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顶式步道给使用者带来与传统城市步道不同的环境体验,构建冠顶式步道环境感知因子评价体系,有利于今后冠顶式步道的优化提升。文章以福州市特色冠顶式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构建步道环境感知评价体系,并进行案例验证,调查分3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通过现场开放式问卷确定32项评价因子;第2阶段通过正式问卷调查获得相应人群的评价信息,构建冠顶式步道环境感知体系;第3阶段通过正式问卷对福道、金鸡山揽城栈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步道环境感知的5个公共因子中步道设施感知因子在总方差中的贡献率最大;2)提高步道设施的完善度及便利性、提升步道周边景观、加强步道自身建设品质及重视步道整体感知均可提升使用者对冠顶式步道的环境感知评价;3)福道及金鸡山揽城栈道的步道环境感知评价结果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2.
4.
蓝色空间在缓解精神压力和恢复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潜能。选取海口市滨海型蓝色空间,通过语义分割图像处理、场地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空间特征及公众心理健康恢复性评价数据,探讨不同蓝色空间恢复性评价以及空间特征因子对恢复性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植物、水体等空间自然元素丰富、休憩设施等空间特性要素完备的滨水空间恢复性效应更佳;蓝视率、植物丰富度、休憩设施对热带滨海蓝色空间恢复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热带滨海空间元素配置,提升热带城市蓝色空间品质,调整恢复性环境空间布局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游客低碳消费意愿对推动旅游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四川省410个游客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Ordered Logistics模型探析了互联网对游客低碳消费意愿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频率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低碳消费意愿,且环境感知、环境沟通和环境知识对游客低碳消费意愿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互联网使用频率通过环境感知、环境沟通和环境知识的部分中介效应间接影响游客低碳消费意愿,且环境感知的中介效应大于环境知识和环境沟通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三山五园“园外园”地区为例,基于441份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生产性景观价值对游客场所依恋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生产性景观的自然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对场所认同与场所依赖有显著正向影响,科学教育价值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游憩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强,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弱;相反,历史文化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弱,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强。据此,生产性景观建设中可将自然游憩价值的强感知作为依据,同时以历史文化价值在场所依恋建构中的作用为指导,促进人本导向下的景观管护。 相似文献
7.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引入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参与森林旅游的中高龄游客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揭示中高龄游客的认知体验(恢复性知觉)与情感体验(场所依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结果表明,在森林旅游体验时,幸福感对中高龄游客生活质量的影响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恢复性知觉与场所依恋均无法直接显著影响中高龄游客的生活质量,必须通过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才能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正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森林旅游情境下中高龄游客生活质量的研究提供新的中介变量,还可为森林公园的建设与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人类干扰对森林景观变化效果大小,把对森林景观产生作用的人类干扰类型分为调控型和变迁型,建立了定量评价人类干扰对森林景观类型相关性影响的综合测度模型.结果表明,人类干扰调整了森林景观的总体格局,改变了森林景观类型间的相关性;从森林景观与人工景观、管理景观的相邻度可以衡量人类干扰的影响程度;人类干扰因素的复杂性及各因素间的关联性,导致各因素对干扰机理存在模糊性,要进一步把握干扰影响的内在规律,必须结合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我国城市蓝绿空间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定量研究不断涌现,对其进行整合性量化分析成为健康城市领域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全面检索并筛选出2012—2022年我国43篇城市蓝绿空间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实证研究文献;通过同质性检验、空间统计单元分组等步骤总结出植被覆盖率、绿视率、水体覆盖率等共性指标;运用加权Z检验的方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绿视率、水体覆盖率对心理健康状态存在显著的效应量关联;最近公园距离、最近水体距离对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心理健康导向下的城市蓝绿空间规划设计应重点关注植被覆盖率、绿视率、水体覆盖率等核心指标,以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蓝绿空间,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早春苗木的生理干旱现象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很大。通过观察实验,发现苗木的生理干旱是由于体内水分代谢失调引起。文中对其成因、后果及防治方法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游客动机进行研究,首先对所有动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分析,然后通过交叉分析,得出不同"客源地"和"年龄"游客的旅游动机无明显差异。因子分析将12个动机因子归为3类:亲近自然、健身疗养和探索知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实地问卷调查中发现游客满意度很大程度上与保护区的环境状况、设施状况、解说系统等有关。