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绿竹低产林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福安市绿竹地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在现有的低产林中,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对绿竹低产林进行施肥、扒晒、绿竹竹竿年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绿竹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对竹材产量影响不显著;绿竹低产林改造后比低改前竹笋产量提高了358.67%~372.67%。绿竹经营保留1~2年生绿竹10丛左右,每年最好施肥2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9月中旬。每年3~4月扒晒20~30 d,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芽目分化、早发育和笋个体的增大,有利提高绿竹单株的产笋量。  相似文献   

2.
山地绿竹低产林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地绿竹低产林的施肥效果,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不同肥种对株数增长率、产笋量、新老竹胸径以及退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的效果最好,绿竹株数增长率为63.14%,产笋量为13.3kg/丛,老竹胸径增长11.6%,新竹胸径为5.5cm,分别比对照增加29.02%、40%、2.5%和25%;复合肥次之,尿素第三。施用菜籽饼肥用工、投资少,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可增加纯收入,不失为山地绿竹低产林改造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撑绿竹纸浆林最佳的施肥配比,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研究3种不同施肥配比处理对撑绿竹新竹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蚯蚓粪有机肥处理的撑绿竹新竹的立竹数、胸径和产量较对照依次增加50.19%、6.75%和61.25%,但差异不显著,产投比为1.06;单施无机肥处理的撑绿竹新竹的立竹数、胸径和产量较对照依...  相似文献   

4.
黄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2):79-79,90
绿竹是福建省漳平市主要笋用林之一,出笋期长,夏秋季长达150d,可缓和市场蔬菜淡季供需矛盾。对绿竹采取了4种不同的抚育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绿笋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合理施肥结合调整年竹龄结构、密度,可以显著增加绿笋产量。  相似文献   

5.
于2007年在沙溪堤坡采取生态技术进行绿竹培育的生长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培育(模式III)与常规集约经营(模式II)、传统粗放经营(模式I)比较,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出笋率,绿竹平均胸径增大,竹株大小差异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式III与模式I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模式III与模式II、模式I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可见,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途径,具有明显的生长效应,有利于提高产笋量和产材量,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绿竹笋用林扒晒与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扒晒和施肥因素影响下的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扒晒能使竹丛提前9 d出笋,并提前半个月左右进入出笋高峰期,同时它对笋目萌发数量的增加也具一定作用,单纯扒晒处理笋目萌发数量比对照增加将近1倍;扒晒和施肥对提早出笋、延长笋期及出笋高峰期,提高笋产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扒晒施肥样地笋期最长,笋产量达98.76 kg/100m2;单因素作用条件下,施肥比扒晒对笋产量的影响要大,是提高笋产量的必要措施,同时施肥能够维持或增加新竹胸径,对新竹成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绿竹,别称毛绿竹,为著名丛生笋用竹种之一.其笋细嫩清脆,味甘美,因笋体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带,产笋期长,每年6~10月为出笋期,而这一时期正好是象山县鲜笋供应的淡季.  相似文献   

8.
苦竹丰产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苦竹丰产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可以提高苦竹林的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产量,但不同施肥处理对苦竹林生长和产量影响程度不同,氮肥对苦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发育于花岗斑岩的红壤可以不施或少施钾肥。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类绿竹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绿竹山地及河滩地造林对比试验表明 ,山地集约经营的绿竹林从林分结构特点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散生性 ,而河滩上绿竹表现为较强的丛生 ;绿竹造林后新竹增长水平较为接近 ,但至稳定时 ,竹株胸径以河滩地为大 ,山地又以Ⅰ、Ⅱ级地为大 ;竹高与胸径的变化基本一致。绿竹平均单株产笋量以山地Ⅰ级最好 ,Ⅱ级其次 ,河滩Ⅱ级第三 ,山地Ⅲ级第四 ,而河滩Ⅲ级最差 ;各地类间单个笋重差异不显著。山地ⅠⅡ级地与河滩Ⅱ级地一样 ,同样是绿竹理想的造林地 ,山坡中下部可作为绿竹造林的新空间 ;研究结果为山地绿竹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绿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锄草松土、扒土施肥、育笋、割笋、竹林更新、立体经营等方面总结绿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对浙南马蹄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6.5%,且春、夏二次施入较春季一次施入更有利于出笋;同时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改善了笋体品质。经综合分析认为:春季施复混肥(4.8 kg·丛-1),夏季施无机配方肥(尿素04 kg·丛-1,过磷酸钙0.59 kg·丛-1,硫酸钾0.44 kg·丛-1)对提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涪陵区撑绿杂交竹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了该竹种是否适宜在重庆市涪陵区引种栽培和最佳管理措施。[方法]从广西引进的撑绿杂交竹在重庆市涪陵区栽培试验林中采用4种追肥方式:对比(常规管理,不施肥)、农家肥、三元复合肥、氮、磷、钾肥分施,每种追肥方式重复3次,每次观测100株,每隔5 d观测记录1次,分别对其出笋时间、出笋量,出(退)笋、成竹等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①该竹种在涪陵地区可正常生长,3年成竹平均高4.6 m,平均地径3.5 cm,平均成竹数4.5条/丛,有望在重庆市涪陵区大力推广发展;②该竹种在涪陵地区造林初植密度为1 110株/hm2,当年发笋,第3年就能郁闭成林,可达12210株/hm2;③该竹种在幼林生长阶段,通过间种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其生长量和萌芽能力;④该竹种通过不同肥料的追施对比试验表明,氮、磷、钾肥分施产笋量最高。[结论]撑绿杂交竹适宜在重庆市涪陵区引种栽培,且生长良好,采用该研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能够达到最佳的笋、竹产量。  相似文献   

