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滨海县五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李公楼2013~2015年在25亩池塘中进行蟹、鳜微孔增氧养殖,与常规养殖相比,河蟹的疾病明显减少,成蟹、鳜鱼的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平均收获河蟹1 347kg/hm~2、鳜鱼189kg/hm~2;实现平均产值150 705元/hm~2、平均利润66 450元/hm~2的良好收益。现将其蟹、鳜池塘微孔增氧生态高效混养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解决鲤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野杂鱼和罗非鱼幼鱼与主养鱼争氧、争食、争空间的问题,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在鲤、罗非鱼池塘套养鳜鱼或加州鲈的试验。结果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163kg,套养加州鲈增产198kg;鲤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57kg,套养加州鲈可增产136kg。由此可见,鲤鱼、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或加州鲈鱼等肉食性鱼类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名贵鱼产量,还可提高主养鱼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鳜鱼池塘养殖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鳜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同时,这些年来鳜鱼价格一路上涨,据有关方面统计价格一般在60~70元/kg,且行情平稳,成为养殖户关注的品种,发展鳜鱼养殖大有"钱"途。2014年进行了鳜鱼高产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个,面积分别为0.67hm2、0.67hm2、1hm2、1hm2,均位于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湖泊水面,提高鳜鱼养殖经济效益,2004年,我们在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实验,试养18口网箱鳜鱼,养殖面积1080m2,总产量2658kg,单位产量2.46kg/m2,获纯利润5.7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正>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中之珍品。1991年,江苏省金湖县淮胜水产养殖场在4.3hm~2成鱼池中进行套养鳜鱼试验,平均每667m~2鱼产量达到686.6kg,其中鳜鱼4.6kg,每667m~2纯利润880元,其中鳜鱼利润119.6元,比对照塘提高36.6%。试验表明,成鱼池适度套养鳜鱼,一是控制了野  相似文献   

6.
<正> 唐山市的稻田养蟹发展很快,1996年稻田养蟹面积达2000hm~2,其中有1333hm~2用于培育扣蟹。由于技术管理措施得当,养殖效益显著,1333hm~2稻田均产扣蟹35kg/0.067hm~2,高产典型均产超过 50kg/0.067hm~2。由于市场价格较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平均效益为 2700元/0.067hm~2,收入高的平均效益超过5000元/0.067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中小湖泊养殖效益,改善湖泊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沅江市白沙乡八形汊渔场进行了300hm~2中小湖泊混养鳜鱼的对比试验,试验上湖平均每hm~2比未混养鳜鱼的对照下湖新增鳜鱼产量255.5kg,新增产值19948.5元,新增纯收益4637.25元,鳜鱼回捕率68.5%。投入产出比为1∶2.8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为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湖泊水面,提高鳜鱼养殖经济效益,2004年,我们在余姚市黄家埠镇杏山湖进行了网箱养殖鳜鱼实验,试养18口网箱鳜鱼,养殖面积1080m2,总产量2658kg,单位产量2.46kg/m2,获纯利润5.7万余元。 一、养殖水域 网箱设置在黄家埠镇原自来水厂取水的水域中,水源安全且便于管理。杏山湖总面积150亩,东南环山,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含量高,原以四大家鱼放养为主,野杂鱼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正鳜鱼,俗称桂鱼、桂花鱼、季花鱼,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鳜鱼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一般在60~80元/kg,且行情平稳,养殖效益较高,鳜鱼养殖规模逐步扩大,2015年扬州鳜鱼主养面积达2万多亩,养殖产量超过6 000 t,鳜鱼已经成为扬州水产代表性的特色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的深入,苗种放养密度逐步加大,养殖风险逐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大多数江苏省蟹农对养殖效益并不满意,但对示范户陈汝平来讲这年却是一个丰收年。他养殖的180×667 m2河蟹池塘共产出河蟹11 214kg,鲢鱼3 442.5 kg,鳜鱼936 kg,总产值1 965 491元,利润达5 840元/667 m2。这是因为科学的养殖方法使得他养殖的河蟹规格大、产量高、品质优,这无疑给广大养殖户做出了一个高效养殖的典范。他养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模式进行调整,采  相似文献   

11.
<正>清远市是广东省四大鳜鱼主产区之一,2022年,全市鳜鱼养殖面积达到1.4万亩,产量约1.7万吨,产值约10亿元。一直以来,鳜鱼以活鱼为食,养殖1亩鳜鱼需配套4~5亩饵料鱼,养殖成本高、风险大,集约化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广东省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开始摸索饲料养殖鳜鱼。为了掌握饲料养殖鳜鱼第一手资料,笔者从2018年4月开始对广东省5个养殖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将养殖模式引入清远市。  相似文献   

