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沿淮地区广泛种植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荚长、荚宽、单荚粒数、鲜豆百粒质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变异、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1个菜用大豆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长与荚宽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外,其他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5。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597 3处可将41个菜用大豆品种划分为4大类群, 各类群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茎粗、倒伏性、主茎节数、结荚高度及单株荚数等7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为87.028 1%,可以反映出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对在南京地区种植的88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茎节数、茎秆鲜质量、整株榨汁率、整株锤度及始花期7个主要数量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与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这些种质资源各性状变异系数为22.62%~52.5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3~2.03。从7个性状中提取出2个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贡献值分别为64.947%和18.285%。第1主成分与株高、茎粗、茎节数、茎秆鲜质量及始花期的相关性都较高,第2主成分与出汁率和锤度相关系数较高。聚类分析可将88份甜高粱资源分为6个类群,从Ⅱ和Ⅲ类群中可以选出适合密植的早熟中秆材料,如甜选35、甜选37及甜选39等;从Ⅳ和Ⅴ类群中可选出植株高大、锤度高的晚熟材料,如甜选160、宁甜选6及黑穗芦稷等;从Ⅵ类群可以选出生育期适中的材料,如甜选33、甜选61及甜选133等。表明供试的88份甜高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开展野生铁皮石斛资源的收集评价工作,以期为铁皮石斛的人工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对80份野生铁皮石斛的茎生长状态和茎秆颜色进行观察描述,测定茎长、茎粗、茎节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面积等主要表型性状和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野生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直立生长植株是铁皮石斛的主要类型,占总数的43.6%;茎长变幅为16.45~33.26 cm,茎粗变幅为0.44~0.67 cm;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茎长叶面积叶长茎粗叶宽茎节数。表明铁皮石斛表型多态性丰富,茎长可作为铁皮石斛资源筛选与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穗位高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每hm2产量、茎粗、株高、百粒重、穗长、穗粗、容重居中;对10个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性状中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的有:株高与穗位、秃尖与穗粗、熟期与穗位、穗粗与每hm2产量、穗位与每hm2产量、株高与穗粗、穗粗与穗位、穗长与茎粗、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的有:容重与穗粗、容重与秃尖、容重与熟期、穗长与穗粗.产量与其他几个性状的显著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粗>穗位高>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容重.  相似文献   

5.
60C0-γ射线辐照处理后大豆M2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0Gy 60Co-γ射线对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6.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用高粱品系LR625和甜高粱品系RIO杂交构建的甜高粱F2代群体为试材,对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锤度与其相关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汁混合锤度、茎秆重、茎汁重与株高、茎粗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出汁率与株高和第六、七节长度达到显著负相关;茎秆含糖量性状中的茎秆重和茎汁重与穗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汁混合锤度与生物产量和千粒重达到显著正相关;茎汁混合锤度与茎秆重、茎汁重的相关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且茎秆重与茎汁重相关极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锤度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茎秆重〉穗重〉茎汁重〉千粒重〉茎粗〉株高〉生物产量〉穗粒重〉穗长〉七节长〉六节长。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9万、12万、15万和18万株/hm2)对饲用高粱品种‘TS-185’的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用高粱分蘖数、主茎茎粗、主茎和分蘖的株高、茎秆鲜重、茎秆干重及籽粒蛋白含量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茎株高和籽粒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种植密度最大时,分蘖茎粗值最大,主茎和分蘖的穗长、主茎穗鲜重、千粒重、穗干重及茎秆粗蛋白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主茎穗鲜重的变化具有显著差异,表明种植密度对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和12万株/hm2时,产量和品质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谷子在内蒙古主产区赤峰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优化当地配套栽培技术.[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谷子赤谷16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谷子株高、穗长、穗粗、茎节数、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单株地下生物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产量呈升高趋势,穗长由长变短,穗粗由粗变细,单穗重由重变轻,单穗粒重由重变轻,茎节数先减少后增加,茎粗由粗变细,地下生物量由大变小.不同种植密度,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单株地下生物量、单产差异显著,穗粗、茎节数差异极显著.株高和单产与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穗粗、单穗重、单穗粒重、单株草重、茎粗、地下生物量与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茎节数与密度之间正相关不显著.[结论]试验条件下,在赤峰地区谷子赤谷16密度为3.5 ×104株/667m2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高产高糖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灰漠土资源,通过对新高粱9号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探讨和筛选适合新疆灰漠土种植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优良品种.[方法]引进新高粱9号和新高粱3号(CK)进行种植比较试验,对两者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和茎秆锤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结果]新高粱9号的锤度比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生物学产量、茎秆产量、籽粒产量比对照有明显的优势.生物学产量最高达到了5 469.7 kg/667 m2,比对照高24.4;;籽粒产量平均363.3 kg/667 m2,比对照高33.5;.[结论]新高粱9号的株高、茎粗、茎秆产量、籽粒产量等农艺性状均高于对照,是很好的糖—饲双高产能源型甜高粱品种,适宜在新疆灰漠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挖掘和利用优异高粱地方种质资源、选育高粱新品种及促进广西高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收集的481份广西高粱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柄粗、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出苗至抽穗天数和生育期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高粱地方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广西481份高粱种质资源的株高、茎粗、穗长、穗柄长、穗柄粗、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出苗至抽穗天数和生育期均值分别为272.73 cm、1.03 cm、35.52 cm、61.70 cm、0.66 cm、32.77 g、23.52 g、14.32 g、72.75 d和108.98 d,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949 0~2.083 1之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在13.76%~52.17%之间,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穗粒质量>穗质量>千粒质量>株高>茎粗>出苗至抽穗天数>穗柄粗>穗柄长>穗长>生育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粒质量与穗质量、茎粗、千粒质量、穗柄粗、株高、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  相似文献   

