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为车前子的质量控制及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的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梯度洗脱。[结果]江西道地产区10批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共检出12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不同品种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相差很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车前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
从斑蝥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初步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斑蝥素、斑蝥胺、硬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为首次从斑蝥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对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再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三烷、棕榈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东莨菪内酯、kuwanon S、正三十一烷和2'-Hydroxy-4',6'-dimethoxy-acetophenone.其中,棕榈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藏乌头乙酸乙酯部位的杀螨活性。[方法]利用从青海采集的藏头乌(Aconitum L.)进行层析分离提取其乙酸乙酯部位,测定该部位对植食性害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杀虫活性。[结果]藏乌头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50 ug/ml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触杀活性分别达40%和30%以上,与市场使用的0.3%的苦参碱效果相当;以LC50进行比较,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对照药剂0.3%苦参碱对朱砂叶螨及二斑叶螨的LC50值的95%置信限均存在重叠,判断两者的毒力差异不显著。[结论]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杀螨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方法]采用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通过冷浸法得到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测定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并研究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较低药液浓度下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显示出一定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随浓度增加,ABTS自由基清除率迅速增加。研究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反应时间增加,ABTS自由基清除率迅速增加。[结论]龙眼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6.
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以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绿脓杆菌(Bacillus aeruginosus)以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受试菌,测定乌桕根皮乙酸乙酯部位过正相硅胶柱后各流分的抑菌活性。[结果]乌桕根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极性较大的部分,但极性很大的甲醇洗脱部分也没有抑菌活性;乙酸乙酯可溶部抑菌成分较复杂,不同部分对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不同,总体来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乙酸乙酯部位经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所得不同流分对各细菌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MCI、RP-C18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鉴定其结构。从西洋参果中共分离得到25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Rg6(1)、人参皂苷Rh2(2)、20(22)E-人参皂苷Rh4(3)、拟人参皂苷RT5(4)、人参皂苷Rh1(5)、20(R)-人参皂苷Rh1(6)、人参皂苷F1(7)、拟人参皂苷F11(8)、人参皂苷Rg1(9)、人参皂苷Rg2(10)、20(R)-人参皂苷Rg2(11)、人参皂苷F2(12)、人参皂苷Rg3 (13)、20 (R)-人参皂苷Rg3 (14)、人参皂苷Re (15)、人参皂苷Rs3 (16)、人参...  相似文献   

8.
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确定金花葵最佳药用部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金花葵不同部位(种子、果皮、花、茎、根)的总多糖、甘露醇、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测定8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苷、肌苷、鸟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结果]金花葵花的多糖、甘露醇、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列前位,特别是总黄酮含量丰富;金花葵花的核苷类成分总含量也最高;而且花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余部位差距较大。[结论]金花葵花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是理想的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姜黄非药用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光色素(2)、3-O-(α-D-半乳糖)-(1″→6')-O-β-D-半乳糖苷–丙三醇(3)、姜糖脂A(4)和noralpindenoside B(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姜黄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区域、多种生态条件下对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南方烟叶除还原糖外,化学成分部位特征比较明显;北方烟叶除还原糖外,化学成分部位特征相对不大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LC-MS分离鉴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化学成分,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液相色谱图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13.0分析软件,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鉴定出的每个色谱峰的相对含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初步鉴定出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共有成分12种,即阿魏酸、6,7-环氧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F、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丁基苯酞、E-藁本内酯、E-丁烯基苯酞、Z-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当归不同药用部位色谱图整体之间相似度比较高,均在0.972以上.T检验结果表明,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与全当归化学成分部分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全当归相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当归分部位用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芦笋不同色泽和部位嫩茎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13.