12.
龙须菜与海湾扇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2013年从福建宁德引进大型藻类龙须菜,与海湾扇贝进行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试验与示范。在海湾扇贝与龙须菜综合养殖模式下,海湾扇贝适宜养殖密度为22.5~25个/m~2,笼内密度45~50个/层,每hm~2套养龙须菜1 800绳,平均增产龙须菜9 000kg/hm~2,海湾扇贝比对照模式增加1 020kg/hm~2,单产增加了17.35%,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官厅水库设置试验网箱100m^2,放养鳜鱼616尾,规格0.32kg/尾,养殖55d,共投喂活野杂鱼906kg,产鳜鱼成鱼612尾,重397.8kg,饵料系数4.5,试验总投入1.66万元,总产出4.12 万元,平均每尾鳜鱼成本27元,纯利润40元,官厅水库(延庆水域)1991-1997年野杂鱼年产量786.1t,是发展网箱养鳜产业的基础,在适度规模下,实施基地化鳜鱼供应以及系统化技术服务与管理,网箱养鳜产业具较好的市场潜力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高家店水库位于迁西县西北部,距县城20km处,修建于1976年,总蓄水量为800多万m~3,是一座小(一)型水库,隶属于县水利局管理。该库区最大养殖水面为49.8hm~2,最小养殖水面不足13.3hm~2。历年平均单产鲜鱼900kg/hm~2左右。1997年即捕捞各种鲜鱼1.5万kg,平均单产约1350kg/hm~2,产值9.5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5.
<正> 1 发展现状 唐海县的河鲀养殖起步于1992年,翌年收获平均体重500g的商品鱼27.55t,单产2066.25kg/hm~2,实现经营利润87万元。1994年生产河鲀21.85t,均产520.2kg/hm~2,产品销售给秦皇岛渤兴水产加工厂,再间接出口日本,当年实现经营利润146万元,1995年计划养殖该鱼66.7hm~2,现已放养14.87hm~2。1.1 养殖品种 河鲀品种为红鳍东方鲀,是比较名贵的河鲀品种之一,有较高的食用价  相似文献   

16.
于2005~2006年在天津市天祥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基地,采用循环节水和池塘覆膜生态养殖技术,在覆膜试验区和土池对照区中进行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技术研究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覆膜试验区的放养密度均为97.5万尾/hm~2,产量分别为13700kg/hm~2、16500kg/hm~2;土池对照区的放养密度分别为60万尾/hm~3、30万尾/hm~2,产量分别为7800kg/hm~2、5250kg/hm~2。覆膜试验区在虾类密度较大的情况下,水质一直良好,溶氧的平均值、最低值均高于土池对照区,平均水温比土池对照区高1℃~2℃,水质理化指标覆膜试验区与土池对照区没有显著差异,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110.03mg/L、97.36mg/L,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61.45mg/L、53.80mg/L;土池对照区浮游植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8.20mg/L、43.16mg/L,浮游动物年均生物量分别为36.48mg/L、57.34mg/L。池水流经循环系统处理后得到改善,整个养殖期间不需外部补水。  相似文献   

17.
<正> 南美白对虾是我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殖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之后的又一个养殖规模比较大的对虾新品种。由2000年小面积试养,2001年发展到666hm~2,到2002年猛增到3333hm~2。其中微咸水养殖2133hm~2,海水养殖1200hm~2。从2002年的养殖情况看,微咸水养殖全市平均单产在2.25~4.5t/hm~2,最高达到11.25t/hm~2,经济效益1.5万~4.5万元/hm~2之  相似文献   

18.
鳜鱼网箱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 0 1年和 2 0 0 2年两年共用网箱 85 0个 ,合计面积 2 380 0m2 ,进行鳜鱼养殖 ,投放鱼种合计 2 0 4 4 0kg ,单位投放量为 0 86kg/m2 ;总产鳜鱼 16 2 2 2 5kg ,单位产量为 6 82kg/m2 ,增重倍数为 6 94。总产值为6 984 810元 ,总支出为 32 332 0 0元 ,利润为 375 16 10元 ,投入与产出比为 1∶2 16 ;饵料系数为 5 39。  相似文献   

19.
鳜鱼肉质鲜美,是淡水鱼类中能上档次的品种之一,很多养殖单位都进行了套养或单养,经济效益较高。南方气温高,鳜鱼的生长期相对较长,为了供应北方市场,因而鳜鱼活体的长途运输是个关键问题。1994年,本人亲自操作,利用改装的活鱼车押运鳜鱼从湖北至北京3次,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虾与梭鱼混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3年以来,单一养殖中国对虾由于受虾病的困扰,其产量和效益锐减,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养殖模式。由于沧州沿海梭鱼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部分虾农利用原来的养虾池,进行了中国对虾与梭鱼混养。经过几年的实践,产量和规格都趋于稳定,混养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已被当地虾农接受。1997年,混养面积60.3hm~2,平均单产对虾40.3kg/0.067hm~2,平均体长11.4cm;梭鱼单产36kg/0.067hm~2,平均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