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节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宁毛节瓜、梅花5 号、7-2-1-4-2-1-2-2、GF-7-1-1、CK-3-4-3-2-1-3 为试材,对授粉后10、20、30、40 d4 个时期正常发育的节瓜果实鲜样中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节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鲜样的VC、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VC 含量早期最高,之后快速下降,成熟时趋于稳定;有机酸含量呈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
先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南丰蜜桔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小果系普通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其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果实发育期糖、有机酸、维生素C、纤维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以探明南丰蜜桔果实发育规律,为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相对生长率5月最高,10月最低,成熟前略有回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增加且持续到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而蔗糖含量在9月底10初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成熟前略有提高;有机酸含量在发育早期增加,8月初至9月中旬达最高值且变化缓慢,之后急剧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于10月上中旬达最大值;果肉纤维素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降低,成熟时达最低点。  相似文献   

3.
以大棚番茄为试材,测定了其叶片光合速率并计算出日均光合速率、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酸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速率的增大可促进番茄果实内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有机酸的合成;番茄果实的发育过程中,随果实的成熟,可溶性糖、维生素C、有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最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的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另外,对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的系统分析方法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所基酸及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维生素C含量呈V形的变化曲线,幼果和成熟时较高,其它时期较低;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糖与非还原含量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三者含量都是幼果时较高,成熟时量低。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虽然有所不同,但与果实有相对生长速度及花后天数有明显的相关关  相似文献   