最后为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改善保护区的体验水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Eylem Dizman Tomak Elif Topaloglu Nurgul Ay Umit C. Yildiz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5):905-9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celerated aging on compression strength, modulus of rupture, modulus of elasticity, color change, volumetric swelling, and volumetric shrinkage of bamboo specimens with and without node sections. In the study, these properti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cots pine and beech wood specimens. Depending on bamboo sections, the aging procedure reduced modulus of ruptur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nd compression strength. Bamboo specimens showed relatively high strength properties compared to wood specimens due to having high density. Strength properties increased from bottom to top of bamboo culms. The presence of nodes in the specimens reduced compression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rupture but affected modulus of elasticity slightly. Remarkable color changes in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after aging. Volumetric swelling and shrinkage of bamboo specimens exposed to aging decreased probably due to heat effect of aging procedure.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家具信息化制造水平显著提升,但由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家具企业自动化程度有所差异,绝大部分工人生产作业仍普遍采用体力和脑力劳动并存的作业模式,这势必会导致工人的体力与脑力双重疲劳.作业疲劳不仅会引发职业健康风险,还会严重影响作业绩效,甚至导致重大人因失误.在作业疲劳研究中,工人脑力疲劳的研究成为重点,而认知能力是衡量... 相似文献
16.
泥质海岸混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工程措施对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进行工程整地修筑台田,于台田上布置杨树纯林、刺槐纯林、杨树—刺槐混交林3种栽植模式,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质海岸土壤质地粘重、立地条件差,3种栽植模式中,0~50cm土层的土壤粒径均以0.002mm的粒级为主,占机械组成的30%左右。0~20cm土层中,与刺槐纯林相比,杨—刺混交林、杨树纯林土壤有较小的容重,较大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比刺槐纯林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幅度以杨—刺混交林最大,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势必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可见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上造林应注重推广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7.
Isoko Takahashi Takanori Sugimoto Yasuo Takasu Mariko Yamasaki Yasutoshi Sasaki Youji Kikata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46(1-3):419-429
The thermoplastic flow behavior of cedar flour steam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the range of 160–220°C was measured using a rheometer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beech flour.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cedar flour starts to flow was approximately 70°C higher than that of beech flour, and the cedar flour exhibited low flowability. Furthermore, thermoplastic moldings were prepared from cedar and beech flours, and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examined. Similar to the case of beech, a resin-like molding with a density of approximately 1.45?g/cm3 was obtained from the cedar flour steamed at 180°C or higher, and it was revealed by SEM observation that in these moldings wood flour particles adhere to each other. The specific bending strength was maximum for the moldings obtained from 180°C-steamed flour for both types of wood.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山杏林〉榆树疏林〉松杨混交林〉杨树纯林;沙地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全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雨季,针叶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农业弃耕地在7月份和10月份中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山杏林地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均表现为最低。 相似文献
19.
外生菌根菌对巨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调查了四川乐山沙湾、眉山丹棱巨桉人工林下外生菌根菌土,测定了土壤养分情况。结果表明:两地所采集的菌根土的理化指标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变化,样地Ⅰ菌根土pH值显著高于对照土,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并不显著,样地ⅡpH值显著低于对照,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两样地菌根土的全N、水解N、全P和有效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大孢硬皮马勃的菌根土全K含量与对照相比并不显著,彩色豆马勃和马勃状硬皮马勃的菌根土全K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样地Ⅰ菌根土速效K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样地Ⅱ菌根土速效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由此可见,巨桉外生菌根真菌对提高巨桉人工林的土壤肥力,维护人工林地力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森林旅游地的游客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状态,缺乏一支专业的游客教育工作人员队伍。文章试图从推行"生态保育师"职业资格认证的角度讨论建立森林旅游地游客教育人力保障体系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