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人工育苗技术全过程。首先研究了室内育苗浒苔藻体孢子放散的最适温度及藻体密度,孢子附着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与光照强度,浒苔苗网下海养殖小苗最适长度。结果显示:浒苔在温度25℃、藻体密度为0.8 g/L时藻体放散孢子量最大,温度为20℃、晴天[光照强度300μmol/(m2·s)]时浒苔孢子附着及萌发效果最好,浒苔幼苗海区养殖的适宜藻体长度为1~3 cm。根据以上育苗技术参数,2013年12月10日至2014年1月26日,在浙江象山港河伯所村奉化益珍海藻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并初步建立了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本次规模化育苗共用6.6 kg新鲜藻体,共放散了17.82×1010个孢子,平均每克藻体放散孢子量高达2.7×107个;共采苗2 000张苗帘(规格16 m×1 m),平均每张网帘附有8.64×107个孢子;网苗经20℃室内培育,7 d萌发达到最高峰,平均20棵苗/cm,小苗长度最长可达3 cm,达到出海养殖要求。育苗全过程共为45 d。该研究为浒苔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盐度(3、6、9)、光照强度[20、40、60 μmol/(m2·s)]和温度(10、20、30 ℃)3因素对半咸水小环藻(CycloteUa sp.)SHOU-B108生长及细胞中ARA和E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0d后小环藻在盐度6、光照强度40μmol/(m2·s)和温度30℃组具有最大生物量(干重).盐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小环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温度是影响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的盐度(3)和高的温度(30 ℃)有利于小环藻细胞积累ARA;而高的光照强度[60μmol/(m2·s)]则有利于细胞积累EPA.本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对小环藻细胞中不同的脂肪酸会产生不同的诱导效应,通过调控小环藻的培养条件,能够获得特定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饵料微藻.  相似文献   

3.
以条斑紫菜优良品系深丰1号、深丰2号及野生品系WT为试验对象,在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过程中设置不同的自由丝状体移植量和光温条件,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条斑紫菜不同品系丝状体生长和壳孢子放散量情况。结果表明,贝壳丝状体营养生长阶段,10~50μmol/(m~2·s)范围内提高光密度或15~25℃范围内提高温度都能加快贝壳丝状体的营养生长,初始藻落密度提高,丝状体能更快布满贝壳表面,获得更高的藻落密度;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适宜的移植量、光密度、培养温度分别为100 mg/m~2、10μmol/(m~2·s)、20℃。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以夜间未进行补光为对照,分析了夜间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补光光照度[100μmol/(m2·s)、200μmol/(m2·s)、300μmol/(m2·s)]和补光时间(1 h和2 h)对穴盘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补光光照度的增加,番茄幼苗的株高和地下部干质量逐渐增加,但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变化。相同补光时间下,补光光照度为200μmol/(m2·s)处理与补光光照度为300μmol/(m2·s)处理之间的番茄幼苗叶片SPAD值、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没有显著差异。补光光照度为200μmol/(m2·s)时,延长补光时间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生物质积累量和壮苗指数。补光...  相似文献   

5.
以日龄60 d的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野生型品系(PS-WT)和突变型品系(PS-L)的叶状体为实验材料,分别酶解获得它们的离体单细胞,观察后者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发育形态,并探究光强和温度对离体单细胞发育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紫菜叶状体的离体单细胞可发育成不同类型的再生体:正常苗、畸形苗、细胞团和性细胞团等。在光强为10~80μmol photons/(m~2·s)范围内,2个品系离体单细胞的再生体中正常苗、细胞团和丝状体的百分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适宜的高光[40~60μmol photons/(m~2·s)]可促进再生体单孢子的放散。温度在18~24℃范围内,2个品系离体单细胞的再生体中正常苗、畸形苗的百分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高温(27~30℃)会抑制正常苗的形成,以及促进畸形苗的形成和再生体单孢子的放散。  相似文献   

6.
