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彩霞  杨梅 《农技服务》2009,26(6):29-29
对4个大白菜品种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开阳县双流镇种植的夏秋大白菜品种。结果表明:夏王品质优,商品性好,可作为开阳县双流镇夏秋大白菜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1选好品种 夏季种植大白菜.品种选择十分重要,要选用生育期短、耐热性好、抗逆性强、产量高、市场畅销的品种,在我市可选用夏阳50、夏丰等品种。  相似文献   

3.
对昌吉市各大白菜产区春夏季十字花科作物、大白菜不同品种、不同前茬、播期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系统调查研究表明,气温稍低、高湿、种植感病品种、早播、重茬种植是大白菜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夏季种植大白菜,往往会出现不卷叶、不包心现象,这是由于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病虫发生为害严重。另外施肥不当、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水分供应不均匀,也是造成夏季种植大白菜不包心的主要原因。只有采取下列综合管理措施,才能使大白菜包心好、菜球结实,产量高,品质好。1)合理施肥。在大白菜包心结球期,要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控制氮肥,以抑制其疯长。2)科学供水。在大白菜包心结球期,必须保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品种大白菜在东台春季露地种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笔者以东台市场上5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从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品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号大白菜生育期短,结球紧实,产量最高,经济效益好,适宜本地春季露地种植;5号大白菜生育期适中,叶球外叶深绿,球心黄,结球极紧实,外观品质好,市场接受度最高,产量较高,可进一步进行试验示范,并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大白菜在种植上具有好管理、投入少、产量高的特点,在食用上具有适口性好,食用面广的特点。为此,搞好大白菜的种植,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一、品种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同时也是大白菜的主要茬次。因此,种好秋季大白菜关系重大。生产上影响大白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生长季节灾害性天气多,病害(主要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严重发生。因此,生产上要围绕防治三大病害来提高大白菜的高产稳产。大白菜品种很多,可分  相似文献   

7.
高海拔冷凉地区夏秋反季节大白菜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适宜绥阳县高海拔冷凉地区种植的大白菜品种,采用田间试验对引进的7个大白菜新优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山村品种的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绥阳县海拔1 200 m左右冷凉地区夏秋反季节大白菜主选品种之一,四季王品种可进一步小面积试验使用。  相似文献   

8.
越夏大白菜的生产可以解决大白菜的周年供应问题,满足人们在夏季大白菜淡季对大白菜的需求.因种植效益较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种好夏大白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潍白系列春大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白菜种植目标朝着多用途、多类型、多熟性方向发展,特别是反季节栽培的春、夏季补淡品种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满足菜农对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的需要,就潍白系列春季大白菜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春玉米套种大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以来 ,夏邑县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 ,大力推广间作套种与立体种植技术 ,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春玉米套种大白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一般亩产春玉米 6 0 0kg ,春大白菜 5 0 0 0kg ,亩收入 4 0 0 0元以上。此模式技术操作简便 ,缓和了大白菜夏季市场的供需矛盾 ,投入低 ,效益高 ,推广应用前景广阔。1 品种选择玉米应选用适宜稀植的大穗型品种 ,如豫玉 2 2号、农大 3138、登海 9号等 ;大白菜选用耐低温、抗病、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 ,如阳春、春大将、郑研春 1号等。2 茬口安排3月 2 0日左右按行距 1.1m等行距播种玉米 ,株距0 .2 2m ,播…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壤铁锰结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锰结核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的产物。我国近年来对土壤铁锰结核的物理性状、内部结构、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及形成时代,同时对铁锰结核所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今后一段时期铁锰结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土壤铁锰结核形成机制、铁锰结核的空间比较性研究以及铁锰结核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试管开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莹  林庆良 《北京农业》2007,(36):46-49
植物试管开花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本文主要从不同外植体、植物激素、营养水平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说明对植物试管开花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哺乳动物显微受精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从注射部位、精子状态、精子发生、卵子状态、卵子激活等方面阐述了影响显微受精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在我国开展显微受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对适宜新辟桃园的除草剂品种进行了比较,筛选并研究了合理的混用技术。在所选的5 种药剂中,克芜踪的速效性最好,但持效期短。用20% 克芜踪3 000m l/hm 2 喷施,药后10天,杂草平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1.1% 和96.2% ;药后15 天,杂草开始复生,防效下降;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降至35.4% 和67.7% 。草甘膦系列的除草净度高、防效持久,但药效发挥较缓慢。用41% 农达5 250m l/hm 2,药后2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达90.7% 和93.1% ;药后60 天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仍达94.0% 和93.7% 。克芜踪、草甘膦系列除草剂与禾耐斯(乙草胺)混配,能互补长短,提高药效。混用后,克芜踪防效提高2% ~8% ;农达、草甘膦防效提高2% ~5% 。人工锄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仅为70.6% 和84.1% ,且山地表土层松动后易造成水肥流失。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淮地区小麦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蔡祖玉  张先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9-3119,3141
试验结果表明:江淮地区N、P、K的施肥配比为1∶0.5∶0.5时,小麦增产又增效。  相似文献   

20.
6月份 做好夏蝗、一代玉米螟、一代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1)6月上旬是夏蝗防治的最佳适期,在蝗情侦察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及时防治可确保蝗虫不起飞危害.各区县除了国有荒地为区县植保站进行蝗虫监测及防治外,农田蝗虫监测及防治由农民自觉进行,若发生蝗情应及时向当地植保部门汇报和咨询,以取得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