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百合品种花芽分化期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利用亚洲系百合和东方系百合品种,对百合鳞茎定植以后的花芽分化期间一些物质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百合花芽分化期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代谢进程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花芽分化进程呈正相关。亚洲系百合品种 ‘Yellow Baby’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代谢强度及POD活性均较东方系百合品种‘Casa Blanca’高,花芽分化进程也以亚洲系百合品种‘Yellow Baby’较东方系百合品种‘Casa Blanca’快。百合的花芽分化并不直接需要淀粉。 相似文献
2.
3.
探索不同叶面施肥配方对‘木门’植株各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实现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在辽宁省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叶面施肥对百合木门的植株生长特性及鳞茎产量的影响。叶面喷施维生素B1可显著增大百合植株的茎秆粗度、鳞茎产量、茎生根数量和长度,喷施尿素对增大叶面积作用显著。维生素B1与尿素配合喷施可有效改善百合植株的生长性状,提高百合鳞茎的产量,其中以维生素B1和尿素的配合喷施次数均为3次时效果最佳,百合鳞茎产量均达到最高值,较对照增加40.9%。建议在种球生产中,尿素3次,维生素B1喷施3次。 相似文献
4.
5.
6.
以Tillandsia bergeri为试材,研究T. bergeri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体内激素及其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进行整株喷洒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定叶片内ZRs、GAs、IAA和ABA的含量。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利对植株有明显的催花作用,且乙烯利处理后出花整齐,外源乙烯利处理初期使IAA和GAs含量下降,在花器官发育时,GAs含量上升。在花芽诱导时期,ABA和ZRs含量升高;在花器官发育时期,ABA和ZRs激素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低水平的IAA及GAs含量促进T. bergeri花芽的诱导,而相对高的IAA及GAs含量有利于花形态的形成。较高水平的IAA/GAs、ABA/GAs、ZRs/GAs和低水平IAA/ZRs有利于T. bergeri的花芽诱导和萌动;激素平衡在T. bergeri花芽诱导期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葡萄休眠期糖类物质变化与休眠的关系,以离体1年生‘巨峰’葡萄枝条为试材进行水培,监测葡萄休眠过程糖类物质变化。通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纤维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巨峰’葡萄在1月6日休眠达到最深,2月5日解除休眠;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休眠加深而升高,解除休眠后葡萄糖、果糖、可溶性糖及蔗糖下降;蔗糖含量随着休眠的加深而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升高;纤维素在整个休眠中及解除后变化不明显;果糖与葡萄糖在各器官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芽、韧皮部、木质部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两两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勒杜鹃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和碳氮营养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勒杜鹃(Bougaivillea glabra)为材料,研究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和碳氮营养的变化,为勒杜鹃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勒杜鹃花芽分化前期L姐和GA3含量降低,ABA、ZT含量的升高;花芽分化中期GA3、ABA含量继续上升,ZT略有下降;花芽分化末期,ZT/IAA、ABA/IAA、ZT/GA3、ABA/GA3比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初花期时ZT/IAA、ZT/GA3呈现下降趋势。勒杜鹃花芽分化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总氮含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9.
水稻休眠分蘖芽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2个籼稻品种Ⅱ优航1号、扬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齐穗后去除顶穗和保留顶穗对倒2节间叶腋内休眠分蘖芽(倒2芽)的生长动态及倒2芽、倒2芽着生节(倒2节)中内源激素(IAA、Z+ZR、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顶穗后,倒2芽休眠解除,开始萌发生长.在去除顶穗后1 d内,倒2节中吲哚-3-乙酸(IAA)水平、倒2芽中脱落酸(ABA)水平迅速下降,其后2种激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而留穗处理这2种激素含量变化不大.去除顶穗后,倒2节和倒2芽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均持续升高,与留穗处理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其变化动态与倒2芽生长动态相一致.而2个处理间倒2节中ABA水平、倒2芽中IAA水平相差不大.分蘖芽的萌发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芽中较低的ABAJ(Z+ZR)值、节中较低的IAM(Z+ZR)值有利于分蘖芽的生长,其值较高抑制分蘖芽生长. 相似文献
10.
11.
