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针对一家一户小规模设施农业生产者使用沼液滴灌存在灌水器堵塞、烧苗等问题,研发了1套沼液滴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沼液存贮装置、过滤装置和稀释装置组成,通过三级过滤和沼液原液稀释,解决了沼液原液滴灌造成的灌水器堵塞和烧苗等问题。春大棚黄瓜应用沼液滴灌技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0.6%和21.2%,分别增收21435元·hm~(-2)和34804元·hm~(-2);与水溶肥处理相比,分别增产7.2%和9.1%,增收25337元·hm~(-2)和25413元·hm~(-2);同时,果实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是保障温室蔬菜增产,提高品质,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保护地蔬菜施用二氧化碳可增产10%~40%。据我国18个试点统计,黄瓜平均增产24%,辣椒增产36%,番茄增产30%~40%,芹菜增产52%。 二氧化碳发生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投资少(每台150元)、生产成本低、便于农户操作使用的棚室施二氧化碳气肥装置。以大棚黄瓜为例,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每亩增加成本约15元,而可增收1800元。 唐山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价格低,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山东肥城县上固留村盛产肥桃,1982年建成70余亩滴灌试验区。经三年试验,证明肥桃滴灌可获优质并高产。滴灌比不滴灌增产20~40%,单果重提高56.4%。每亩增收280.9元,比地面灌溉增收109.4元,而一亩滴灌系统投资为67~103元,当年即可  相似文献   

4.
药肥混喷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显著镇江市环境害虫防治研究所王平义,吴春英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农技站王双娣,吴生银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常年损失为1~2成,严重田块可达4成以上。过去多用25%多菌灵防治,效果较差。1994年采用真菌王肥加杀菌剂混...  相似文献   

5.
根据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日趋减少的现状 ,开展了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的不同培肥措施的节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应。在相同灌溉水量 ( 1 50mm)的情况下 ,玉米秸与小麦秸全部还田较不还田 (对照 )增产小麦 540 kg/ hm2 ,仅麦秸还田较对照增产小麦4 65kg。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 2 .3 4和 2 .3 6kg/ ( hm2 · mm) ;同时增施有机肥可增产小麦 73 5kg/ hm2 与660 kg/ hm2 ,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 2 .2 1和 2 .1 8kg/ ( hm2 · mm)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50kg/667m2的玉米产量为最高,比对照增产69.7kg/667m2,增产率为9.6%;施用锦州大地丰掺混肥40kg/667m2的经济效益最好,比对照增收122.4元/667m2。  相似文献   

7.
土壤养分有效性是影响重金属富集植物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炭肥混施下土壤养分缓释特征及芥菜镉富集趋势,试验设置施肥比例(分别为基准施肥量的0、20%、40%、70%、100%,基准施肥量为N 350 kg/hm^2、P_2O5180 kg/hm^2、K_2O 180 kg/hm^2)以及施炭比例(炭肥质量比0、3%、9%)完全组合设计。结果表明:基于Logistic曲线模型模拟炭肥混施下土壤养分缓释特征及镉富集趋势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占实测平均值的3. 29%~8. 37%且R2不小于0. 957 0。炭肥混施下土壤养分高效缓释的施肥比例区间为0. 99%~55. 18%,相比未施炭的有效氮、有效磷最大缓释效率值分别提升49. 17%~90. 00%、13. 25%~37. 35%,高效缓释下土壤养分含量提高17. 38%~40. 93%。镉富集下芥菜生物量通过土壤养分高效缓释增长119. 65%~263. 36%,且地上部相比根部的生物量高效累积最大效率值提高166. 67%~300. 00%,有效氮、有效磷响应区间分别扩大150. 00%、12. 51%,为镉由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提供动力基础;芥菜镉含量、富集系数在土壤养分高效缓释区间增长97. 79%~201. 96%。为满足芥菜镉高效富集并兼顾肥料节约,通过模型反算得炭肥混施策略优化为:9%施炭下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肥的比例分别为60. 58%、61. 32%、21. 48%。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协同改良盐碱土的效果,明确滨海农区向日葵生产适宜暗管埋设间距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研究设计10 m(S1)、15 m(S2)和20 m(S3)3种不同暗管间距和100%有机肥(100%OF)、75%有机肥+25%无机肥(75%OF)、50%有机肥+50%无机肥(50%OF)、25%有机肥+75%无机肥(25%OF)、100%无机肥(0%OF)和不施肥(CK)6种施肥处理,观测向日葵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和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全盐含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暗管间距下,25%OF施肥处理增产效应最为明显,而相同施肥处理下,S2间距向日葵产量处于较高水平,不同处理以S2条件下25%OF施肥处理向日葵产量最高,达到3.82 t/hm2;有机肥施用比例提升有利于增加向日葵籽粒粗脂肪、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施肥处理明显增加了向日葵植株氮素吸收量,S1、S2和S3间距下较CK处理分别增加了18.1%~47.2%、8.6%~40.5%和8.8%~34.5%;向日葵氮素利用效率随有机肥比例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其中S2-25%OF和S1-25%OF处理处于较高水平,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9.