13.
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绿竹笋用林优质高效培育为目标,林分结构因子组合处理为手段,研究表明:丛出笋数与立竹度呈抛物线形关系,与立竹胸径无相关;笋个体质量随丛立竹度增加而递减,立竹胸径则相反;丛竹笋经济产量与立竹度、立竹胸径符合四阶趋势面模型,与N/S比呈抛物线形;建立了丛立竹度7114~8694株/hm2,立竹胸径4~5cm,N/S比4.5~5.5,1~2龄立竹各占50%的丰产林分结构模式,模式增产效果显著,调控后第2年竹笋增产134.4%。提出了丛生竹散生状培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产笋量对比、丛立竹数和该丛当年笋产量的回归关系、以及绿竹丛立竹数 ( N)与丛冠幅 ( CW)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量差异显著 ,由 1、 2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分别比由 1~ 3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和 1~ 4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多 0 .1 638kg和 0 .1 979kg.丛立竹数为 4~ 7(株 /丛 )的绿竹林 ,在相应最大密度下可获得最大笋产量 (笋产量大于 4650 kg/hm2 ) .研究结果提出了绿竹林丰产结构指标 ,可为绿竹丰产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竹叶黄酮化合物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毛竹、苦竹、绿竹及黄甜竹竹叶黄酮类化合物一年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在3~13.1mg/g干竹叶之间;从秋季、冬季、春季至夏季,4种竹叶总黄酮含量呈上升的趋势,每种竹叶中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与该种竹叶总黄酮变化的趋势一致。竹叶中所含黄酮化合物的种类与竹种有关,毛竹叶中以单碳苷黄酮居多,苦竹叶中氧...  相似文献   

16.
沿海沙地绿竹林秆材重量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沿海沙地不同竹龄的不同径阶和不同竹高的绿竹生物量的调查,应用对数线性化进行回归分析,对6种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找出绿竹秆材重量与胸径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密切的数学模型Y=aDb,建立绿竹秆材重量估测模型.并运用改进单纯形法对模型参数a,b进行优化,得优化生物量模型:W=0.206 548 D2.143 486.提高估测精度,可作为沿海沙地绿竹秆材重量的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肥料试验,研究撑绿竹专用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施肥量对新竹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撑绿竹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效应方程为y=–0.0039 x2+3.132 7 x+234.43,在施肥量0~679.53kg/667 m2范围内,当其达到401.63 kg/667 m2时,产量达最高(863.52 kg/667 m2)。不同施肥处理中,处理4的增产增收效果较好。综合考虑撑绿竹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推荐其合理的施肥量为339.77~401.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绿竹笋用林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以绿竹笋用林为对象,通过建立河流淤积土、沙壤、黄壤堆积土三个样地,对竹林进行调查、施肥、培育试验,以研究其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丰产措施与丰产结构,从而指导竹农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绿竹笋用林合理竹林结构以代数为1.3~1.6为佳,在不同密度的竹林中,合理丛立竹度与密度呈动态平衡关系;合理化肥配置方案为N:P:K以2:1:1~3:1:1之间最好,复合肥年施肥量为2~3kg/丛,在出笋前及出笋期间分多次施用;抚育管理以培土、留笋及排灌技术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