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对噻唑类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根据噻唑类化合物取代基的不同,将其分为噻唑酰胺(噻唑胺)类、噻唑丙烯腈类、哌啶噻唑类、苯并噻唑类、苄亚氨基噻唑类等5类化合物,并分别简述5类噻唑类衍生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2-取代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具有包括抗肿瘤活性在内的广泛生物学活性。以4-甲基-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在以EDCI和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别与各种酸反应生成一系列2-取代的苯并噻唑类化合物12-21。化合物12-21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鉴定。并用MTT法评价了它们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A549(人肺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的抗癌活性。药理结果表明,化合物13对SGC-7901的抑制活性最好,化合物17和18对A549和HepG2的抑制活性较强,并明显强于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氨基-5-取代基-4-噻唑基膦酸酯及衍生物的合成,讨论了其 IR 和1~HNMR特征,并证明其对棉花枯萎病和小麦赤霉病菌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分别测定了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的乙醇、乙酸乙酯、丙酮和氯仿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6-sulfnicacid)diammonium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柞蚕卵的抗氧化能力,分别用水及20%!40%!60%!80%乙醇超声提取柞蚕卵,测定相同浓度下各提取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对清除率最大的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柞蚕卵水提液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活性最高,且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 IC50值分别为4.39445 mg/mL !38.32462 mg/mL !6.392018 mg/mL 和9.228563 mg/mL,说明柞蚕卵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三环唑系由美国伊利诺公司开发研制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新特效农药。日本专利介绍了用2—肼基—4—甲基苯并噻唑与甲酸的反应制备三环唑的方法.但因2—肼基—4—甲基苯并噻唑在国内尚无供处,所以我们在专利中合成步骤前加设了用邻甲苯胺先制备2—氨基—4—甲基苯并噻,然后用其和水合肼反应制备了2—肼基—4—甲基苯噻唑,最后按日本专利上介绍的方法合成了三环唑。其总收率可达65~68%)以邻甲苯为计)。目前,这种程度的收率被认为是较高的收率。通过工艺上的改进,我们把第二步的原收率40%提高到80%,还在第二、第三步产物的后续处理上用水处理来替代了二甲苯处理。  相似文献   

7.
1猛农的来源 53%猛农可湿性粉剂是湖南省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稻田新型高效、广谱、安全除草剂.它由苯噻草胺与苄嘧磺隆复配而成.通用名:①苯噻草胺+②苄嘧磺隆.化学名称:(1)2-苯并噻唑-2-氧代-N-甲基乙酰替苯胺,(2)α-(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氨基磺酰基)-邻甲基苯甲酸.  相似文献   

8.
噻菌铜,化学名称为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商品名称为"龙克菌"。属于低毒的噻唑类有机铜杀菌剂,在我国的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为测定柱前衍生HPLC分析脂质中脂肪酸组成的衍生率,制备了十四碳酸2-硝基苯肼衍生物(Myristic acid 2-nitrophenylhydrazine,MANPH)对照品.以吡啶为催化剂,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为偶联剂下,十四碳酸与2-硝基苯肼反应,衍生为十四碳酸2-硝基苯肼衍生物,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重结晶对衍生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1H-NMR进行结构鉴定,通过薄层色谱检测和HPLC进行纯度检测,结果显示分离纯化获得了MANPH对照品,纯度为99.81%,符合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 2 - (6 -甲基 - 2 -苯并噻唑偶氮 )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MBT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配合物的吸光系数为8.42× 10 4L· mol- 1· cm- 1。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 6 0 nm,MBTAMB:Cu2 =1∶ 2 ,Cu2 浓度在 0~ 2 0 μg/ 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种新的硝唑尼特的合成方法。以邻乙酰水杨酸和2-氨基-5-硝基噻唑为原料,通过共沸带水的方法使原料发生酰胺化反应,仅通过一步反应合成硝唑尼特,反应收率58.2%。  相似文献   

