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穗期大螟药剂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水稻穗期大螟的危害,笔者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同药剂、喷液量和用药时间等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稻丰散、阿维·二嗪磷、阿维·三唑磷、阿维·杀螟松、乐果·三唑磷和唑磷·敌百虫等对大螟均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作为水稻穗期大螟的防治药剂。其中,氯虫苯甲酰胺和稻丰散不仅在大螟卵孵期使用效果好,而且对低龄幼虫的杀灭效果也较明显。在常规喷雾施药时,每hm2的喷液量以1 000 kg较为适宜。大螟偏重发生时,宜在卵孵始盛与高峰期连续用药2次,必要时,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或田间危害始见期,再复查补充用药1次。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穗分化期叶片比叶重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中优6号作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不同密度处理叶片比叶重和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比叶重和光合速率不同密度之间有明显差异,相同品种叶片的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2005年,在稻曲病防治新药剂筛选及药剂防治适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超级杂交中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发生量大及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的专用技术。该技术对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害防效达80%左右,对虫害防效达90%以上。与常规病虫防治技术相比,该技术成本相当,增产增效非常明显,同时可减少对环境及稻谷的污染,实现超级杂交中稻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6.
重点比较了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抑制中浓度。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烂铃病害的防治。其中以保4及护铃1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且保4具病虫兼治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在孕穗期或抽穗期根外喷施强力增产素或车产灵,结实率平均增加4.2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91~1.08克,单产提高9.4%;施用磷酸二氢钾,结实率增加3.6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80克,单产提高5.6%。增产的原因在于后期营养充足,光合条件改善,叶片功能期延长,弱势花充实度提高,结实率、千粒重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始穗期氮钾营养对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杂交水稻汕优63在施基肥的基础上,始穗期供给 NK营养对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施用NK,可促进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过氧化物酶(POX)、超氧物歧化酶(SOD)、硝酸还原酶(NR)活性提高,呼吸速率下降,增加剑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加速14C同化物从剑叶的输出,提高14C同化物在稻穗的分布积累及输入积(IAP)。讨论了始穗期共施NK营养提高结实率、谷粒充实度及稻谷产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一定配比的氮、磷、钾,配合某些化学药剂,在杂交稻生育的中后期进行喷施,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同化物向穗部的转移量等均有明显的提高,产量增加显著,但组合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辽宁省水稻穗颈瘟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为指导农民防治水稻穗颈瘟,为提高辽宁省水稻穗颈瘟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早稻中嘉早17和连作晚稻甬优538为材料,研究了施用叶面肥"喷施宝"和"施尔美"对早、晚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稻在穗期喷施叶面肥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早稻喷施叶面肥较未喷施对照增产7.92%~25.90%,晚稻喷施叶面肥较未喷施对照增产5.31%~12.06%;2种叶面肥以喷施"施尔美"的增产效果更好,用量宜控制在25 g/667 m2。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市鲜食玉米病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5年,对张家口市鲜食玉米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通过症状观察、病原鉴定及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张家口市鲜食玉米病害共12种,其中鲜食玉米大斑病、纹枯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在10种杀菌剂中,13.3%抑霉唑硫酸盐水剂1 000倍液、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900倍液和4%四氟醚唑水乳剂500倍液对鲜食玉米大斑病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91%;13.3%抑霉唑硫酸盐水剂1 000倍液和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对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均为93%;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900倍液、13.3%抑霉唑硫酸盐水剂1 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500倍液和35%苯甲·咪鲜胺水乳剂500倍液对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抑制效果为94%。  相似文献   

13.
汕优63制种中实效积温的应用及穗期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实效积温的概念,并确立了汕优63制种生产中父母本实效积温的区间为13~26℃。根据扬州市红旗良种场连续3a的实践,以实效积温为主要依据安排播差是可靠的。还建立了实效积温为主要自变量预测父母本始穗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于1989-1991年,在两个季节期间,对每周一次用异菌脲,灭螨猛,味鲜安,三唑醇,王铜、枯萎病和花序斑点病进行了评价。用内吸杀真菌剂fusilazol或多硫化钙喷洒花序的防病效果明显较好,而且座果和产量均高于不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15.
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的基因型及播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71个不同基因型水稻为材料,通过大田条件下的分期播种,于齐穗期考查了稻穗枝梗和颖花形成有关指标,分析了各指标的基因型和播期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1)各基因型间现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退化数、现存颖花数、一次枝梗分化数、现存二次枝梗数的基因型值和播期效应值差异均显著,且5个指标的差异仅与特定的基因型有关,而与其是否属于杂交组合、常规品种和雄性不育系等类型无关。2)现存一次枝梗数、现存二次枝梗数、现存颖花数、一次枝梗分化数4个指标的基因型值较大,播期效应值较小;一次枝梗退化数播期效应值较大。3)单穗颖花现存数(即每穗总粒数)与现存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分化数、现存二次枝梗数呈密切正相关,与一次枝梗退化数相关性小,现存一次枝梗数主要通过改变现存二次枝梗数来影响单穗颖花现存数。另外,还综合分析了供试71个材料单穗颖花现存数的基因型值和播期效应值,并对其大穗潜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用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Ⅱ优7954和国稻1号作为研究材料,比较SRI水稻穗分化期不同移栽密度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SRI水稻稀植后能保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随着移栽密度从1.95×105丛/hm2下降到0.75×105丛/hm2,群体透光率增加,各叶位(第9叶至第13叶)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蒸腾速率降低,抽穗整齐度下降,第9叶和第10叶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提高的幅度较大。在试验条件下,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在移栽密度为165×105丛/hm2 时最高。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纹枯病发病日趋严重,而对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及防治适期却不甚明确。本试验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筛选了目前市场防治水稻纹枯病常用药剂及其最佳施用适期。提出了噻呋酰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井冈霉素为最佳化学防治药剂,在水稻分蘖盛期依据气候和苗情适时施药,做到经济有效的防治,确保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元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对二晚主栽组合汕优64的适宜播、插期进行了研究。经微机计算建立了播、插期与齐穗期、亩产量间的回归方程;经模拟选优和解析,结果表明:播插期对齐穗期均有极显高的影响,且以插期影响最大;修水县平原区的安全齐穗期、播、插期的临界期分别为9月20、6月30日、8月1日,最高产量的安全齐穗期及播、插期分别为9月15~16日、 6月 24日、 7月 24日,低、中海拔山区则均相应地提前2~3、4~6天。  相似文献   

20.
2005—2006年在稻瘟病重发区及不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以下简称药剂防治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药剂防治新技术可有效防控稻瘟病重发区、3种施肥水平及2种耕作(免耕、翻耕)条件下超级杂交中稻的主要病虫危害,且防效和稻谷产量高于常规施药技术;稻瘟病重发区应用药剂防治新技术在分蘖末期、破口前3~7d、始穗期施药时,除选用30%爱苗EC、5%锐劲特SC、25%阿克泰WG等新药剂外,还应加入52.5%F ilia SE或20%三环唑WP等稻瘟病防治专用药剂,才能有效防治稻瘟病,其中52.5%F ilia SE对稻瘟病防效更好,防效高达94.11%~95.17%;应用药剂防治新技术在超级杂交中稻大田生长期只需施药4次便能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药剂防治新技术施药次数减少2次,用药量减少86%以上,购药成本相当,节本增效明显,同时可降低农药对稻谷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