为认识桃芽休眠诱导过程中生理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分别用HPLC检测‘中农红久保’、‘中农3号’、03-30-035 3个桃品种(系)休眠诱导时期叶片和叶芽IAA和ABA含量,用RT-q PCR检测叶片和叶芽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基因Pp PIN1、Pp PIN3、Pp PIN5和Pp PIN8共4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桃芽休眠诱导过程中,叶片IAA含量未见显著变化,ABA含量自10月6日开始升高,至10月16日含量达到高峰;叶芽中10月上中旬IAA含量骤增,而ABA含量逐渐降低。本研究中桃基因组的4个Pp PINs基因家族成员中,叶片中活跃表达为Pp PIN5,其次为Pp PIN3,在10月上中旬Pp PIN5出现强烈表达;而在10月26日,叶芽中活跃表达的Pp PIN1和Pp PIN3表达量骤降。桃休眠诱导过程中叶片和叶芽内内源激素和Pp PINs基因表达量变化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2.
休眠性是影响花生种子出苗、贮藏及商品品质的重要性状,寻求适宜的休眠破除方法对于深入了解花生的休眠特性以及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以高油酸花生品系‘DF33’为材料,在25℃的培养箱中,每天一次发芽试验,统计7天的发芽率,直至休眠完全解除。研究了其休眠动态、吸水规律及休眠破除方法,结果发现‘DF33’的休眠期为60天左右;休眠的解除表现为渐进过程;种子发芽期间的吸水速率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不同破除休眠的处理方法均对‘DF33’休眠的解除具有一定的作用,而50 mg/L乙烯利和40℃低温连续干燥3天以上的处理效果最佳,且胚根伸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拟探究外源H202对西伯利亚百合小鳞茎生根发芽的影响和对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分别用0、0.5%、3%、5%、10%五种不同浓度梯度的双氧水(H202水溶液)及0.5mmol/LDMTU(外源H202抑制剂)分别处理百合鳞片生小鳞茎,种植30d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浓度梯度双氧水处理下的百合小鳞茎生根发芽效果最好;0.5mmol/LDMTU(外源H202抑制剂)处理效果最不理想;在百合小鳞茎生根发芽过程中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的含量呈降低趋势,而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的含量不断升高,且变化幅度较对照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2016年-2017年以生态休眠状态下的‘夏黑’葡萄冬芽为试材,经单芽扦插处理、用转录组方法辅以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影响葡萄冬芽休眠解除的关键因子。单芽扦插7 d (EB1)和扦插14 d (EB2)后冬芽转录组测序均得到45 Mb以上的Clean Reads,经过滤、拼接、数据库比对均得到25 000以上转录本。从基因表达分析看EB2与EB1相比,1 051个基因上调表达,587个基因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DEGs) GO富集分析发现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DEGs主要富集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和单有机体过程,进一步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植物信号转导途径是休眠解除的重要参与环节,尤其赤霉素(gibberellin,GA)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代谢与休眠解除关系密切,芽子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变化和信号转导路径上相关基因qRT-PCR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本研究认为内源激素和植物信号转导是调控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解除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小麦生长发育进程中ABA等内源激素的变化与调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Went曾说过:没有生长物质,就没有植物的生长,可见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类激素之间又是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共同形成植物生长各个阶段上相对稳定的比例,从而表现其增效与拮抗效应.其中对于ABA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有些领域已经走在植物内源激素研究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18.
以东方百合‘索邦’为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胆碱(CC)喷雾处理影响下,‘索邦’百合的地上部生长、地下部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氯化胆碱浓度在250 mg/L时,地上部(株高、茎叶鲜重、叶长、叶宽、叶厚)、鳞茎鲜重、围径等指标都达到最大;SOD、POD活性达到最高,MDA含量最低;(2)氯化胆碱浓度为50~250 mg/L时,MDA含量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OD、SOD活性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提高;(3)氯化胆碱浓度为250~1000 mg/L时,会导致MDA含量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POD、SOD活性随氯化胆碱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内源CTK和IAA平衡对水稻分蘖芽休眠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抽穗期分蘖休眠与萌发转换过程中CTK和IAA含量及CTK/IAA值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平衡对水稻分蘖的调控作用。采用外施6-BA打破分蘖芽休眠和去穗后外施IAA抑制分蘖芽萌发两种处理,创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材料,测定伸长节和伸长节分蘖芽中CTK和IAA的含量。6-BA处理打破了分蘖芽的休眠,显著提高了倒二节和倒二芽中CTK含量,降低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影响不大,显著提高了节、芽中CTK/IAA值。去穗后外施IAA逆转了去穗对节、芽CTK含量提高效果,CTK含量维持在较低值,显著提高了倒二节中IAA含量,对倒二芽中IAA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节、芽中CTK/IAA值。CTK和IAA共同调控分蘖发生,较高的CTK/IAA值利于分蘖芽萌发,较低的CTK/IAA值使其休眠,节中CTK/IAA值在2.6~2.8,芽中CTK/IAA值在4.8~5.0,可作为分蘖芽休眠与萌发转换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