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细胞和37例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E-cadherin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细胞和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细胞中,CD14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5%和43.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2%和64.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例鼻咽癌细胞中CD147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69,P〈0.05)。结论鼻咽癌细胞中CD147异常高表达,而E-cadherin表达下降,二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鼻咽癌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RT-PCR检测50例鼻咽癌、20例癌旁黏膜和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Beclin1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和转移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癌旁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Becli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85.0%、93.3%,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58±0.158)、(0.802±0.086)、(0.809±0.097);鼻咽癌组织中Beclin1阳性表达率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黏膜及慢性炎症组织(P〈0.05或0.01)。Beclin1 mRNA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型、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Beclin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自噬活性的改变可能对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在鼻咽粘膜慢性炎、鼻咽癌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意义,并分析与EBV-LMP1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3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鼻咽癌和30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LMP1、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在鼻咽粘膜慢性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6/30)、10.0%(3/30)、10.0%(3/30)和3.3%(1/30);在鼻咽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3%(19/30)、73.3%(22/30)、50.0%(15/30)和36.7(11/3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0%(21/30)、80.0%(24/30)、76.7%(23/30)和43.3%(13/30),与鼻咽粘膜慢性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与鼻咽癌相比较均有所增高,但仅CyclinB1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及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LMP1与P34cdc2和CyclinB1的表达均有显著相关性(分别P<0.01,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P34cdc2、CyclinB1和Survivin蛋白过表达,LMP1与P34cdc2和CyclinB1可能协同致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NF- κB、c- Myc、h 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和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2 7例鼻咽粘膜慢性炎和 30例鼻咽癌中NF- κB、c- Myc、h TERT的表达。结果 :NF- κB、c- Myc和 h TERT在鼻咽粘膜慢性炎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5 .5 %、74 .1%和 5 9.3% ;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3.3%、93.3%和 90 .0 % ,与鼻咽粘膜慢性炎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或 P<0 .0 5 ) ;在鼻咽癌中 NF-κB和 c- Myc、NF-κB和 h TERT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 P<0 .0 5 ,P<0 .0 1)。结论 :在鼻咽癌中 NF- κB、c- Myc和 h TERT均高表达 ,它们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WWOX基因和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 收集52例鼻咽癌和25例正常鼻咽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WWOX mRNA、蛋白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鼻咽组织(P<0.05).癌组织中WWOX基因、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 检测WWOX表达可能有助于鼻咽癌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T淋巴细胞膜表面标志的表达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了解人鼻息肉T淋巴细胞的活化状态及Th1/Th2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细胞膜表面标志CD3、CD69的表达和Th1代表性细胞因子IFN-γ、Th2代表性细胞因子IL-4的分泌水平,并与正常人下鼻甲黏膜及外周血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细胞均表达CD69分子,在鼻息肉组织局部CD69分子的表达更高(P〈0.01)。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CD69^+细胞。(2)鼻息肉组织及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均检测到IL-4、IFN-γ的表达,而在正常人下鼻甲黏膜中几乎未见CD3^+IL-4^+和CD3^+IFN-γ^+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均升高(P〈0.01);与同一患者外周血相比,鼻息肉组织中IL-4的含量增高(P〈0.01)而IFN-γ的含量降低(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的T细胞高度表达CD69分子,处于免疫活化状态,产生Th1/Th2混合模式的细胞因子,与外周血相比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可能与鼻息肉"微环境"形成及黏膜免疫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人鼻咽癌顺铂(DDP)耐药细胞系(CNE2/DDP)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TMP处理CNE2/DDP细胞后,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RT-PCR检测其对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细胞凋亡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50、100mg/LTMP处理后,CNE2/DDP细胞对DDP耐药性的相对逆转率分别为57.50%、8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50mg/LTMP处理可使CNE2/DDP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而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TMP可部分逆转CNE2/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TMP可增强DDP对CNE2/DDP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下调bcl-2mRNA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CXCR7、VEGF、Ki-67和PTEN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XCR7、VEGF、Ki-67和PTEN在6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结果 CXCR7、VEGF、Ki-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明显高于腺瘤和正常黏膜(P〈0.01),而PTEN表达降低(P〈0.01)。