12.
溴化铜在乙醇中溴化4,4-二甲基-1-芳基-3-戊酮,得到α-溴化产物不经分离直接与硫脲环合制得9种2-氨基噻唑类新化合物,收率21.9%~92.9%.目标物2-氨基噻唑类化合物经核磁谱、红外光谱、质谱测定其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1g.HBr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g.HBr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0.96 713(5)nm,b=1.558 25(8)nm,c=1.306 87(7)nm,Z=4,V=1.665 34(15)nm3,Dc=1.577 g/cm3,F(000)=800,R1=0.0313,ωR2=0.0757,S=1.024.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接触杀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噻唑膦2种单剂及其混配对根结线虫的室内活性的影响,并在田间进行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10%噻唑膦颗粒单剂及其混剂对西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噻唑膦以1∶10配比时,共毒系数最大,且田间防治效果为61.27%,显著优于单一药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光光度法,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考察宽叶十万错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宽叶十万错浸膏的多酚含量为197μg·mg-1,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宽叶十万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5.
5-苄基-4-叔丁基-2-氨基噻唑与芳香醛缩合制备了11 种5-苄基-4-叔丁基-2-苄亚氨基噻唑.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并用单晶 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Ⅰc的晶体结构.化合物Ⅰc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P21/n,晶胞参数为:a= 1.437 53(11) nm,b= 0.986 65(8) nm,c=1.465 65(12) nm,β=114.256 0(10)°;Z=4,V=1.895 3(3) nm3, Dc=1.349 g/cm3, F(000)=808, R1=0.050 7, wR2=0.116 3,S=1.03.体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Ⅰb, Ⅰk 在10 μmol/L 浓度下对COX-2的抑制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6.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生素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领域,在氨基噻唑的C5位引入甲基为重要技术方案之一。在原有合成路线基础上,通过反应机理深度分析,以3-氧戊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5步反应,高效合成了C5位引入甲基的氨基噻唑侧链酸,为候选药物目标化合物DPI-2016的临床前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露兜果实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并采用生物自显影技术.考察露兜果实浸膏对马铃薯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及黄柏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露兜果实浸膏中多酚含量为152.6Ia,g/mg,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此外,还发现其对马铃薯炭疽病菌和草莓炭疽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挥发性化合物苯并噻唑防治灰霉病的应用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密封盘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山东省73株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苯并噻唑的敏感性,并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表现型菌株(多菌灵抗性和敏感菌株:Car~R,Car~S;腐霉利抗性和敏感菌株:Prc~R,Prc~S;嘧霉胺抗性和敏感菌株:Pyr~R,Pyr~S;啶酰菌胺抗性和敏感菌株:Bos~R,Bos~S)间的敏感性差异;测定苯并噻唑与多菌灵、啶酰菌胺室内混用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离体黄瓜叶片接种试验验证苯并噻唑对黄瓜灰霉病的保护、治疗效果以及不同熏蒸剂量和时间对灰霉病菌致病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苯并噻唑对灰霉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苯并噻唑对灰霉病菌菌丝的EC50范围为0.38—1.08μL·L~(-1),均值为0.62μL·L~(-1),不同地区之间无敏感性差异;山东地区多菌灵、腐霉利、嘧霉胺、啶酰菌胺抗性和敏感灰霉病菌对苯并噻唑均比较敏感,说明这4种杀菌剂与苯并噻唑无交互抗性;在苯并噻唑0.1—3μL·L~(-1)范围内,菌丝比孢子对其更敏感;2μL·L~(-1)苯并噻唑对菌丝的抑制率高达86.12%,对芽管伸长的抑制率为55.15%,而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仅为19.30%。可见,病菌不同生长阶段对此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苯并噻唑与多菌灵混用防治黄瓜灰霉病无增效或相加作用,两者混用时哪种药剂发挥主要抑菌作用与各组分在混用中使用的浓度和比例有关;苯并噻唑与啶酰菌胺混用有显著增效作用,其田间实际应用方式、效果以及增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离体叶片试验表明,苯并噻唑对黄瓜灰霉病兼具保护和治疗防效,2μL·L~(-1)的治疗防效为91.01%,高于对照药剂啶酰菌胺300 mg·L~(-1)(78.90%),并显著高于48.25%的保护防效。苯并噻唑能够显著降低灰霉病菌菌丝的致病力,受抑制程度与苯并噻唑浓度呈正相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苯并噻唑能够使菌丝形态异常,菌丝干瘪,分枝增多,表面凹陷。【结论】苯并噻唑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灰霉病菌均有较高的毒力,适合作为防治灰霉病的熏蒸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3种国产精油(茉莉、苦水玫瑰、黄刺玫)的主要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精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芳樟醇(12.85%)、香茅醇(50.02%)、正十九烷(28.67%);茉莉精油对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苦水玫瑰精油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ABTS(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好;茉莉花精油降低HaCaT细胞内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含量的能力较强。本研究结果对中国原产芳香植物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Tween-80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Fe(Ⅱ)与2-(2-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TAEB)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在pH3.8~5.5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红紫色胶束配合物,最大吸收在波长6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610)值达1.5×10~5,为目前噻唑偶氮胶束光度法测定铁(Ⅱ)的最灵敏方法,应用于地面水、人发和铝合金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