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药用黄精来源于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具有补气养阴、润肺健脾功效,是浙江淳安“淳六味”药材之一。黄精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含有多糖、甾体皂苷、黄酮、氨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改善记忆、免疫调节、抗肿瘤、防治糖尿病等多种药理作用。作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黄精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对黄精的资源分布及现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结合浙江黄精的种植情况,分析当前种植与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浙产黄精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是《中国药典》收载的黄精药材正品,本品以干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症[1]。滇黄精也是国家认可的药食同源品种,在大健康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滇黄精资源分布区和药材主产区均在云南,是滇产道地大宗药材,商品药材主产于滇中和滇东南。随着滇黄精野生资源枯竭,种植产业逐渐兴起,栽培滇黄精成为商品药材的主要货源,但其农业生产技术尚待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药用作物黄精栽培研究进展及栽培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sum Red.)始载于《名医别录》。黄精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具有宽中益气、益肾填精、滋阴润肺、生津补脾之功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结核病、慢性肝炎、糖尿病以及在抗菌、解毒、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有较好作用。长期以来,由于人工栽培量较小,黄精药材来源主要以野生采集为主,黄精的栽培技术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随着市场对药材黄精需求量的增加和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黄精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4.
黄精及其栽培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精,别名花黄精、滇黄精、老虎姜、鸡头参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多是野生,也有家种,其原植物主要分为黄精、多花黄精、滇黄精三种。黄精分布我国北方诸省区以及安徽、浙江和甘肃、前苏联远东地区。多花黄精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诸省,陕西,甘肃及东北地区南部。滇黄精分布于我国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中医学上以根茎供药用,内含烟酸、醌类、淀粉及糖类等成分。性平味甘。功能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体倦乏力、口干食少、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现代研究认为,黄精有抗衰老、轻身延年、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及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黄精不仅是传统中药材,而且也是出口创汇药品种之一,人工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因黄精用途广泛,用量逐年增加,野生资源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开发黄精人工栽培意义重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黄精长期用作食疗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强身健体健脾补肾、养阴益气提高免疫力的功效。野生黄精好生于林下及半阴处,辽宁东北部地区林多地广气候凉爽湿润,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黄精生长,因此黄精在当地是一种特色药材。本文从选地、播种、繁殖、管理、采收等几方面介绍黄精的栽培方法,以便高效增产满足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6.
多花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草本植物,我我国大宗药材,随着多花黄精要用价值被人们认识,原料需求量增大,刺激药农对多花黄精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枯竭加速,进行人工栽培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由于管理措施与种植模式差异,严重影响药材品质。多花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可保持药材品质,目前林下仿生栽培技术不完善,研究多花黄精植物特性,总结林下栽培科学技术方法,为药材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详细阐述多花黄精的植物特征特性,重点介绍林下栽培技术,包括良种繁殖、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促进林下种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初加工是为了保证药材纯净,保持有效成分.利于药材干燥.方便按质论价。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首先是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分离不同药用部位,整形、分等,然后将药材加热处理,既便于刮皮(如明党参、北沙参等),又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如桑螵蛸、五倍子等)。熟制后能起滋润作用(如黄精、玉竹等)。蒸、煮、烫会使一些药材中的酶类失去活性,则能保持药性不致变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药用蛇生产大国,也是销售大国.我国药用蛇资源十分丰富,有百余个品种,蕴藏量多达几万吨之巨.除药用外,药用蛇还广泛进入食品、保健品、日用和化工等多个领域.市场调查显示,在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上流通的80种动物类药材中,药用蛇的产量、购销量、走势、价格、经营效益和应用范围等商情,均居众多动物类药材前列,在市场中占有半壁江山.药用蛇市场知名度和依存度与日俱增,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品种,为多个领域所青睐.  相似文献   