为解析春限一水条件下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小麦耗水和产量调控作用,于2015—2018年连续3个冬小麦生长季,设置耕层掺黄河泥沙(SS)、配施生物有机肥(FF)和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SF) 3个处理,以不作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下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规律。结果表明:连续3年产量水平为3 317. 77~5 449. 52 kg/hm~2,各处理间以SF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该处理与CK相比,籽粒产量提高35%~51%;总耗水量变幅为352. 85~394. 89 mm,不同处理间总耗水量均以CK最低,以SF处理最高(361. 81~394. 89 mm);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变幅为9. 01~13. 96 kg/(hm~2·mm),以SF处理最高(12. 02~13. 96 kg/(hm~2·mm)),比CK高33%~48%,其次为FF处理和SS处理,分别比CK高9%~32%、9%~18%。SS或FF处理可增加冬小麦拔节前0~200 cm土层贮水量,增大拔节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促进冬小麦对土壤贮水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最终提高冬小麦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总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冬小麦耗水量、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本研究条件下,随着籽粒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快速增加;而随耗水量增加,各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增减表现不同。综合考虑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确定掺黄河泥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SF)是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0.
在地瓜生长发育后期,通过叶面喷肥补充营养,可以有效地防止茎叶早衰,促进块根膨大,一般增产15-20%。 适合地瓜喷施的叶面肥种类很多,常用的有1%~2%尿素溶液、2%~3%过磷酸钙浸出液、5%~10%草木灰浸出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喷施时间,一天之中以下午5时左右最好,一般每667m^2喷洒75~100kg,隔5~7天再喷一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1.
试验在基施堆肥2 000 kg/hm2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养分节支状况分析认为,各施肥处理可降低土壤全盐0.07~0.11 g/kg;有机肥替代10%化肥培肥地力效果最好,可提升耕层土壤有机质5.32 g/kg、全氮0.26 g/kg、碱解氮9.0 mg/kg、有效磷3.0 mg/kg及速效钾23 mg/kg;其次是有机肥替代30%化肥。马铃薯不同施肥处理生育期154~165 d相差11 d;按照鲜食型商品薯二级分级指标,单薯质量100 g以上≥93%决定马铃薯商品率变异15.85%;穴薯数与单薯质量决定产量变异为22.84%;有机肥替代30%化肥平均产量1 257.9kg/hm2、水分生产率3.89 kg/mm均最高,较单施农家肥增产0.4%、增收3.12元/hm2;产投比提升0.29元,即每元投入效益增加0.29元。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植保素有机水溶肥在南果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植保素有机水溶肥对南果梨生物学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联合施用植宝素有机水溶肥料+钙镁王,可使南果梨增产8%,增加经济效益134.5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施用配方肥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选用丹玉103玉米品种进行配方肥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配方肥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产113.4 kg/667 m2,增加效益174.5元/667 m2,其最佳肥料经济施用量N为15 kg/667 m2、P205为6 kg/667 m2、K20为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外施硅肥对于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和确定最佳硅肥施量,采用大田试验,利用滴灌水硅一体施肥技术,设置了0g/m2(CK)、15g/m2(S1)、60g/m2(S2)、105g/m2(S3)、150g/m2(S4)5个硅肥外施量对紫花苜蓿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施硅肥能够促进紫花苜蓿植株生长。施用硅肥处理(S1,S2,S3,S4)相比于CK,第一茬叶面积增大68.0%~117.2%,第二茬增大37.9%~133.7%;第一茬鲜干比增大9.5%~37.7%,第二茬增大15.7%~33.3%;第一茬植株生长前期株高增长量增加50.0%~163.2%,第二茬增加22.0%~46.5%;第一茬生长中期株高增长量增加27.2%~69.7%,第二茬增加10.5%~44.4%;第一茬节间距增加14.9%~32.5%,第二茬增加13.6%~39.3%;第一茬节间数增加15.8%~32.2%,第二茬增加25.0%~65.0%;第一茬干草叶质量提升49.8%~80.6%,第二茬提升了13.6%~39.3%;第一茬干草产量增加了53.5%~96.9%,第二茬增加18.2%~46.4%。硅肥施量105g/m2对苜蓿生长的促进能力高于其他施硅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纳米铁肥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应用效果,为果树叶面肥的施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桃树为试材,研究了3种纳米铁肥,即纳米铁粉(50 nm)、纳米三氧化二铁(30 nm)、纳米四氧化三铁(20 nm)对桃树新梢伸长、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同纳米铁肥作为不同处理,以清水作为CK(对照),试验共4个处理,以单株桃树为一次重复,重复3次,共12棵桃树。喷施的铁浓度为100 mg/L,叶面喷施以叶片湿润、均匀但不形成水滴为度。【结果】纳米铁肥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桃新梢伸长和叶片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不同叶面喷施纳米铁肥处理下,叶面喷施纳米三氧化二铁的新梢长度(10.37 cm)、叶面积(3 928.90 mm2)、叶绿素含量(3.16 mg/g)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42.23%、10.87%、70.81%,与叶面喷施纳米铁粉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纳米铁粉的叶片净光合速率[11.92μmol/(m2·s)]显著高于叶面喷施纳米四氧化三铁和CK,但与叶面喷...  相似文献   

16.