6.
加工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糖酸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两个制汁专用加工苹果品种JUDELINE(瑞林)和JUDAINE(瑞丹)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滴定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其变化曲线呈S型.根据其变化曲线可确定采收期.天气影响可溶性糖积累.可滴定酸早于可溶性糖达到一稳定数值.高接病导致果实的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同时还比较了两个品种的制汁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喀什地区3个鲜食枣(Zizyphus jujuba Mill.)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冬枣”“伏脆蜜”“京沧1号”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品种间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差异,以期为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中糖以蔗糖为主,且属蔗糖积累型果实,糖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整体上升趋势;有机酸以苹果酸为主,且属苹果酸型,酸组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糖类和有机酸类各组分间各自存在一定相关性;蔗糖和苹果酸是3个鲜食枣品种果实全红期糖酸组分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六年生'天红2号'/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酸碱中和滴定法和蒽酮比色法,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主要组分与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果实生长指标的动态分析,以期明确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套袋果实单果质量高于套袋果实.果实发育期间,套袋与不套袋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至果实成熟期,不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苹果酸、富马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均低于套袋果实;盛花后150 d,套袋与不套袋果实内的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0.40%和0.36%,存在显著性差异.果实成熟期,套袋果实的表皮着色程度较高,表面较光洁;不套袋果实裂纹指数显著低于套袋果实、表皮蜡质总量显著高于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9.
串枝红杏果实发育动态及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串枝红杏果实生长动态及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有机酸、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串枝红杏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呈"快-慢-快-慢"的"双S"型曲线.整个发育期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果实第1次迅速生长期,果实第1次缓慢生长期,果实第2次迅速生长期和果实成熟前缓慢生长期.果实第一次缓慢生长期与果实硬核期相吻合,果实第1、2次迅速生长期是果实增长的2个关键时期.果实纵、横、侧径与果实鲜重、体积的变化曲线十分相似,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和成熟期较高,硬核期降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果实发育初期较高,硬核期降低,之后又有一次小高峰,成熟时降至最低;可溶性糖含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吉林省蛟河市、靖宇县2个地区现有越橘种植土壤条件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条件分为草炭地、改良地和园土地3种,研究了2个地区不同土壤条件下越橘品种“北陆”的生长特性,探究了土壤养分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壤改良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个地区3种土壤条件有机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出草炭地>改良地>园土地的现象,且均大于4%;各土壤条件下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靖宇园土地有机酸含量最高,蛟河草炭地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靖宇改良地果实花色苷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果实品质相关性较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是2个地区种植越橘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荔枝果肉中的糖、酸和维生素C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果肉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得到分离良好的色谱图,且测定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的方法。应用该法测定了妃子笑和糯米糍荔枝果肉样品,结果表明荔枝果肉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妃子笑果肉主要的糖是还原糖,而糯米糍中主要为蔗糖。荔枝果肉中主要的有机酸为苹果酸和酒石酸,2个品种果肉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妃子笑的维生素C含量是糯米糍的3倍。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个杏品种的糖和酸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快速准确的测定杏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其含量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个杏品种果肉中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结果表明杏果肉中的可溶性糖为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糖醇,其中前3种为主要糖,并且蔗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糖的含量;杏果肉中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柠檬酸和奎宁酸,前两种酸为主要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成功地测定出杏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其含量,并且具有良好的精确度、回收率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风味甜瓜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味4号、风味5号甜瓜为主要试材,雪里红甜瓜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雪里红单瓜质量达到2 kg以上,属于大果型,风味4号和风味5号属于中小果型.风味5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风味4号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雪里红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糖酸比则是风味5号居中,雪里红最高,风味4号最低.风味4号的蔗糖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风味5号果糖含量最高,雪里红的柠檬酸含量仅为风味4号的1/3、风味5号的1/2.风味4号的17种游离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普遍高于风味5号和雪里红,而风味5号与雪里红的氨基酸成分与含量相当.综合比较,风味5号甜瓜果实大小、酸甜口感适中,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5个杨桃品种果实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5个杨桃品种果实中17种氨基酸含量,为杨桃的良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桃果实中氨基酸种类较齐全,5个杨桃品种果实均含有测定的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2种儿童必需氨基酸。5个杨桃品种果实中氨基酸总量为392.40~541.88 mg.(100 g)-1,含量最低的是红龙杨桃,最高的是台湾软枝杨桃。不同杨桃品种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味觉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与其他水果比较,杨桃果实中Glu、Ser、Cys等3种氨基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品种‘紫香1号’果实糖、酸和维生素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紫香1号’百香果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组分及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紫香1号’百香果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各糖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蔗糖含量最高,达38.52mg/g,属蔗糖积累型;有机酸包括苹果酸、丙二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各有机酸之间差异显著,以柠檬酸含量最高,达0.995 mg/g,属柠檬酸优势型;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各种维生素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为430.61 mg/kg。可见,‘紫香1号’百香果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甜度和酸度值,故果实成熟时鲜食口感酸甜,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16.
Three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cultivars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fruit thinning during pit hardening. At harvest frui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along with phytochemicals’ concentration, such as carbohydrates, phenol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acids.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pulp was estimated by diphenyl picryl hydrazyl and 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assays. Thinning improved fruit weight in two of the three cultivars with a subsequent decrease in fruit firmness, without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soluble solid content and titratable acidity. The skin color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inning, but carbohydrate concentration and sweetness index increased. Total phenol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ith thinning, without any similar increase of the major individual phenolic compounds detected (neo-chlorogenic acid, chlorogenic acid, rutin, catechin, epicatechin, ferulic acid, p-coumar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the pulp was not influenced by thinning. In overall, thinning enhanced the pomological traits of apricot fruits as well as their phytochemical content.  相似文献   

17.
不同樱桃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红灯、大紫、芝罘红、海龙安2号、乌皮、当地樱桃、莱阳矮樱桃为材料,测定樱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可滴定酸、单果重、果柄长、果形指数,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的鉴评。结果表明:供试樱桃间果实性状指标存在差异,品种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品种与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相关性显著。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4.5%以上,可滴定酸含量在0.66%以下,风味、品质差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9.21%以下,可滴定酸含量在1.42%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临猗梨枣在冷藏与常温环境中果实品质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冷藏临猗梨枣果实外观形态观察表明,低温显著抑制果实水分蒸发和果面转红速度,保持了果实外观的鲜美状态。对内含物质含量测定表明,冷藏前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乙醇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上与常温裸放果实差异不大,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常温裸放果实。只要果实保持鲜嫩状态,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保持较高含量水平,乙醇保持较低含量水平。从常温裸放果实测定看出,一旦果实变质软烂,维生素C含量即急剧下降,乙醇含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从国外引进了5个番茄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果实品质、产量和商品性状。试验结果表明,保罗塔的产量最高,小区均产达到134.0 kg,且其平均单果质量达225.96 g,可溶性酸含量0.35 g/100 mL,可溶性糖含量3.45 g/100 g,维生素C含量16.67 mg/100 g,无绿果肩,果实圆整,其综合性状优于特斯、582、409、1042等品种,适合荒漠区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