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室内模拟土壤添加稻秆后淹水的方法,通过对淹水处理期间土壤理化指标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测定,研究了淹水期间不同稻秆用量对连作香蕉枯萎病高发香蕉园土壤性状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淹水和淹水添加稻秆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尖孢镰刀菌数量,提高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酸浓度和Fe2+的浓度。处理36 d后,常规淹水、淹水添加0.5%稻秆、淹水添加1.0%稻秆、淹水添加2.0%稻秆等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62%、33.95%、39.51%、47.84%。因此,对香蕉枯萎病高发蕉园,可采用稻秆还田后淹水的方法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  相似文献   

2.
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筛选及致病菌浓度对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筛选和鉴定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株,之后接种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研究香蕉植株的发病程度,以期为香蕉枯萎病的田间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筛选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从香蕉枯萎病病株的假茎基部分离筛选纯化获得了一株致病的尖孢镰刀菌菌株。盆栽回接该菌株35d后,有90%香蕉植株发病,香蕉死亡率高达70%,经鉴定确认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致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本试验条件下,致病菌株的孢子悬液浓度为103CFU/g土时是香蕉枯萎病发病的临界浓度,当致病菌株的孢子悬液浓度不超过105CFU/g土时,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指数随着病原菌孢子悬液浓度的加大而增加,当致病菌株的孢子悬液浓度超过105CFU/g土时,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指数不再显著变化;香蕉根际土壤和土体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受致病菌株孢子悬液不同浓度的影响较大,接种病原菌孢子悬液不同浓度处理的根际土壤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是土体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1.15—2.06倍,显著高于土体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结论】香蕉植株枯萎病是否发生与土壤本身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有关,发病程度高低决定于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以上结果可为香蕉枯萎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棘孢木霉和超微粉腐殖质改善连作土壤微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1、超微粉腐殖质及其复配物(腐殖质-T1)对连作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旨在为设施连作土壤调理和土传病害防治提供高效、低成本且环境友好型的方法。采用平板对峙试验,分析棘孢木霉T-1对不同专化型(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萎蔫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在微宇宙土壤培养试验中设空白对照(CK-S),以及添加1%(质量分数)超微粉腐殖质(TS1)、0.5%(质量分数)T-1菌剂(TS2)和1%(质量分数)腐殖质-T1(TS3)4个处理,在黄瓜盆栽试验中设空白对照(CK-C)、添加1%(质量分数)超微粉腐殖质(TC1)和腐殖质-T1(TC2)3个处理,定期取样,利用平板计数法和荧光定量PCR测定分析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真菌、细菌、棘孢木霉数量,观察黄瓜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棘孢木霉T-1明显抑制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在微宇宙土壤培养条件下,TS1、TS2和TS3处理均可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拷贝数,其中TS3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超微粉腐殖质与棘孢木霉T-1的复合施用促进了棘孢木霉T-1在土壤中的定殖。黄瓜盆栽试验下,与CK-C相比,TC2处理显著(P<0.05)增加土壤中棘孢木霉和放线菌数量,较TC1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更长效,黄瓜病死株数量更低,且表现出一定的促生长效应。综上,棘孢木霉T-1、超微粉腐殖质及其复配物均可改善连作土壤微生态,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且以复配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西瓜枯萎病是由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抑制尖孢镰刀菌的最有效方法。本研究用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处理西瓜连作土壤,试验设8个处理:不添加物料不加水处理(对照)、只淹水处理、少量稻草+淹水处理、高量稻草+淹水处理、少量玉米秸秆+淹水处理、高量玉米秸秆+淹水处理、高量稻草+饱和水处理、高量玉米秸秆+饱和水处理,测定处理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结果显示:添加有机物料加水处理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尖孢镰刀菌数及NO-3-N、SO2-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且其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电导率和NH+4-N含量与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可见,厌氧还原土壤灭菌法可有效调节土壤理化性质,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  相似文献   

5.
辣椒青枯假单胞菌在PDA上能影响木霉生防菌和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和木霉菌产孢,并在洋菜膜上影响辣椒根际和根外木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芽管伸长及辣椒根际和根外土中尖孢镰刀菌的厚垣孢子萌发。当在土壤中接种一定量的木霉菌、尖孢镰刀菌和青枯假单胞菌时,盆栽8d后,随着根际木霉生防菌量的增加根际尖孢镰刀菌的种群数量明显降低,青枯假单胞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大;当根际尖孢镰刀菌种群数量增加时,根际木霉菌的种群数量略有上升,青枯假单胞菌的种群数量略微下降;根际青枯假单胞菌的数量增加时,对根际木霉的种群数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尖孢镰刀菌的种群数量略为下降。木霉菌在粘壤土、菜园土和潮沙泥中根际竞争定殖较黄壤中好,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根际木霉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尖孢镰刀菌和青枯假单胞菌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特异性菌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根系分泌物对改善连作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为西瓜枯萎病的生态防治和菜田土壤的健康保持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连作3年的西瓜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小麦根系分泌物对西瓜连作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外源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降低了土壤中总真菌、尖孢镰刀菌和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菌群丰度,增加了木霉菌的菌群丰度,且有西瓜苗并添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高,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低。无西瓜苗并添加去离子水溶液处理的木霉菌丰度最低,尖孢镰刀菌的丰度最高。在门水平,增加了西瓜连作土壤中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增加了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和顶孢霉属(Acremonium spp.)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有致病潜力的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 spp.)和腐生菌(Humicola spp.)物种的相对...  相似文献   