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盐度(3、6、9)、光照强度[20、40、60μmol/(m~2·s)]和温度(10、20、30℃)3因素对半咸水小环藻(Cyclotella sp.)SHOU-B108生长及细胞中ARA和EP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0 d后小环藻在盐度6、光照强度40μmol/(m~2·s)和温度30℃组具有最大生物量(干重)。盐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小环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影响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温度是影响藻细胞ARA和EPA含量的主要因素。低的盐度(3)和高的温度(30℃)有利于小环藻细胞积累ARA;而高的光照强度[60μmol/(m~2·s)]则有利于细胞积累EPA。本研究表明环境因子对小环藻细胞中不同的脂肪酸会产生不同的诱导效应,通过调控小环藻的培养条件,能够获得特定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饵料微藻。  相似文献   

7.
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有效的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技术,以坛紫菜的2个选育品系"申福1号"和"申福2号"及野生型品系为实验对象,初步研究了自由丝状体的移植量、移植后培养的光密度和温度对贝壳丝状体的生长和壳孢子放散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当自由丝状体移植量为50~500 mg/m2,随着移植量的增加,贝壳丝状体的藻落数显著增加,但移植量如果超过100 mg/m2,贝壳丝状体的壳孢子放散量反而减少。培养光密度在10~50μmol photons/(m2.s)范围内,随着光密度的增加,贝壳丝状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但壳孢子的放散量却随着光密度的提高而减少。培养温度在1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贝壳丝状体的生长明显加快;在15~20℃范围内,壳孢子放散量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0~25℃范围内,壳孢子放散量反而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上述结果表明,在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移植育苗中,过大的丝状体移植量、过高的培养温度和光密度均会导致贝壳丝状体的壳孢子放散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几(多)种(常见)环境因子变化对漂浮浒苔孢子繁殖的影响,证实适当程度的环境胁迫能够促进浒苔孢子放散,且不同因子对浒苔孢子放散的影响不同,其中盐度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在试验各项环境因子中,盐度变化各组对浒苔孢子放散的刺激作用均十分显著,而降低盐度比升高盐度效果更明显,其中盐度从30‰降低到10‰的试验组孢子放散量最大。此外,温度变化、干出失水后复水、藻体片段化均能促进孢子放散。研究结果表明,孢子繁殖是浒苔应对环境胁迫的一种有效方式,为探索浒苔绿潮种源发生提供了证据,也为研究浒苔绿藻暴发机制和治理浒苔绿潮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金花茶盆栽幼苗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遮阴的条件下,幼苗夏季光合作用有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08:00,其净光合速率为3.38μmol/(m2·s);2)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分别为476.46和6.13μmol/(m2·s),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光合能力为12.58~13.50μmol/(m2·s),CO2浓度在25~1000μmol/mol的范围内,其净光合速率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CO2饱和点约为1500.00μmol/mol,CO2补偿点为99.48μmol/mol,最大羧化效率为0.0118;4)幼苗喜热,在35℃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适应40℃的高温条件。5)幼苗不耐干旱,即使轻度水分亏缺也会抑制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5个葡萄品种光合能力,为其合理选(引)种和科学田间管理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克瑞森、新郁、火焰无核、巨玫瑰和蓝宝石为试材,测定‘V’形架栽培模式下5个葡萄品种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及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结果】5个葡萄品种Pn日变化中,克瑞森、新郁、巨玫瑰均有单峰,均呈上午高下午低的逐渐下降趋势,火焰无核和蓝宝石均有双峰,均呈因中午的高温和强光(气孔因素)而导致的“午休现象”,5个葡萄品种Pn日平均值分别为克瑞森(8.395±3.541)μmol/(m2·s)、新郁(9.303±2.643)μmol/(m2·s)、新郁(9.303±2.643)μmol/(m2·s)、火焰无核(8.796±3.588)μmol/(m2·s)、火焰无核(8.796±3.588)μmol/(m2·s)、巨玫瑰(8.043±2.614)μmol/(m2·s)、巨玫瑰(8.043±2.614)μmol/(m2·s)、蓝宝石(8.002±4.157)μmol/(m2·s)、蓝宝石(8.002±4.157)μmol/(m2·s)。5个葡萄品种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光补偿点(LCP)在(51.0~78.0)μmol/(m2·s)。5个葡萄品种Pn-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中,光补偿点(LCP)在(51.0~78.0)μmol/(m2·s)范围内,其中新郁和蓝宝石的LCP均较高,其它3个品种的LCP均低于60.0μmol/(m2·s)范围内,其中新郁和蓝宝石的LCP均较高,其它3个品种的LCP均低于60.0μmol/(m2·s)以下;蓝宝石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1 582.2μmol/(m2·s)以下;蓝宝石的光饱和点(LSP)最高,为1 582.2μmol/(m2·s),其次为新郁,克瑞森的LSP最低,为1 151.9μmol/(m2·s),其次为新郁,克瑞森的LSP最低,为1 151.9μmol/(m2·s)。【结论】5个葡萄品种在于田县的光合适应性均比较好,其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克瑞森>火焰无核>蓝宝石>新郁>巨玫瑰。  相似文献   

12.
