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一带一路思想做指引,阐述了滇红的滇红茶的爱国主义价值,滇红茶的爱国主义价值和精准扶贫价值,企校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价值,说明了滇红在临沧乃至一带一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比分析枣芽红茶与滇红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枣芽红茶和滇红茶中总黄酮类、总多糖类、总皂苷类和茶多酚类成分的含量;采用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和葡萄糖(Glucose, Glu)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及正常小鼠,对比研究2种茶叶对血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枣芽红茶和滇红茶中总黄酮类成分含量分别为1.7%和1.76%;总多糖类成分含量分别为0.31%和0.58%;总皂苷类成分含量分别为0.63%和0.46%;茶多酚类成分含量分别为2.3%和1.3%。与模型组相比,枣芽红茶组和滇红茶组均可显著性降低AD、Glu诱导的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p<0.05),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对正常小鼠枣芽红茶组与滇红茶组血糖值仅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枣芽红茶和滇红茶对AD和Glu诱导的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九安古茶树资源香气特性并进一步开发其资源生产特色古茶树红茶产品,依据叶部形态的差异,将久安古茶树资源分为长叶类、大叶类、圆叶类、小叶类、紫叶类5类,统一制备红茶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5类久安古树红茶检测出8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长叶类60种,大叶类36种,小叶类55种,圆叶类57种,紫叶类39种。共有香气成分21种,占总挥发性物质的56.48%(小叶类)~85.62%(紫叶类)。醇类、醛类和碳氢化合物是久安古树红茶中含量较丰富的挥发性物质类型,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0.99%(紫叶类)~97.58%(大叶类)。芳樟醇、香叶醇、顺式-氧化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金合欢烯、己醛、壬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和异丁醛是久安古树红茶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8.47%(小叶类)~66.75%(大叶类),挥发性物质在茶叶中的差异性分布形成5类红茶各异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乌龙茶品种“黄金桂”特有的花香,加工生产成红茶产品“黄金桂红茶”,创新工艺为鲜叶→日光萎凋→摇青→揉捻→轻发酵→烘干→成品茶。该产品外形紧直,汤色金黄明亮,桂花香飘逸持久,滋味浓醇,叶底匀红,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和茶树的发源地,产茶的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以云南大叶种加工制成的红茶色泽金色黄亮,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滋味鲜爽浓强,是国内其他小叶种茶所未见,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云南山区红茶品质优异,味浓醇厚甘甜,山区无公害程度高,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云南土地肥沃,茶树生长旺盛,采摘期比较长,从开春二月底到初冬十一月底,一年四季有九个多月可以采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花香型玲珑红茶系列新产品,将摇青工艺运用到玲珑红茶加工中,通过设置不同摇青程度和发酵温度研究各处理对玲珑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步探索花香玲珑红茶关键工艺的最佳参数.综合感官审评及理化分析结果表明,萎凋叶经轻度摇青(2.5 min-5 min-l0 min),发酵在室温28℃的玲珑红茶花香品质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杨树叶片的挥发性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5℃恒温下,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黑杨叶片的挥发性物质,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化学成分主要为邻羟基苯甲醛、顺-3-己烯酯、顺-3-己烯醇、水杨酸-2-乙基己基酯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清香型、花香型及果香型枇杷果茶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糖类、有机酸、微量元素及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枇杷果茶的营养成分略有差异,维生素、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差异性不大,但果香型产品的氨基酸、有机酸等成分含量高于花香型和清香型。3种果茶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成分,3者共有的成分有16种;具有各类水果气息的酯类物质在果香型产品中含量高达56.127%,显著高于清香型(38.226%)和花香型(34.198%);具有玫瑰、丁香等花香风味的芳樟醇、脱氢芳樟醇、松油醇、香茅醇等醇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花香型产品中,合计为7.990%,显著高于清香型(0.258%)和果香型(0.231%)产品;具有青草气息的正己醇、反式-3-己烯-1-醇、反式-2-已烯-1-醇在清香型果茶中总含量达10%,显著高于其余二者;这些物质共同作用,赋予枇杷果茶不同的饮用体验。本研究为新型塘栖枇杷果茶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花香型红茶红螺春的加工新技术,包括鲜叶采摘、晒青、做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烘、做形、干燥等技术要点,研究了不同做青强度、发酵时间及不同初烘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后桃果实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桃果实风味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桃果实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内酯类、烃类等化合物,并且是以脂肪酸为前体物质及β-氧化为主要合成途径。调查表明不同产地、品种、部位和贮藏方式的桃果实中挥发性芳香物质(VFC)种类和数量都呈现差异性。结合国内外风味物质研究进展,阐述了风味物质分离、提取、鉴定和分析技术和方法进展,为果蔬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工夫红茶香气主要化学物质组成,比较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差异,为提高云南红茶品质和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富集云南工夫红茶香气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级别的云南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组成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α-松油醇和香叶醇等在高级别红茶中的含量较低级别红茶的高;而青叶醛、苯甲醛、苯乙醛等则在低级别红茶中含量较高.[结论]级别越高的云南工夫红茶其香气品质越好,但不同级别的云南工夫红茶均具有滇红工夫茶香气馥郁、香高味浓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工夫红茶香气主要化学物质组成,比较不同级别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的差异,为提高云南红茶品质和指导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富集云南工夫红茶香气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级别的云南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级别的云南工夫红茶香气成分组成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α-松油醇和香叶醇等在高级别红茶中的含量较低级别红茶的高;而青叶醛、苯甲醛、苯乙醛等则在低级别红茶中含量较高.[结论]级别越高的云南工夫红茶其香气品质越好,但不同级别的云南工夫红茶均具有滇红工夫茶香气馥郁、香高味浓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云南红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发挥云南红茶独特的品质优势,通过对云南主要红茶产区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不同产区、不同生产厂家的部分红茶样品,测定红茶样品的水分、灰分、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主要理化指标,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对云南红茶的品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茶中的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含量较高;工夫红茶中临沧地区的茶叶感官审评品质优于其它地区;灰分含量红碎茶稍高于工夫茶,茶多酚含量则相反;整体上云南红茶品质较好,地区之间有所差异,而以临沧地区的红茶品质较优。云南红茶在风味和地域性的香气组成及特点等方面值得更深入地去研究。  相似文献   