7.
土壤真菌在土壤生态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单作或连作会导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为研究长期连作对草莓植株健康和根际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比较分析未连作(CK)和不同连作年限(1、2、4、7、9、11年)温室草莓根际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草莓连作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连作4年后养分含量开始明显下降。高通量测序表明,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随连作年限增加而增加,土传病害菌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久浩酵母属(Guehomyces)丰度显著增加,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节丛孢属(Arthrobotrys)丰度从连作第4年开始下降。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速效钾和速效氮是判定草莓连作系统中有益菌群与致病菌群结构的主要因素。RDA分析表明,pH值、速效氮是决定连作系统中Funneliformis、Arthrobotrys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速效钾是影响Guehomyces、Humicola、Fusarium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草莓种植的...  相似文献   

8.
当归轮作和连作根际土壤中致病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文斌  樊亮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364-4367,4392
以当归(Angelica sinensis)“90-0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连作对当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测定了未种植当归的马铃薯田土壤(对照)和当归-马铃薯-当归轮作土壤、当归-当归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的数量.结果表明,连作导致当归产量下降,其根鲜重、分根数均极显著下降,根长显著下降,对幼苗生长以及生理特性也有较大影响;当归-马铃薯-当归轮作土壤、当归-当归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比种植马铃薯田土壤(对照)的均极显著增多,分别是对照土壤中的12.63和12.90倍,当归-当归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当归-马铃薯-当归轮作土壤的相比也极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当归连作障碍导致其产量和品质均显著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增多是引起当归根腐病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当归发育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尖孢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西瓜枯萎病发病部位分离出病原菌,通过Booth's镰刀菌分类鉴定标准和专化型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以该菌株为材料,研究水稻根系分泌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ELIO和4007的根系分泌物均能显著抑制其孢子萌发和孢子产生。当根系分泌物的加入量为1.5mL时,ELIO和400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41.0%;当加入20mL水稻根系分泌物时,ELIO和4007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达到96.3%和76.4%。水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尖孢镰刀菌孢子产生过程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孢子萌发阶段和孢子在尖孢镰刀菌瓶状小梗上的生成阶段,而对菌丝营养生长没有影响。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的盆栽试验表明,间作系统中西瓜苗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提高了186.0%和80.5%。单作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44.4%,而间作处理中西瓜均生长正常。间作条件下,西瓜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降低,与单作根际土壤相比减少了91%。表明:水稻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生长,采用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能有效缓解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葱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本试验设置不同浓度葱粗提取液,研究其对尖孢镰刀菌生长速率、孢子产量、孢子萌发率、菌丝结构的影响,并进行甘蓝枯萎病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葱粗提取液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PDA培养基中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 6 g/m L时,抑菌率可达56. 3%;培养基中葱提取液浓度为0. 4 g/m L时,尖孢镰刀菌孢子产量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达到97. 7%、92. 1%;显微镜观察显示,葱粗提取液浓度越大,对尖孢镰刀菌菌丝形态结构影响越大。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葱粗提取液浓度为0. 043 g/g土时,接种7 d后的防治效果可达到65. 9%。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 用抗病品种与药剂处理种子、合理轮作与改善酸性土壤、加强管理、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 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SELYE H 《Science (New York, N.Y.)》1955,122(3171):625-631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酶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酶(SOD、POD、CAT、PAL、PPO及MDA)与植物抗病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说明了植物的抗病性与上述酶有着极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和青年育成鸡。该病的危害不仅在于本身发病引起死亡,而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因而临床上典型性、单一性的发病较少,非典型性、混合感染的发生较多。常继发或并发鸡新城疫、支原体、大肠杆菌、球虫感染等。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鄄城部分地区发现大面积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象,给临床诊断及防治造成一定困难,使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Enzymes which catalyze the hydrolysis of glucocerebroside and sphingomyelin have been demonstrated in preparations of washed human white blood cells. The level of activity of these respective enzymes is markedly decreased in leukocyte preparations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Gaucher's and Niemann-Pick diseases. Assay of these enzymes may be use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the sphingolipidoses.  相似文献   

17.
18.
Recent insights into bacterial genom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their ability to cause disease.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the bacterial chromosome constantly undergoes structural changes due to gene acquisition and loss, recombination, and mutational event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pathogenic potential of the bacterium. Even though the bacterial genome includes additional genetic elements, the chromosome represents the most important entity in this context. Here, we will show that various processes of genomic instability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 many manifestations of infectious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