效果球数少,百粒重高,开花期短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红花的种内变异,为进一步进行红花种质资源选育奠定基础.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的19份红花材料醇溶蛋白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红花种子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共分离出13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8~11条不等,平均10条.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59,变幅为0.385-1.000.在GS值为0.25的水平上,供试材料聚为两大类,聚类结果表明,红花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其地理分布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马梦雪  赵玲玲  唐思  陈贤军  覃瑞 《作物杂志》2018,34(6):162-3591
红花(Carthamus tinotorius L.)种子在发芽和组培中染菌情况严重,发芽率较低,针对这一现象,对供试红花种子进行消毒以降低染菌率并提高发芽率。选择种子预浸泡时间、消毒剂种类、消毒时间3个因素,采用L9(3 4)正交试验,以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染菌率为考察指标,综合分析种子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消毒剂种类是影响红花种子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红花种子最佳消毒方法为种子消毒前用无菌水预浸泡12h,再经2% NaClO消毒10min,染菌率仅为8%,发芽率高达90.67%。另外,对分离纯化消毒后种子所带的细菌16S rDNA(GenBank登录号:MH190221)进行了PCR扩增,序列Blast结果显示,该菌为阿耶波多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i),初步判断该菌可能为红花种子内生菌。该研究结果为快速获得生长良好的无菌苗、后续的组织培养以及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双标图分析油菜双列杂交试验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GGE双标图法对甘蓝型油菜5×4双列杂交试验进行分析,显示了以下结果: (1)GCA较高的亲本为不育系S2、S3和恢复系R2、R3,而SCA较高的亲本是不育系S3、S1和恢复系R2、R4,不育系S5和恢复系R2是区分能力和代表性最好的亲本,SCA较高的组合为S4×R4、S3×R1、S2×R2、S5×R3和S1×R3;(2)对不育系而言,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的GCA与产量GCA呈正相关,株高、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的GCA与产量GCA呈负相关。对恢复系而言,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株高等性状的GCA与产量GCA呈正相关,呈负相关的有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对于杂交种而言,与产量呈正相关的性状为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呈负相关的为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表明虽然好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相同之处为单株角果数较多,千粒重较小和有效分枝部位较低。同时在亲本选配中应注意优势性状互补。  相似文献   

17.
贺建波  管荣展  盖钧镒 《作物学报》2010,36(8):1248-1257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通常以双亲本杂交后代为对象,而作物育种中常涉及多个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作为有利基因的供体,因此有必要研究多个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以便从中选择最佳亲本组合,这对杂种品种选育尤其重要。本研究在以往位点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其扩展为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框架下双列杂交设计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将微位点组从原来的剩余部分中分离出来。该方法针对双列杂交设计的主位点组和微位点组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统计遗传模型提出了主位点组检测与效应估计和微位点组效应估计的逐步选入回归法;因模拟实验发现逐步选入回归法的F测验有偏,提出了F测验的调整方法。利用模拟方法评估了遗传率、主位点组个数、增效基因型频率、主位点组间相似性和微基因效应等因素与方法功效的关系。然后通过模拟实验数据和油菜实际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建立的双列杂交设计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方法为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卓宇红  祁怀风 《种子》1999,(4):23-23,26
对来自中油821的油菜核不育材料821A进行遗传研究,表明其不良性受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所控制,测交组合F1全恢复可育,F2代可育与不育株出现15;1分离,回交一代出现3:1分离,连续兄妹交呈1:1分离,821A性状优良,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这一优良种质正用于转育新的“双低”优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