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韦清章  焦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98-7901
把景观规划设计的有关理论和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措施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的类型和石漠化治理景观的主要治理模式和景观代表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愿将直接关系到当前石漠化治理的成败.选择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作为研究样区,以399个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内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土地资源特征等33个变量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其参与石漠化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愿比较强烈,说明农户对参与石漠化治理有较高的积极性;(2)在影响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意愿的因素中,包括户主性别、年龄、是否村干部、是否党员、石漠化治理的培训情况等在内的10个变量对其产生影响;(3)经过综合分析,加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石漠化治理的培训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年轻农户对石漠化治理的关注度等是今后主要的政策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3.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作为一种土地退化的特殊景观现象,严重制约着西南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该地区的贫困程度。近年来,在国家、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的齐心合力下,石漠化治理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石漠化的总体增长趋势仍未得到基本遏制,治理形势依旧严峻,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国家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区主体生态功能的定位,提出了加强石漠化治理特色植物物种选育研究;治理植物物种生境适应性研究;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的植被演替规律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模式的适用性与治理综合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发展顶坛花椒 加快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顶坛花椒属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调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料树种。根据顶坛花椒的生态习性,结合关岭县板贵乡的自然地理特点,经过多年的栽培观察和实践总结,证实花椒栽培在促进石漠化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石漠化治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对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与产业化、综合治理模式、管理模式、示范样板、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与模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及树种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秦连岗 《农技服务》2010,27(7):911-912
石漠化地区基岩大量裸露、土层瘠薄,人民生活质量低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树种,实施封山育林和营造经济林与用材林,提高林草覆盖度,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农民生活环境的综合改善。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治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在纵览国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治理模式、治理措施、治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指出积极探寻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创新研究方法,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极以及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相关信息系统等,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以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典型的重庆中梁山国家"AAA"级景区海石公园为例,详细阐述了已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的一些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经济治理的优化模式,如石山绿化生态重建模式、喀斯特园林观光生态重建模式、特色种植生态重建模式等,并对这些生态经济治理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今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是在石漠化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全面治理,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振芳 《现代农业》2012,(12):74-76
广西是全国土地石漠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必须加以治理。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创新观念,和谐发展;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因地制宜,选准模式;突出特色,发展产业;科技支撑,增强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整合资金,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0.
农户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投入行为将直接关系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成效,特别是农户在石漠化治理中的投入方式是其投入行为的集中表现。选择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作为研究样区,基于399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从资金、劳动力以及其他投入三个方面对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投入方式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其投入行为总体呈现投入渠道单一、资金投入匮乏、劳动力替代资金投入的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石漠化治理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石漠化治理主要植物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石漠化山地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和要求,根据黔东南石漠化现状,提出了该区域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为该区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是为了识别容易发生石漠化的区域,以评价石漠化对人类活动的敏感程度。根据石漠化的形成机制,分析石漠化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石漠化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该研究以利用贵州省1∶50000地形图和2000年的TM影像,结合贵州省水文地质图,土壤图,地质地貌图,岩组图,政区图以及其他地理基础信息为数据源,生成了贵州省1962年和2000年石漠化的敏感度数据,确定相应的状态转移矩阵,半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拟石漠化敏感度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未来演变趋势。在贵州省各石漠化敏感类型中,只有不敏感类型面积在下降,从1962年占该贵国土面积的61.35%下降为2000年的55.55%,同时各石漠化敏感度类型之间相互转换,面积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中度敏感类型。预测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中,贵州省不敏感地区面积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敏感类型面积呈明显上升趋势,轻度敏感类型面积变化基本趋于平稳,而高度敏感类型和极敏感类型面积都有小幅度上升,说明贵州省石漠化危险程度在加剧。  相似文献   

13.
生态工程治理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喀斯特石漠化区域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以中国南方石漠化最严重的贵州省为研究对象,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TM、ASTER与ALOS影像为信息源,综合运用3S技术,研究2000年以来在各项生态、石漠化专项工程治理下贵州石漠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石漠化面积从2000年的35 920 km2增加到2005年的37 597 km2,2010年减少到36 473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7%).2000-2005年、2005-2010年间的石漠化年变化率分别为0.9%、-0.6%.2010年石漠化遥感监测实际值比预测值低1 125 km2,说明在各项生态工程特别是石漠化专项工程的综合治理下,贵州石漠化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石漠化面积逐步减少,等级逐渐降低,但治理工程实施年限短,治理效益还未完全显现.  相似文献   

14.
典型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未来情景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漠化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灾难,探寻石漠化时空演变的规律,对于生态修复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和亟需的。本文利用改进后更为精确的遥感影像石漠化解译方法,基于最新的且长时间线的研究区1990、2004、2016年遥感影像图,并利用CA-Markov预测方法,探寻研究区1990—2016年并预测2016—2021年石漠化时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年的石漠化时空演变呈现出先恶化再好转的趋势,1990—2004年受到高强度超负荷人类活动及自然灾害影响,石漠化程度加剧,生态环境恶化;2004—2016年一系列治理工程的实施加之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得石漠化程度好转,自然环境得到恢复,生态系统越来越好。预测的2016—2021年石漠化演变趋势显示:石漠化不断呈现好转趋势,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积累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对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17种植被恢复模式进行了石漠化率和植被盖度的季节性动态研究,结果显示:封育林5种模式的季节性石漠化率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纯林模式落叶树种的季节性石漠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混交林模式中季节性石漠化率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玉米耕种在贵州省石漠化演变进程中的作用研究的不足,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出发,从人口变化、耕地利用、坡地的开垦等问题入手,分析人地关系视角下的玉米耕作与贵州省石漠化历史演变过程的关系,指出了玉米的耕种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提供了科学历史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成果,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不合理干扰活动和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脆弱生态环境所致。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石漠化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并提出了现有条件下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治理石漠化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岩溶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西南岩溶区的中心,岩溶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由于岩溶山区本身的脆弱性和人为作用,导致土地贫瘠、水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为了尽快推进贵州岩溶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首先要加强岩溶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治水为龙头,因地制宜,开展以岩溶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以促进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