以从日本引进的Eisenia bicyclis雌、雄配子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10、15、20℃)和光照强度[20、40、60μmol/(m2·s)]对雌、雄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配子体在温度为20℃时生长最快,15℃时次之,10℃时最慢,在温度为10℃时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其生长速度加快,但随温度的升高不同光照组间的生长差异逐渐缩小;15℃和20℃是雌、雄配子体发育成熟的适宜温度,培养12 d后配子体的成熟率可达到95%~100%,而且高光照条件下的成熟率明显优于低光照下;幼孢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在各光照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温度为15、10℃组;温度为10℃时,光照强度越高幼孢子体生长越快,温度为15、20℃时,幼孢子体在光照强度为20μmol/( m2·s)时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40、60μmol/( m2·s)组,而40μmol/( m2·s)组与60μmol/( m2·s)组间生长差异不明显;将雌、雄配子体打碎进行克隆苗繁育,在室内培养至体长为800μm以上的幼孢子体,将其移至海区暂养,1个月后可生长成2 cm左右的幼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4种绣球品种平瓣绣球(PB)、银边绣球(YB)、粗齿绣球珍贵(CC)、你我的浪漫绣球(NWLM)节水、光适应的差异,对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不同品种绣球适应性评价和园林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种绣球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低谷值出现在12:00。净光合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PB[2.81μmol/(m~2·s)]CC[2.70μmol/(m~2·s)]YB[2.57μmol/(m~2·s)]NWLM[2.52μmol/(m~2·s)];蒸腾速率日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CC[1.51 mmol/(m~2·s)]PB[1.43 mmol/(m~2·s)]NWLM[1.18 mmol/(m~2·s)]YB[1.07 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YB(2.40μmol/mmol)NWLM(2.14μmol/mmol)PB(1.96μmol/mmol)CC(1.78μmol/mmol)。NWLM属于耐阴性相对较低的品种;PB属于耐阴性相对较高的品种;CC具有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说明其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YB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表明YB可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缢江蓠(Gracilaria salicornia)的最适宜生态条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单因子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及盐度对缢江蓠生长率、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R-PE)、藻蓝蛋白(R-PC)、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结果]缢江蓠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3000~9000 lx,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6000 lx;适宜生长盐度为20‰~35‰,最适生长盐度为30‰.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缢江蓠藻体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但SOD活性较高,即受环境胁迫较小,受氧化胁迫较大.[结论]缢江蓠具有能适应高温、低光照强度及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可在我国南方海域夏季自然条件下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海水盐度突变对鹿角海萝孢子、孢子发生体和盘状体的影响。释放于盐度为31的鹿角海萝孢子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16、21、26、31、36、39)中进行附着及培育30d;鹿角海萝孢子发生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24 h)和盘状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5 d)则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10、16、31、52、57)中培育20 d。结果表明,鹿角海萝孢子附着、生长发育和存活的最合适盐度范围为26~36;孢子发生体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6~31,存活合适盐度范围为16~52;盘状体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0~31,存活的合适盐度范围为10~57。这些结果表明孢子不同萌发阶段对海水盐度突变的适应性不同。实验结果为鹿角海萝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了参考。