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自然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的建设意义重大,具有提升城市绿量、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人工养护成本等多方面的作用。结合绿地调查及相关资料研究,总结了近自然城市森林景观的营建方法,为此类绿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低成本景观与节约型景观的对比,阐释低成本景观的概念,并分析低成本景观建设的客观需求和可操作性。通过分析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从植物、水体、地形及硬景材料等方面提出降低建设和养护成本的方法,以实现低维护、高稳定的园林生态景观,从而实现景观的低成本之路。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的园林养护管理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绿化建设以及提升城市人群生活质量水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的养护管理因其自身特点,需要较高的养护成本。本文从绿化种植、灌溉排水、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方面寻求降低养护成本的方法,达到对园林高质量养护管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生态的破坏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林业公路建设工作。道路交通作为林业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条件。林区公路建设与管理部分必须要认识到林业公路养护的重要性。现如今,我国林业公路养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机制不完善、缺乏养护意识、养护工作不当等。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强化林业公路养护工作,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养护意识,这样才能够保障我国林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很多地区为了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了很多公路,公路建设是城市之间联系纽带,城市发展是离不开公路建设。而公路林带的养护方面要科学,根据不同地域要求进行合理养护,在公路林带养护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让公路建设为城市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林区公路的建设规模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林区公路的建设也会和生态环境产生相应的冲突。以至于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比如破坏了森林生物、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因此,阐述了目前林区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相关探讨。以期能够在林区公路的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林区公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李蔷 《花卉》2020,(10):26-27
本文主要围绕园林绿化养护长效管理工作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园林绿化养护对城市建设的意义,结合绿化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土壤、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成本投入和员工素质等领域应当采取的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推动各项管理工作合理开展。  相似文献   

8.
许由才 《花卉》2016,(16):50-51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公路绿化主要有两大目的:①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②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环境条件,而且有利于行车安全,为司乘人员诱导视线、减轻眼睛疲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过绿化还可以养护公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延长公路寿命。因此,公路绿化工作是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公路绿化的作用,以及如何开展公路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桂鑫 《现代园艺》2024,(2):161-163
森林是维护国土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采取近自然森林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对于稳定森林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阐述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定义、特点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北木兰林场近自然森林经营现状,并从技术、规划、行政3个层面,探讨了林场近自然森林经营措施,以探索科学营林之路,推动林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降低园林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成为园林绿化管理者与从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主要从设计、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对小区园林景观养护成本的节约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玉林市城区道路绿化建设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以打造玉林市"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格局为目标,通过对城区道路绿化树种生活型、主要观赏特性、生长状况、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调查及筛选,结合玉林的发展规模和道路绿化状况,探索出对玉林市绿化树种选择及配置的合理对策,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城市道路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公路建设过程中外来植物的入侵格局及其与路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了滇中地区路旁云南松林内紫茎泽兰的入侵扩散格局及其对云南松林功能属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距公路5~20 m的范围内,不同公路距离对紫茎泽兰丛数、丛面积、株高、盖度均具有显著影响;(2)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云南松综合性状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功能丰富度(FRic)下降趋势显著;紫茎泽兰入侵对云南松林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紫茎泽兰盖度为40%左右,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最高;(3)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林下群落功能属性对土壤有机碳的综合作用系数最高,达-0.527;紫茎泽兰入侵盖度及林冠植物云南松性状值对土壤全氮的总体作用系数较高,分别为-0.698和0.759;紫茎泽兰对土壤全磷的总体作用系数最高,达0.681。以上结果表明道路建设导致的紫茎泽兰的扩散程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及功能,因此,在滇中地区道路建设过程中,有效防控紫茎泽兰入侵及提升云南松林下群落组成与结构对路域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道路景观设计分成高低间植、图案模纹、地形起伏、生态林带、自然群落、宽带游园和文化主题7个模式,分析了7种模式的设计控制因素,并讨论了这些模式的组合方式及其景观效果。研究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模式及其组合可以促进道路景观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景观多样的道路绿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嘉松公路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分析,从施工前准备、施工中质量控制、种植后养护管理以及施工过程安全措施等方面着手,指出如何提高道路绿化施工质量,以营造出令市民满意、舒适而优美的道路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15.
绿视率在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道路绿地的界定及城市道路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结合绿视率及其相关理论,论述绿视率的基本特征,结合沈阳市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从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角度阐述绿视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丰镇市马桥街、丰川路、迎宾路、光明路、新华路、迎宾大街、发展路、大西街、公园西路、环城北路共10条街道道路绿地绿化现状的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景观设计基本理论,从植物种类、配置手法、观赏特性3方面论述丰镇市道路绿地绿化现状。结果表明:目前丰镇市道路绿地绿化现状存在乔灌木、常绿落叶树种比例不佳;树种选择缺乏合理性、管理养护不到位等问题,进而探讨道路绿地绿化的对策,为丰镇市今后的道路绿地绿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詹震  龙金花 《中国园艺文摘》2012,(5):106-108,F0004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为"林-水-城"格局,具有丰富的耕地、森林、水资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规划设计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采用流畅及飘动的丝带、"盛开的棉花"及"一片片洒落花瓣"来彰显工业城景观系统"纺织文化"魅力。设计以多浪文化为底蕴,以纺织经济为引擎,采用绿色板块与绿色廊道的联系,使产业园区成为具备完善的绿色网络系统、便捷的交通组织系统、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集果品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  相似文献   

18.
李兴蕾  朱勇 《北方园艺》2011,(2):118-121
以昆明市景观大道金碧路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其现有的布局形式、基础设施、植物景观。指出了景观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对金碧路的部分区域景观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把金碧路塑造成美观、生态、便民并富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昆明特色景观大道。  相似文献   

19.
For early-successional species, road and powerline cuts through forests provide refugia and source populations for invading adjacent forest gaps. Within an 800 km2 forest matrix in South Carolina, we determined if width, disturbance frequency or linear features of road and powerline cuts influenced the mou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d imported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For each of five linear habitat types, differing in width and disturbance frequency, we mapped all mounds located within ten 500 m segments. Mean mound density was lowest in narrow, infrequently-disturbed closed-canopy dirt road habitats (8.8 mounds/ha). For types with an opening in the forest canopy (i.e., open dirt road, gravel road, paved road and powerline cut), mean mound density was highest in narrow habitats where disturbance was intermediate (open dirt roads, 86.5 mounds/ha). It was lowest in wide habitats where disturbance was infrequent (powerline cuts, 27.6 mounds/ha). Mean mound size was greater in infrequently-disturbed powerline cuts than in frequently-disturbed paved roads. Mounds were located significantly closer to road or forest edges than expected by random. In all types except dirt roads, mounds were more common toward northern edges, and more so a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linear habitat changed from north/south to east/west.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narrow, disturbed habitats are more suitable for fire ant establishment and success than wider ones, an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fire ants in linear habitats is not as uniform as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in pastures. A decrease in roadside disturbance and an increase in shade, especially along the northern edge, may result in lower fire ant mound density in these linear habitats.  相似文献   

20.
吴明强 《现代园艺》2011,(17):110+112
城市公园中的道路把园林内的景区联成整体,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大量收集与查阅资料、文献,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与探讨园路在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园林绿地景观的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