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玫 《绿色科技》2022,(1):45-47
白龙江干旱河谷是长江水系北部的生态脆弱带和敏感区,为科学选择树种,重建和恢复白龙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以1年生酸枣、柠条、狼牙刺、文冠果、荆条和2年生的侧柏为试验材料,测定了6个树种造林后的成活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评价了不同树种在白龙江干旱河谷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狼牙刺、酸枣和荆条在干旱河谷成活率较高,植株叶...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干旱河谷地带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不同苗木类型的造林试验,不同季节的造林试验,不同新技术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灌木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收效快,是造林的先锋树种,采用容器苗造林不分季节,采用保水剂、地膜覆盖、ABT生根粉造林均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但以ABT生根粉蘸根时间30min,浓度为200mg/kg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白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脆弱,具有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为破坏严重等特点。为了提高该区域的造林效果,在对白龙江干热河谷形成原因分析和本地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造林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于该区的造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4.
按照干旱河谷划分的技术标准,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区划界定了甘肃省白龙江干旱河谷的分布范围和面积。结果表明,其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南部甘南州、陇南市,分布海拔为700~2 200 m,面积达271 214 hm2。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九寨沟县干旱河谷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干旱河谷区气候、植被、土壤、造林现状与成效影响因素,从区域的生态特点出发,遵循自然规律,总结干旱河谷区造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扼要归纳了干旱河谷区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结合白龙江管理局舟曲林业局近年来在漳县地区实施的人工造林技术,对其采取现场跟踪、实地了解以及一直参与造林工作并跟班作业,进行现场指导监督,对其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及分析研究,从中总结了一些造林经验,旨在为今后提高造林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白龙江林管局两水林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托塔山,104°22′~105°12′E,32°58′~33°47′N,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干旱严重威胁着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及林木生长.不同的树种有着不同的抗旱性,为了搞清在同一立地条件下,那一个树种抗旱性最强,生长量最大,我们于2003年在两水林场荒坡地上,将目前常见的刺槐、紫穗槐、侧柏、花椒和沙棘等5个抗旱树种规划设计在同一块地上,对其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浅谈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各地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可概括为六句话,即“挖大抗、栽壮苗、夏浇水、秋覆土、勤补植、严管护”。同时加大科技含量,在育苗方面增加菌根、菌推广面积,培育干旱、半干旱区特有适应菌根苗,严格把好造林栽植过程中的各道工序,保证造林前苗木不失水、吸足水,加强抚育管护,精耕细作,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关键,也是基础工作,同时增加高科技产品推广利用面,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探索一条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特有的抗旱造林技术,使林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创造绿色家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辐射松引种造林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经过连续14 a的辐射松(Pinus radiata D.Don)引种造林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1.5 m×2.0 m造林密度,短册状或水平沟整地,采用石块、塑料薄膜覆盖,造林成活率达96%,保存率达90%.(2)抚育压青6 a的辐射松幼树树高生长量为对照的2.02倍,地径生长量为对照的2.19倍;每株幼树施20 g(N)+100g(P)施肥量的树高生长量比对照提高65.7 cm~120.2 cm,地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74 cm~3.83 cm;1/3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生长量提高295.7 cm,地径生长量提高3.0 cm,1/4修枝强度比对照树高提高198.1 cm、地径生长量提高2.54 cm;(3)辐射松1 a中有2次高生长高峰期、3次径生长高峰期,高、径速生期在4~6龄年出现,幼林的根系、枝干、叶的生物量在5 a生时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阜新地区最佳沙地抗旱树种,以荆条、刺槐和文冠果等3树种的1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从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两方面对该3种树种苗期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综合比较了3个树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能力。结果表明,3树种均具有良好的抗旱水平,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文冠果荆条刺槐。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银杏、悬铃木、香花槐、金叶复叶槭和玉兰等5种乔木绿化树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五个梯度的低温处理(-10℃、-15℃、-20℃、-25℃、-30℃),测定丙二醛、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和电导率,研究低温胁迫对这几种乔木绿化树种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之间抗寒性存在差异性,5种绿化树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悬铃木 > 香花槐 > 玉兰 > 银杏 > 金叶复叶槭。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结果:甜酸角、山毛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印度黄檀等适宜在海拔1400m以下地带造林,构树、木豆、坡柳、余甘子、川楝等适宜在海拔1600m以下地带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墨西哥柏、干香柏等适宜在海拔1400~1600m地带造林。木豆、坡柳、山毛豆等可进行直播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川楝、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等采用百日容器苗造林,甜酸角、墨西哥柏、干香柏、印度黄檀等采用1年生容器大苗造林效果更好。块状整地(规格40cm×40cm×40cm),施有机肥加一定量的N、P肥作基肥,塘底施放高丙体粉防治白蚁危害,于雨季初期择时取苗造林,造林后应防止种植塘积水。造林苗木选用充分木质化的粗大壮苗;造林后和雨季中、后期及时清除种植塘周围杂草。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山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人工刺槐林高生长与径生长的影响来分析刺槐的适地性。结果表明:土壤厚度、坡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位、土壤类型是影响人工刺槐林高生长的重要因子;土壤厚度是制约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最重要因子,坡度是影响人工刺槐林径生长的重要因子。研究结果确定了影响北京山区刺槐人工林生长的主导因子,可以为刺槐造林地的选择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上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枫香和巨尾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和生长情况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坡耕旱地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山垅田,其林木生长也较好,但杉木不适于山垅田造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树种之间,胸径、树高的生长量依次为巨尾桉〉枫香〉杉木〉马尾松.  相似文献   

16.
树木抗旱生理及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抗旱性结构、抗旱生理及抗旱造林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抗旱性结构方面,树木靠减少叶量和叶面积、增加根系,及叶、茎、根的旱生化结构来提高抗旱能力。在抗旱性生理方面,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酶活性、根系活力及水分参数均随着树木抗旱能力的强弱而发生变化。通过树种选择、提前整地、覆盖造林和使用保水剂等造林措施的实施,均可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树木抗旱性及抗旱造林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在树木抗旱性、树木抗旱性机理、抗旱树种选育以及节水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同时对我国抗旱造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抗干旱耐盐碱树种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肇东实验林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地中心地带,在苏打碱化草甸土、碱化草甸黑钙土等盐碱地类型上,引进400多个树种和无性系,经历50年,选出了A15杨、A43杨、小黑杨14,樟子松、黄榆、水曲柳、锦鸡儿、胡枝子、丁香、大扁杏等树种。同时,观察到造林对苏打盐渍土改良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红柳、侧柏和合头草等3个树种的抗旱性与9项抗旱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电导率与3个树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767 4、0.700 5、0.679 3和0.628 7,它们可作为3个树种重要的抗旱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