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影响。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5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n=43)进行护理干预;(n=42)不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做检测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86例MHD终末期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行为及社会支持等针对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身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 S 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 S、SDS、NO S 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初始血透患者水盐控制依从性差的问题,探讨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观察组采用1加3重点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即以1本《透析患者手册》为依托,同时对饮食、运动、内瘘三方面进行重点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每日体重平均增长数、平均超滤量、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加1重点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初始血透患者的水盐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道癌,也可称为食管癌,是临床肿瘤科常见病,多见于≥40岁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了中晚期,癌可侵犯食管外组织,最终出现恶病质状态,严重者可致死[2],对人体危害性极大。文章以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54例,探讨了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在食道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促进患者恢复的影响,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老年糖尿病足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9),对照组采用集中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96.7%vs83.3%,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薛漫清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2):195-195,199
目的观察以心理干预法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2),对照组正常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心理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恐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老年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依从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5%(P〈0.01);观察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及对其护理的对策。方法选取200例口服抗病毒药物的艾滋病患者,对其药物依从性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情感因素、心理因素、治疗因素、药物因素、社会环境等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艾滋病患者中,依从患者112例,所占的比例是56.00%,不依从的患者88例,所占的比例是44.00%。而影响艾滋病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患者的情感支持情况、心理健康情况、抗病毒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结论要想改善艾滋病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动员及鼓励家庭予情感支持,反复宣教关于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及重要性,这将是今后对于艾滋病患者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术前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血压、心率的改变。方法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38)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于心理干预前、后人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及S-AI)和测量血压、心率。干预组进行心理学护理干预支持疗法(PPST),对照组则不予任何心理支持,待术前晚再次进行SAS、SDS和S-AI的调查以及监测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及S-AI和血压、心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S-AI及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有助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66例产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从围产期开始实施心理干预,至产后1个月,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两组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及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0%vs 16.9%,P〈0.05)。结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产妇心理健康水平,直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6例GDM患者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8人,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第2次评定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GDM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子宫切除患者5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与对照组27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后,出现焦虑、抑郁者分别为5例(19.2%)、3例(11.5%),对照组则分别为15例(55.6%)、10例(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干预组的SAS、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自觉疼痛下降的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的差别。结果实验组疼痛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大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顺序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外,还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日晨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经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后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大肠癌患者的焦...  相似文献   

17.
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支气管哮喘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2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发病后第2天和第7天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别量两组患儿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并密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采取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0.01),干预组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减轻哮喘儿童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护理本科生参加护理技能考核的影响.方法将122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护理技能培训,实验组在培训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等时间技能培训.用SPSS13.0统计分析两组护生技能考核的成绩.结果实验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成绩优秀者中选取10名学生组成代表组,与省评委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参加全省统一考核,结果随机抽取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代表组(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优秀护理技能考核成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3个月.干预组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即在患者康复早期、中期、晚期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心理疏导等方法.采用独立功能评定量表(FIM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康复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康复护理及心理干预,干预组的FIM和FMA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康复疗效比较,干预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Hc=3.8642,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更好地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心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脑卒中后焦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脑卒中和抗焦虑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并干预后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HAMA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实施“护理-心理干预模式”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