射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射干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射干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除化合物7属于双苯吡酮外,其他化合物均属于异黄酮类。在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鸢尾苷元(tectorigenin)、鸢尾甲黄素A(tectorigenin A)、野鸢尾黄素(irigenin)、鸢尾甲黄素B(iristectorigenin B)、次野鸢尾黄素(irisflorentin)、白射干素(dichotomitin);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芒果苷(mangiferin)、鸢尾甲苷A(iristectoridin A)、鸢尾苷(tectoridin)、鸢尾甲苷B(iristectoridin B)、野鸢尾苷(iridin)。[结论]该研究结果涵盖了异黄酮和双苯吡酮类成分,为射干药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乙酸乙酯萃取大豆乳清中大豆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乳清是工业上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副产物,其中含有乳清蛋白、低聚糖、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大豆异黄酮由于具有抗癌、抗氧化、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理功能而倍受人们关注。试验对用乙酸乙酯从大豆乳清中萃取大豆异黄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次萃取后,大豆乳清中的异黄酮有87.2%转移到乙酸乙酯相中。采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从大豆乳清中分离异黄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活性跟踪方法对白鲜皮乙酸乙酯活性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化合物对幽门螺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从白鲜皮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梣酮(1)、白鲜碱(2)、8-羟基白鲜碱(3)、β-谷甾醇(4)、黄柏酮(5)和吴茱萸内酯(6),化合物2、3、5、6具有较好的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与生长时间(采摘时间)的关系,确定不同应用目的槐角药材的最佳采摘时间。[方法]在2006~2008年的89、1、0月中旬分别采摘槐角样品,采用无水甲醇连续提取法提取槐角中的总黄酮,并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浓度1%冰醋酸-乙腈(30.4∶64.6∶5,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8月中旬采摘的槐角中芦丁的含量最高,为(0.87±0.16)%8,月中旬以后采摘的槐角中芦丁的含量逐渐降低;槐角苷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达到高峰期,含量分别为(5.76±0.22)%和(5.33±0.39)%,明显高于冬季含量。[结论]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而冬季恰是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最低的时期。根据槐角的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为科学利用现有槐角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祁菊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祁菊的化学成分。[方法]柱层析、薄层层析、理化检验、波谱鉴定。[结果]获得3个黄酮类化合物。[结论]所得3个化合物均首次从祁菊中获得。  相似文献   

18.
对国槐Sophora japonica槐角种胚细胞悬浮培养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在优化细胞接种量的基础上,分析测定培养周期内不同培养阶段的槐角细胞生长和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以及细胞的鲜质量、干质量和黄酮产量的变化,从而了解细胞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基本规律,为建立结构化动力学模型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初始接种量为40.000 gL-1时,最利于细胞的培养;②细胞的培养周期约为27 d,经过27 d的培养,生物量和黄酮的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9.733 gL-1和53.566 mgL-1,对细胞比生长速率和黄酮比合成速率进行分析,得出黄酮的积累和细胞的生长为部分生长偶联型,在6~12 d呈负相关,12~33 d呈正相关;③基质中的碳源、氮源、磷源都是在0~6 d被迅速消耗,到12 d时消耗量达到总量的80.00%以上。在氮源的吸收上,铵态氮(NH4+)先于硝态氮(NO3-)的吸收。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与细胞生长和产物的积累密切相关。图10参25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开花期"乌美"天麻和野生天麻的根茎、茎和花序3个部位中天麻素和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天麻中,天麻素、17种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茎花序。"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的20.95倍、是茎的2.77倍;野生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根茎的13.62倍、是茎的2.86倍。"乌美"天麻花序中天麻素含量是野生天麻的1.32倍;野生天麻根茎中除谷氨酸(Glu)、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略高于"乌美"天麻外,其它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乌美"天麻。由此说明,"乌美"天麻比野生天麻具有较好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0.
邵阳主烟区初烤烟化学成分部位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邵阳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方法]烟叶样品采自邵阳县、隆回县和新宁县,通过试验测定和计算研究了其化学成分的部位特征。[结果] 同一产地不同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3产地烟叶总氮、钾和石油醚提物含量的部位特征分别为: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和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新宁和隆回上部叶与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分别相差2.12%和1.28%。3产区下部叶烟碱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上,上部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17。3产区烟叶的氯含量均未超标,且相对偏低。3产区下部叶的挥发碱含量稳定性低于中上部。3产区烟叶的糖/碱值和氮/碱值的部位特征均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结论]邵阳市各烟区烟叶的化学成分具有比较明显的部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