研究亮点:海水盐度是水生生物生长发育和生存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有关盐度对鹿角海萝孢子附着及生长发育影响的文献极少。研究了海水盐度对鹿角海萝孢子附着、生长发育的影响且研究了孢子不同萌发阶段对海水盐度的适应性。为其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条斑紫菜不同品系壳孢子放散、萌发和附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条斑紫菜RD-1和WT品系的贝壳丝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壳孢子放散量以及壳孢子萌发体对高温的忍耐力,结果表明:在18、23、24、25℃下,平均每个贝壳连续放散15 d的壳孢子总量,RD-1品系分别为8.4×106、4.5 ×106、6.1×105、0个,WT品系分别为7.0 ×106、2.7×106、3.9 ×105、0个,2个品系的壳孢子放散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25℃下均不放散孢子.通过研究在同一温度下放散的壳孢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萌发情况后发现,18℃下放散的壳孢子被分别置于4种温度条件(18℃、22℃、23℃、24℃)下培养15 d,RD-1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分别为90.9%、85.6%、59.7%、49.8%,分裂率均为100%;而WT品系的壳孢子成活率只分别为81.8%、32.0%、21.9%、15.1%,分裂率分别为99.7%、96.7%、80.3%、78.3%.在上述3组高温(22℃、23℃、24℃)下培养的WT品系的壳孢子萌发体均出现烂苗现象.以上结果表明:RD-1品系的贝壳丝状体对23℃高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它的壳孢子放散量基本优于WT品系,在24℃下也能大量放散壳孢子并且所放散的壳孢子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它的壳孢子和壳孢子萌发体对高温的忍耐力均比野生型品系好.所以,对这个品系进行继续选育,很有可能得到耐高温的品种,应用条斑紫菜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用组织培养法和光学显微镜技术初步研究了蜈蚣蕨孢子萌发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蜈蚣蕨孢子是需光孢子,具有明显的光休眠现象;光照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环境因子,25℃环境下,光照14h·d的孢子萌发率达(85.4±3.1)%;孢子在同温度下黑暗培养49 d不能萌发,照光后,萌发率可达(81.4±5.6)%;孢子在光下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9.41~ 30.41℃,3~5d开始萌发,6~7周萌发完全,温度的升高或下降均降低孢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LED光照处理对绿甘蓝采后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首先以不同颜色(白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和光照度[3.5~25.0μmol/(m2·s)]的LED光对绿甘蓝进行处理,筛选出延长绿甘蓝贮藏期的适宜光色及光照度;进一步以筛选出的光色及光照度,分析其对采后常温(23~25℃)贮藏的绿甘蓝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为25.0μmol/(m2·s)的绿光条件下贮藏的绿甘蓝外观品质佳,及叶绿素含量高;与对照(避光处理)相比,LED绿光处理有效降低了绿甘蓝采后呼吸速率,维持了其叶片较好的色泽,保持了较好的外观品质,提高了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降低了H2O2、超氧阴离子(O2·-)等活性氧的生成速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因此,LED绿光处理可有效保持甘蓝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将甘蓝常温保鲜期延长5~6 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海水盐度突变对鹿角海萝孢子、孢子发生体和盘状体的影响。释放于盐度为31的鹿角海萝孢子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16、21、26、31、36、39)中进行附着及培育30 d;鹿角海萝孢子发生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24 h)和盘状体(孢子在盐度为31海水中附着5 d)则分别移入不同盐度海水 (10、16、31、52、57)中培育20 d。结果表明,鹿角海萝孢子附着、生长发育和存活的最合适盐度范围为26~36;孢子发生体生长最适盐度范围为16~31, 存活合适盐度范围为16~52;盘状体生长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0~31,存活的合适盐度范围为10~57。这些结果表明孢子不同萌发阶段对海水盐度突变的适应性不同。实验结果为鹿角海萝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温度、盐度、光强等重要环境因子对黄海海域漂浮浒苔PSⅡ活性(有效光化学效率ΔF/Fm’,Yield;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对藻体的光合生理活性而言,20~30℃是最适范围,25℃下PSⅡ活性和光合放氧速率都较平稳;在高温(35℃)下培养时,漂浮浒苔很敏感,不能正常生长。当盐度为0时,藻体的PSⅡ活性和光合放氧速率均大幅下降,转入正常盐度3%后,藻体的PSⅡ活性都有所回升;大多数样品对本试验的高盐度(4%)都有较好的耐受性。在试验光强范围内,漂浮浒苔PSⅡ活性在400μmol/(m2·s)下的降幅较大,而160μmol/(m2·s)下的活性较强且较平稳;光合放氧速率表现出随培养光强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