自1796年,国外学者阐明了植物营养根源是CO2这一问题后,人们就开始了气肥研究.CO2浓度将以2种方式影响作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一种是通过温室效应加热气候,改变降水类型进而影响作物;另一种是浓度变化本身对作物生理过程的影响.1CO2气肥的增产效果文献表明,施用CO2气肥,在保护地生产条件下.将大气的CO2浓度由350ppm增加到500~2000PPm,大多数作物表现增产,增产幅度明显,平均增产30%.在高N、高P和充足水分的环境中增产效果最为显著。1.1对粮食、经济作物的增产效果CO2气肥对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7.
植质钵育秧盘在水稻育苗移栽上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以稻草粉为原材料制成的植质钵育秧盘(CK)在水稻育苗移栽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日本钵育秧盘(CK1)和常规平育纸盘(CK2)为参考对象,研究水稻育苗移栽前后水稻植质钵育秧盘对植株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K育苗及移栽水稻苗,可显著提升秧苗素质;分蘖期平均分蘖比CK1秧苗多出3个/株,比CK2多出5个/株;产量上,CK比CK1增产10.59%,比CK2增产13.54%。效益分析表明:采用CK种植水稻,每公顷净收益可比CK1增加3 465元,比CK2增加3 780元。这主要得益于水稻产量增加显著、种子用量有效减少以及节省劳动成本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于2020年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袁隆平水稻试验基地开展水稻田间试验,试验设置15~20 cm(H1)、20~25 cm(H2)和25~30 cm(H3)3种土层厚度,设置控制灌溉(K)、常规灌溉(CK)2种灌溉方式,共计6个处理,探究不同土层厚度与灌溉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K处理下的水稻株高相比CK矮,根长、茎粗、每穴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及产量相比CK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产量相比H1增加30.49%~32.91%和63.74%~76.33%,K处理下的总灌水量相比CK减少55.04%~56.84%,K处理下的灌溉水生产率相比CK增加1.55~1.86倍,H2和H3土层厚度下的水稻灌溉水生产率相比H1增加35.61%~38.62%和73.07%~94.14%。【结论】25~30 cm土层厚度下采用控制灌溉的水稻节水增产效果最优,适宜当地水稻种植,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水稻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惠肥全称惠满丰精制有机肥,富含30%有机质、25%氮磷钾、KCM、微量元素和生物菌等.盆栽试验表明,应用惠肥的前期稻株有关性状、干物质较CK明显增长,是增穗增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叶面喷肥有肥效快、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但不足之处是浓度高时易灼伤叶片。为了避免灼伤,在大面积生产中常用以下方法:一是用大水量低浓度喷雾,二是用低容量喷雾法,减小雾点。在棉花生长中后期通常用1% ̄2%浓度尿素喷施。用飞机喷肥,其尿素浓度要提高到20% ̄25%。低浓度喷肥用工多,用飞机或低容量喷雾,又受到条件制约,叶面喷肥所补充的肥料量和应用范围都受到限制。为提高叶面喷肥的工效,专业技术人员经筛选比较,找出了一种快速而安全的方法。其要点是:水量少、浓度高,傍晚喷,雾化好。每667m2用水量5 ̄10kg,尿素浓度为10% ̄20%,每667m2用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