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丰’龙眼为试验材料,并与其父母本‘石硖’、‘储良’进行对比,研究3个龙眼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东丰’龙眼花后30 d左右开始长出半透明的果肉,40~45 d果肉包满种子。花后70 d左右果肉及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增加。单果重、果皮、果肉、种子的重量和TSS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均在增加。其果大,品质好,可食率高,品质可与‘石硖’相媲美,果大可与‘储良’相媲美,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储良龙眼果实阶段性发育研究裴东涛李楚彬梁秀芳(广东省深圳市农科中心果树所518040)储良龙眼是著名的优良品种,1992年获得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有关储良龙眼果实发育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储良龙眼果实个体发育过程中果实形态变化,果实阶...  相似文献   

3.
储良龙眼是广东选育的优良品种,综合大乌园和石硖2品种的优点,果大、肉质好,市场竞争力强。近年我县新植龙眼也以储良为多,部分果园已经挂  相似文献   

4.
《福建果树》2009,(1):14-14
‘高宝’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以‘立冬本’为母本,以‘青壳宝圆’为父本,采用杂交育成的高多糖、优质、大果、晚熟龙眼新品系。该品系果肉多糖含量为808.22mg·(100g·FW)^-1、单果重15.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6%、可食率70.9%、成熟期10月中旬,其综合经济性状优于目前国内外主栽的晚熟龙眼良种,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桂香’、‘早熟一号’龙眼品种为试材,通过管道输液施肥和常规土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管道输液显著提高了枝梢长度,粗度、叶绿素含量,有效地降低了雌花落花数和落果数,显著减缓了土壤酸化的程度。‘桂香’和‘早熟一号’龙眼的输液处理比土施处理的梢长分别提高了3.94cm、4.63cm,枝梢粗度(直径)分别提高了1.29mm、0.42mm,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了0.3mg·g^-1Fw、0.22mg·g^-1Fw。从‘桂香’品种中雌花落花总数占雌花总数的比例看,输液处理为40.36%,输液+土施处理为45.09%以及土施处理为50.49%。在土壤pH值指标上,‘桂香’和‘早熟一号’各处理的值为,输液处理:4.63和4.79.输液+土施处理:4.3和4.5以及土施处理:4.28和4.49。  相似文献   

6.
储良龙眼是广东省选育的优良品种,兼有大乌圆和石硖两品种的优点,果大肉质好,市场竞争力强。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储良龙眼果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嫁接口愈合不良而黄化现象。据调查,3~4年生果园轻度黄化的有2%~3%,重的超过10%,严重影响果农的利益。现将本人克服储良龙眼嫁接日愈合不良而黄化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选优良苗木种植储良苗时宜选嫁接口愈合好、长势旺的苗木种植,最好能种植“皮接”的苗木。2苗木共砧嫁接由于目前对储良龙眼良好的砧穗搭配没有绝对成功的组合,如能选择储良实生苗作砧术进行共砧嫁接,…  相似文献   

7.
大乌圆龙眼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和生理落果规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乌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Dawuyuan,果大、肉厚、干包、丰产性强,是广西的主栽品种之一。关于石硖、储良、东壁等龙眼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已见诸文献,而大乌圆龙眼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鲜见报道。本文旨在研究大乌圆龙眼果实的生长发育特性及落果规律,为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储良龙眼嫁接不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储良龙眼是广东省近年新发展的主要品种 ,但储良龙眼园中经常出现嫁接不亲和现象 :砧木与接穗大小不一致 ,接穗部枝梢节间变密 ,叶片变厚 ,植株生长势弱。有些果园的不亲和率已达 4 0 % ,对当前储良龙眼生产影响很大 ,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砧穗组合和嫁接高度等方法来研究解决储良龙眼砧穗不亲和的问题 ,以期提高果园植株投产率。1 砧穗组合比较试验 试验在本所进行 ,1996年 8月在资源圃中选择了 7个品种作砧木 ,进行播种。1997年 9月调查各品种幼苗的生长量 (茎粗、苗高 ) ,1998年 3月采用切接法嫁接储良品种 ,接口高度约30cm。 1999年 5…  相似文献   

9.
以荔枝和龙眼部分种质幼叶为材料,采用等体积饱和对二氯苯和2 mmol • L-1 8–羟基喹啉混合水溶液预处理,卡诺固定液固定,酸解与酶解相结合,改良卡宝品红染色,观察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结果表明,‘裂叶’龙眼为单倍体(2n = x = 15),且生长表现良好;用以创建荔枝遗传图谱的作图群体母本‘马贵荔’和父本‘焦核三月红’及用以构建龙眼遗传图谱的两个作图群体母本‘凤梨朵’和‘石硖’,父本‘大乌圆’和‘中秋一号’均为二倍体(2n = 2x = 30),通过远缘杂交得到的2株荔枝和龙眼的属间杂种A和B也为二倍体,且生长良好;一些性状独特的荔枝,如‘紫娘喜’、‘无核荔’、‘MS-07’、‘SGA’、‘YA1’、‘YN4’,以及龙眼 ‘双季’也均为二倍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育特优质大果型晚熟丰产的龙眼新品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94年春选用我国最晚热的龙眼品种‘立冬本’为母本,以优质大果晚热龙眼品种‘青壳宝圆’为父本,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龙眼人工有性杂交育种研究,从杂种实生群体中筛选出优质、大果、晚熟、丰产的‘冬宝9号’品种,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广东是一个龙眼种植大省,但规模种植的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石硖、储良、古山二号。虽然品种优良,但成熟期较集中,主要集中在7—8月,龙眼鲜果的销售压力非常大;加上流通不畅,保鲜加工跟不上,龙眼价格逐年下降。为缓解这种状况,生产上需要引种各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为丰富广东的  相似文献   