14.
云南香茅草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从香茅草叶片中萃取挥发性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了18种成分,含量较高的是β-月桂烯、香叶醛、橙花醛等,其中β-月桂烯含量高达4124.30μg·kg-1,柠檬醛(包括香叶醛和橙花醛)含量达5057μg·kg-1。  相似文献   

15.
有机茶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机茶作为一种安全、营养、无污染的健康饮品,适应了人们的消费要求,市场前景广阔。2000年7月,欧盟执行新的更为严格的茶叶农残检测标准,我国茶叶出口形势严峻。发展有机……  相似文献   

16.
茶叶生产是一种劳动强度大、耗工多、成本高、季节性强、质量要求高的工作。茶叶毛茶的生产过程是茶叶由鲜叶转变成市场销售产品的重要步骤。本文抛开茶叶生产成本的鲜叶前期投入以及毛茶后期精加工过程中的成本,对常规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毛茶加工程序作了论述,同时对各个加工工艺中的生产成本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HACCP的历史和基本内容、云南红茶加工的HACCP评价标准,指出云南红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控制方法,探讨HACCP在云南红茶生产加工中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龙井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龙井茶品质特征差异明显,香气类型也各异.本研究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对20个品种龙井茶进行香气评分,结果显示,样品主要呈现清香、花香和栗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74种主要香气成分.通过...  相似文献   

19.
王继坤  陈桥  郑桂清 《北京农业》2011,(18):135-137
通过测定绿茶、红茶、乌龙茶以及白茶中矿物质元素组分、茶多酚组分,茶氨酸组分含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等化学计量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化学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施栽培与常规栽培绿茶香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设施栽培环境对绿茶香气的影响,为绿茶设施栽培方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法),提取设施栽培茶叶和常规栽培茶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GC/MS分析,参考相关文献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并采用内标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定量,采用密码审评法对2种茶样进行感观审评。【结果】共鉴定出57种香气成分,其中设施栽培茶叶51种,常规栽培茶叶43种;常规栽培茶叶的香气指数、香气总量分别是设施栽培茶叶的3倍和1.38倍;设施栽培茶叶含有较多的低沸点物质,但其芳香族化合物及萜烯类风味物质更为丰富和广泛。感观审评结果显示,设施栽培茶叶清香浓郁,常规栽培茶叶带有花香。【结论】2种茶叶香气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相似,但香气类型、香气物质的组成比例、香气指数、香气物质的总量和大多数香气组分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