12.
利用 15 0Gy60Co -γ射线对 10个大豆品种(系)的干种子进行辐照处理,通过对M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等遗传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1)百粒重与茎粗、主茎分枝数、荚长、荚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荚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荚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粒数与茎粗、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2)M2 代变异系数的顺序依次是结荚高度、株高、节数、分枝始节、分枝数、百粒重、单株荚数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豆矮秆窄叶突变体(nld)的遗传行为及观察矮秆窄叶突变基因控制的农艺性状的变化。【方法】选用高秆小豆种质资源GM904与nld进行杂交,对亲本和F2、F3、F4各世代分离群体中个体形态进行调查统计,对株高、茎粗、主茎节数、第1至5节间长、前10节间长、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荚长、荚宽、单株荚数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中矮秆窄叶性状由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前10节间长、荚长、单株荚数的广义遗传力达到0.9以上,可作为小豆杂交育种的选择指标。【结论】矮秆窄叶突变基因导致株高变矮,叶变窄,茎变细,主茎节数减少,各节间长缩短,荚变小,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不同的种植种茎长度和节点数对木薯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华南9号木薯为材料,对木薯种茎的长度(L)和节点数(S)分别设置3个处理(L1、L2、L3和S1、S2、S3)共计9个组合,按照相同管理方式种植。结果表明:木薯种茎的节点数与株高、茎粗、第一分支高度、茎秆叶鲜重、鲜薯重和鲜薯数均无显著相关性,种茎的长度与茎秆叶鲜重和第一分支高度显著相关,增大木薯种茎长度可以提高鲜薯重、茎秆叶鲜重及第一分支高度,试验中处理L3S3鲜薯重比对照(CK)高9.8%,茎秆叶鲜重比对照高19.1%,第一分支高度比对照高10.5%。  相似文献   

15.
利用9个骨干糯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72个组合,随机区组种植于大田,成熟期测定各组合农艺性状,用GriffingⅣ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上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叶长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特殊配合力效应在组合之间差异显著,而穗叶宽性状在亲本间及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者。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叶长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应早代选择;茎粗和穗上叶片数狭义遗传力低,应以晚代选择为主。  相似文献   

16.
粗茎鳞毛蕨种群形态性状及其生态可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东部山区的3个粗茎鳞毛蕨种群进行了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可塑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和光照条件显著影响粗茎鳞毛蕨种群的株高、冠幅、叶片数量、叶片宽度、孢子叶数等形态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形态指标在种群间的差异程度依次为株高>冠幅>孢子叶数>叶数>叶宽。可见,不同光环境对粗茎鳞毛蕨种群的株高影响最大,对其繁殖能力也有较大影响,而对叶片数量和叶片宽度影响最小。尽管粗茎鳞毛蕨常生长在林下,有一定的耐阴性,但是过阴环境不利于粗茎鳞毛蕨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更新。  相似文献   

17.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玛咖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利用9个骨干糯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配制72个组合,随机区组种植于大田,成熟期测定各组合农艺性状,用GriffingⅣ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上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叶长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特殊配合力效应在组合之间差异显著,而穗叶宽性状在亲本间及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优质饲草高粱引入珠三角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健宝、牧特利、甜宝及F8386草高粱的引种试验,对各品种的株高、叶数、整株鲜重、叶鲜重、鞘鲜重、茎鲜重、穗鲜重、穗长、节数等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对各品种的适应性、品种特性、生育特性及产草能力进行分析。[结果]除牧特利外,其他品种均能在珠三角顺利越冬,再生能力强,并且夏天生长势最好。[结论]供试品种可以引入珠三角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