9.
正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被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主产于云南,俗称大黄精,其质量较佳,是云南重要的道地药材。近年来,随着滇黄精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导致野生资源过度采挖。野生滇黄精生长十分缓慢,在自然状况下,从种子萌发到可采挖需要6年左右。由于消耗量远远超过了自然生长量,致使滇黄精资源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0.
黄精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黄精产业面临着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良种不足和精深加工产业不匹配等问题。为了黄精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黄精生物学特征、种质资源及分布、黄精有效成分和功能活性4个方面介绍了黄精的研究现状,同时从黄精药用和食用价值、产业发展和发展策略对黄精产业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黄精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对黄精产业发展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黄精未来发展模式提出了展望,旨在为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仕林  马博  黄珂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6-57,83
以民族植物学的观点,介绍德保黄精(rhizoma polygonti)的药用和食用历史,分析德保黄精的药用价值以及现代研究的广泛开发前景,探讨德保黄精的民族植物文化,认为德保黄精集美容、食用、保健、药用于一体,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民族药用植物。由于当地群众重采轻护,使资源锐减,为此,该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木里县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以川续断、党参、大黄、黄精、秦艽、重楼、贝母、大小白芨、金铁锁、冬虫夏草为主的中药材分布于广大林区和牧区。近年来,由于对野生药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私挖滥采,野生药材资源面临枯竭之危,部分野生药材面临灭绝之灾。我县每年野生中药材产量在100t左右,并呈下降趋势。面对越来越少的野生中药材资源,不少农牧民开始小规模  相似文献   

13.
一、药效与分布黄精别名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节节高等,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属黄精、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干燥根茎,常用的中药材。依靠采挖野生者加工供药用。近年由于野生资源减少,产量呈下降趋势,而药用量逐年增加,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黄精以根茎供药用。具有补脾润肺、益气  相似文献   

14.
栽培黄精的植物学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黄精是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多种植物根茎的总称,我国有30多种。中国药典将黄精P.sibiricum Redoute.、多花黄精P.cyrtonemaHua及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 Hemsl.3种定为原生药。作为常用药材,黄精不仅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而且在研制新药和开发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黄精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黄精人工栽培已成为市场供求之主体,规范化种植势在必行。而研究栽培黄精植物学形态特征,是进行黄精规范化种植的基本要求,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对贵州省凤冈县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的栽培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生长发育过程实行系统定点观察,研究其植物学形态特征,以期为黄精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西山基地黄精品种(Culti-varietas)的申报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定,并采用MEGA7.0.26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以初步了解实际流通中黄精药材的基源,探究在滇黄精药材资源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品种混淆的问题。结合各样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形态特征,发现收集的22份样品中,初步判定可能为滇黄精的有11份,可能为卷叶黄精的有7份,其中暂无法确定为滇黄精或者卷叶黄精的有5份,鉴定为轮叶黄精的有3份,玉竹1份,多花黄精5份。这表明形态特征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可以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彭翠仙  向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9-11281
通过对云南野生药用白及资源现状、标本记录和文献记载的调查研究得出,目前云南地区没有发现野生药用白及正品——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分布,市场白及药材均为混伪品;这些混伪品包括同属的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兰科的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苞舌兰Spathoglottis pubescens、筒瓣兰Anthogonium gracile、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紫花美冠兰Eulophia spectabilis和毛梗兰Eriodes barbata,百合科的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等。同时,由于近年来对药用白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白及属的各个种均遭到了过度采挖,野生白及属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黄精药材商品市场流通现状,在全国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市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收集黄精药材样品146份,测定其杂质、水分、单重、色泽、质地等指标,并结合文献调研,重新对市场上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市场上黄精药材主要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3种规格,在各规格下依据单重划分为3个等级。市场上黄精药材等级划分较为混乱,同时存在产地信息丢失、加工方法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初步制定了黄精药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以期为黄精药材规范化生产和流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药用成灵仙的研究状况,包括品种资源、威灵仙药材及其类同品、易混品、伪品的鉴别研究及质量评价、化学成分、药理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药用威灵仙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东北黄精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黄精 (PolygonatumsibiricumDelar.exRed oute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 :黄精 ,鸡头黄精、黄鸡菜。以根状茎入药。具有补脾润肺、养阴生津、补中益气等功效。近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改善人体机能、延缓衰老等作用。除药用外 ,还具有较  相似文献   

20.
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药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由于近年来需求量增长较快,致使野生黄精被过度挖掘,黄精野生资源减少,影响了黄精的可持续发展。综述黄精繁育技术、人工栽培技术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黄精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