CXCR7、VEGF、Ki-67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PTE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直肠癌中CXCR7表达与VEGF和Ki-67表达有关(P〈0.01或0.05)。结论结直肠癌中CXCR7、VEGF高表达参与肿瘤增殖和淋巴结转移,而PTEN低表达可能与肿瘤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鼻咽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l)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LMPl和MMP-2、MMP-9在人鼻咽粘膜慢性炎(30例)、鼻咽癌(30例)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24例)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咽癌和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和MMP-2、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鼻咽粘膜慢性炎。在鼻咽癌及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标本中还发现癌巢周边的成纤维细胞、癌周浸润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MMP-2和MMP-9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鼻咽癌组织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无相关性;而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中,LMPl的表达与MMP-2、MMP-9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结论:MMP-2、MMP-9在鼻咽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外扩散及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LMPl与MMP-2、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LMPl可能参与鼻咽部疾病的恶性转化和癌细胞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甲胎蛋白(AFP)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41例胆管细胞癌、42例肝细胞癌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中CEA、CA199和AFP水平。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则低于肝细胞癌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肝细胞癌的AFP阳性检出率最高(73.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联合检测(76.2%)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的单项检测以CA199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0.9%),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5.1%)又明显高于CA199的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AFP有助于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因子P15、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胆囊癌和56例胆囊炎组织中P15、Cyclin D1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中P15 mRN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胆囊炎(20.0% vs 94.7%,P<0.01;46.7% v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Ad-PPARγ腺病毒转染到35株BIU-87膀胱癌细胞株中(实验组),以35株同株未经转染的BIU-87细胞株作为对照(对照组),使用RT-PCR检测CD147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CD147基因的mRNA表达值为(4.51±0.86),对照组为(9.31±0.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AR-γ基因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TIMP-3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H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TIMP-3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PTEN和TIMP-3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PTEN和TIMP-3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P〈0.01),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PTEN和TIMP-3蛋白表达在肝外转移、分化差、血清AFP≥400μg/L和Ⅲ~Ⅳ期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肝外转移、分化好、血清AFP〈400μg/L和Ⅰ~Ⅱ期肝癌(P〈0.01或0.05)者;两者在是否伴有肝硬化和不同肿瘤大小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癌组织中PTEN和TIMP-3表达下调,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HCC侵袭转移能力、临床分期和肝外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okemon敲减对结肠癌Lovo细胞周期、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转染shRNA质粒构建Pokemon敲减的稳定细胞株Lovo-KD和阴性对照细胞株Lovo-NC,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okemon基因敲减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Lovo-NC细胞比较,Lovo-KD细胞Pokemon mRNA水平下降65.0%(P〈0.01),G1期细胞比例升高[(56.7±0.8)%vs(26.7±1.6)%,P〈0.01],迁移细胞数[(8±4)vs(189±19)个/视野,P〈0.01]和侵袭细胞数[(6±3)vs(183±13)个/视野,P〈0.01]减少。结论 Pokemon基因敲减可将Lovo细胞阻滞于G1期,使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对自身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NK细胞,以自身白血病细胞及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CCK-8试剂盒检测CD158a、CD158b单克隆抗体封闭前后NK细胞在1:1、5:1、10:1效靶比下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患者与正常人NK细胞对K562细胞均有高度杀伤活性,且随效靶比增大而增高(P<0.01).效靶比为1:1、5:1、10:1时,患者NK胞在封闭前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1.5±0.3)%、(5.6±0.8)%、(11.8±0.6)%,封闭后分别为(21.8±0.7)%、(38.6±0.9)%、(53.9±1.4)%,各效靶比组封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K细胞CD158受体表位封闭可提高NK细胞对自身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矮生杉木的解剖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矮生的原因,以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枝条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矮生杉木在枝条年生长量方面极显著低于正常杉木,其中矮生杉木主干、主枝年伸长量均值分别为25.54和24.59cm.正常杉木相应均值分别为89.61和57.52cm;在枝皮率方面.矮生杉木和正常杉木的均值分别为76.50%和37.70%,差异极显著;在管胞平均面积方面,矮生杉木(241.9016μm^2)极显著小于正常杉木(308.8946μm^2)。然而,矮生杉木的平均管胞密度(3375个·mm^-2)却极显著高于正常杉木(2456个·mm^-2);矮生杉木的枝条单位长度的叶片数量(主干为14片.cm^-1,主枝为10片.cm^-2)极显著多于正常杉木(主干和主枝均为7片·cm^-1);但两者在栅海比(衡量植物生长势的一个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图2表3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