12.
比较福建省龙眼主产区厦门市同安区早期龙眼主栽品种‘水涨’、‘赤壳’以及近年推广的‘凤梨穗’、‘银早98’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等光合作用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凤梨穗’最高,‘银早98’次之,两品种(品系)光合效能较高,具有高产潜能。蒸腾速率‘银早98’最小,具较强的耐旱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自主研制的龙眼复合催花剂进行不同用量、不同使用时期和不同龙眼品种的催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龙眼复合催花剂催花,能有效提高龙眼成花株率、雌花率和成穗枝率,最佳用量为每株 850~1 360 g;不同品种上催花效果为石硖>储良>大乌圆、桂香;较好的催花时期是12月26日,其次为3月20日、11月20日、1月20日.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在进行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一株品质优良的龙眼实生单株,经1993-1998年连续观察及高位嫁接试验表明该单株无性繁殖后代遗传性状稳定。其植株形态与我国主栽龙眼品种‘石硖’相似,但叶片和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和种子明显不同,果肉有浓郁蜜香味.品质优于‘石硖’。2000-2005年同工酶和分子标记技术分析表明其为一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以来,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围绕龙眼异地销售的简易保鲜技术问题开展试验,初步总结出龙眼鲜果加冰降温、泡沫箱包装、冷藏车运输的简易保鲜运销技术。该项技术适用于龙眼鲜果远距离运销,可满足泉州龙眼直销北京等省外地区的运输销售要求,经泉州龙眼上海展销会和北京推介会应用后,‘福眼’、‘东壁’、‘乌龙岭’等品种的果实可保鲜4-5 d,货架期可达48 h。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调查植株挂果量 ,在果期使用“营养丰产素”以及套袋等探讨提高龙眼果实品质的方法。1 “储良”龙眼植株挂果量调查 龙眼疏果存在一个量的问题 ,如何判断植株挂果量是否适中 ,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讨这个问题 ,我们于 1997年 7月 2 8日在电白县观珠镇 5年生储良龙眼园进行 ,先将果园中挂果均匀的植株分成 3类 :第一类是挂果较多 ,无夏梢长出的 ;第二类是有部分或少量夏梢长出的 ;第三类是有较多夏梢长出的。然后在每一类植株中各选出 10株树冠大小约 4m ,生长正常的植株 ,调查其产量和果实品质。为保证挂果较多的植株…  相似文献   

17.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重庆市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亚热带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自古被誉为果中珍品。本所1999年以来先后从广西、福建、四川泸州引进蜀冠、大乌圆、石硖、储良等15个龙眼品种,在江津、涪陵、万州等地试种.观察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为了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制订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我们对各试区龙眼主要病虫种类及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莆田市的地理和气候特征以及‘四季蜜’龙眼生长的气象条件,提出莆田市发展‘四季蜜’龙眼要坚持适地适栽、适时防灾和适量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种分子标记构建龙眼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龙眼特优质品种‘凤梨朵’为母本, 大果型主栽品种‘大乌圆’为父本, 杂交创建了‘凤梨朵’ ב大乌圆’F1群体。从该杂种群体中随机选用94个单株作为作图群体, 连同两个亲本品种, 进行了RAPD、ISSR、SRAP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 并运用JoinMap3.0进行连锁分析, 分别构建了‘凤梨朵’和‘大乌圆’的分子遗传图谱, 其中, ‘凤梨朵’的遗传图谱为21个连锁群, 包含183个标记位点,覆盖总图距965.1 cM, 位点间平均遗传距离为5.84 cM; ‘大乌圆’的遗传图谱为22个连锁群, 包含251个标记位点, 覆盖总图距1 064.8 cM, 位点间平均遗传距离为4.65 cM。这是龙眼上首次报道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 为后续的基因定位及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果业信息     
《果农之友》2007,(4):23-23
“‘东北人参,南国龙眼’。泉州龙眼严格按标准生产管理,主栽品种‘福眼’质脆味甜,是福建名牌农产品,各位可以放心享用。”去年,福建泉州市副市长洪泽生在“泉州龙眼(上海)展销会”上自信地推介。当日上海果商与泉州供应商订货合同额达6851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