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城公社上河生产队社员何训明,全家五口人,二个劳力,一九八二年除了承包生产队的水稻、甘蔗责任田三亩七分外,还承包生产队桑园1.89亩,一定三年,每年纯上交三百元。今年购进蚕种十九张半,实际饲养售茧十七张半,总产蚕茧1169斤,平均亩桑产茧618斤;总收茧款2153.84元,平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云龙大队党支部积极带领广大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根据毛主席“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的教导,积极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指导科学培桑和科学养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云龙大队党支部写的《抓纲治国学大寨,科学养蚕夺高产》,云龙大队连续六年蚕茧亩产超三百的经验,推荐转载。  相似文献   

3.
怀集县马宁区谭播乡旺门村黎崇枝,全家8口人,劳力4个。过去,由于生产单一化,经济上不去,1980年集体人平分配仅有200元,1981年农业大包干后,全家分有责任田7亩,岗地2亩,他大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种植结构。为了寻求种桑养蚕致富的途径,于当年秋冬种桑2亩,同时承包集体桑地8.1亩,共10.1亩,1982年4月下旬开始采桑养蚕,全年养蚕37.5张,总收入3595.67  相似文献   

4.
<正> 81年我们实行小蚕共育,大蚕分户养,我养大蚕四张,其中春蚕一张产茧102斤,产值223元,上茧率97%,斤茧价平均2.2元。夏蚕一张产茧107斤,张产值182.7元。早秋一张产茧79斤,产值132元。中秋蚕一张产茧80斤,产值146元。共产茧370斤,平均张产92.6斤;产值684元,平均张产值179元,除按合同交队340元,获得超产奖344元。出售良桑苗3300株收入158元,蚕桑两项共收入842元,人均增收达到141元。党的政策落实得好,兴桑养蚕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门路,深深感到有劲头。81年我  相似文献   

5.
<正> 位于秦岭北麓之脚的谓南市花园乡清水河村,有一个被周围群众称为“养蚕致富能手”的中年妇女——张雪草。1979年,她在责任田里栽桑1.7亩,坚持养蚕十  相似文献   

6.
我叫黄建文,是化州县那务镇新屋村管理区云朗村人,今年36岁。我一家5口人,两个劳动力。丈夫杨能秀,是本村的村长。家里的农活几乎由我一个人承担。今年初,县妇联、县丝绸公司、镇妇联等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农业“十项女能手大赛”活动,通过动员学习,我觉得这项活动是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发动妇女大搞种养业,夺取农业大丰收,对发展我县农业经济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农村妇女大胆施展才干、劳动致富的好时机。总之,开展这项活动,利国利民又利己。近两年来,我家就是靠种桑养蚕致富的。去年种桑养蚕共收入14800多元,纯收入10000多  相似文献   

7.
新兴县船岗区龙庆冼村二队梁耀金,全家十四人,六个劳动力,一九八一年分有责任田15.8亩,为提高经济效益,于当年十二月选用5.7亩水稻田改种桑,翌年三月三十日摘叶养蚕,全年养蚕种43.5张,总收入4620元,平均亩桑产值810.50元,单张收入106.21元.由于当年种桑,当年收到显著效益,一九八三年二至三月又扩种4.5亩.到目前止共有桑地10.2亩.虽然今年受恶劣天气  相似文献   

8.
目前,蚕桑丝绸业已步入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必然有竞争,那么蚕桑生产又如何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稳步发展?—只有靠“优质、高产、高效”.为此我们提出了山地养蚕改革实施配套技术的意见,在淳安县汾口镇翁川村177亩桑园上进行了典型示范.经应用后得到检验,即使在茧丝绸市场行情极不景气的1995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村177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辽中县高岩村村民叶安勋,从事种桑养蚕已有20多年的历史.由于他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刻苦学习养蚕技术,使自己的养蚕技能不断地得到提高,蚕茧生产年年季季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63年开始办起集体蜂场,十多年来,我们遵照毛主席“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狠抓路线教育,树立  相似文献   

11.
甘坪公社柴夹岙大队,是在1971年开始发展蚕桑生产的,现有溪滩桑园30亩,几年来基本上能做到稳产高产。但也经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如在1975年,由于受到“四人邦”的干扰和破坏,农业生产上缺少肥料和农药,各项生产不能上去,原来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细蚕共育是我县种桑养蚕十分关注的一项工作,而且又是稳定我县蚕桑生产的一项主要措施。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对农业生产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布局,使桑地面积从八四年的3800多亩发展到  相似文献   

13.
蚕桑专业户梁金庆,是广东省新兴县船岗区龙庆乡冼村人,全家14口人,劳动力6人.农业大包干后,全家分得责任田15.8亩,该蚕户大胆调整生产布局,改变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种桑养蚕生产,于1981年12月把5.7亩低产田改种桑,由于精管细怍,桑树生长壮茂,在第2年3月底开始采桑养蚕,全年饲养43.5盒蚕种,收入总茧款4620.10元,平均亩桑产值810.50元.该蚕户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于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扩大桑地面积,到1985年,桑地已达到11.7亩,占耕地面积的74.1%,全年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 古堰乡黄荆坝村六组社员主理德,全家7口人,两个半劳力,实行责任制前是队上缺粮缺钱的困难户,从1981年开始兴桑养蚕,自栽桑园3亩,承包队上幼令桑园5亩,1982年养蚕七张产茧411斤,收入770元,加上育良桑苗收入550元,全年蚕桑收入一千三百多元,成为全县名列前矛的养蚕专业户之一,受到县委和县政府的奖励。路子走对了,付业收入多,粮食也增产,困难户的帽子也丢掉了,今年他干劲更大,养了四次蚕,九张种,产茧660.7斤,平均张产73.4斤,收入1157.87元,春季共育小蚕七张收入  相似文献   

15.
科技兴农夺高产近几年,四川省黔江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大办高产示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上新台阶,加快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1995年,该区以农业部门牵头,实施农业先进的科技项目3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达600多万亩次。一是圆满完成三个省丰收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队有四十七户,二百○五人,水旱田面积一百六十四亩,旱地三十亩,是个人多田少的队。过去,在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路线的干扰、破坏下,我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是个落后的穷队,改变穷面貌就成了全队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我们重温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结合我队的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认识到要改变面貌,必须认真地落实这一方针。一九七五年我们参观了太平公社双角大队种桑养蚕,认为种桑养蚕适合我队实际情况,于是在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我国养蚕技术的进展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与养蚕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科研、教育、生产部门紧密协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养蚕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从而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19.
我所水南队沙洲是58年栽桑建园的。距生产队约一华里,紧靠丰溪河旁,方园百余亩一片绿油的桑林,放眼望去,使人心旷神怡。文化大革命前这里是我省高产稳产的桑园之一,也是我所蚕桑生产的重要基地。平均亩产春叶1200斤,全年总产蚕茧12000  相似文献   

20.
蜂群的发展壮大受着气候、蜜源、人工管理和蜂王等条件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蜂王。进行有计划的选种,对蜂群的繁殖、防病、保持强群和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