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开展了不同冲泡方法对白牡丹茶饼主要品质成分溶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醒茶1次后冲泡,可明显提高第1泡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第1泡茶汤酚氨比,对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溶出总量影响不大;醒茶2次后冲泡,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损失较为明显,对茶汤滋味也有不利影响。可见,醒茶1次后冲泡有利于白牡丹茶饼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溶释,茶汤滋味品质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
楼明初 《农业考古》2007,(5):251-251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摸索,日前,由长兴县农业局紫笋茶开发公司和茶楼的茶艺师共同研制的“紫笋饼茶”终于试制成功,恢复了千年贡茶———紫笋饼茶。紫笋茶从唐代开始直到清朝顺治三年,连续876年都是贡品。唐代紫笋饼茶的加工制作,一般经蒸、捣、烘、焙、拍、穿、封等七道工序加工成团饼,后上贡给皇帝。据长兴县紫笋名茶开发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吴建华介绍,从宋朝废除饼茶,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而现在试制成功的紫笋饼茶就是按照这七道工序,全手工制作。虽然工艺比较复杂,但保留了历史上的紫笋饼茶的风味。长兴恢复唐代“紫笋饼茶”!杭州@楼明…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白茶类茶叶白牡丹茶的品质特点,从萎凋、烘焙等方面总结了其加工技术,以期为茶叶的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平阳黄汤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平阳黄汤茶饼的品质特点和加工工艺,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平阳黄汤茶饼的加工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优质水仙茶饼品质形成的基本条件,从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压模与烘焙等方面总结漳平水仙茶饼的生产加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利用沼气加工福安菜茶技术的优点,并从制茶场所、设备选择、茶青标准、制作技术及茶叶分级等方面总结了利用沼气加工福安菜茶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桑叶茶的作用及生产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玲英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348-348,350
桑叶茶具有保健疗效作用,生产桑叶茶可使农户增收、帮助致富。介绍了桑叶茶的作用、生产及加工制作技术,以期为桑叶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牡丹特征特性,为白化茶新品种(系)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白牡丹和白叶1号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调查其移栽成活率、新梢生育期、芽叶性状、茶叶生化成分、耐旱性和抗性。[结果]白牡丹移栽成活率较高,丛成活率达74.8%,株成活率为67.7%;1芽1叶期百芽重较对照高3.1%;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达7.7%;耐干旱、抗假眼小绿叶蝉能力较强。[结论]白牡丹是一个具有较好适应性、病虫抗性和较好品质的白化茶新品系,适宜在绍兴茶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凌螺春茶是广西百色市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制作的地方特色茶叶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了探索该茶的加工技术及原理,笔者对该茶的生产加工工艺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凌螺春茶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检测并比较了不同等级、是否陈化3年处理、是否压饼处理的18个福建白茶的生化成分,同时采用滋味等效量化评价方法,对白茶样品的鲜味、苦味、涩味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各滋味品质相关的化学成分,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白毫银针含茶多酚20.14%,氨基酸5.42%。随着白茶等级的降低,茶多酚、酯型儿茶素、没食子酸含量减少,黄酮含量增加。白毫银针与白牡丹的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相近,且显著高于寿眉。在陈化白茶中,压饼陈化白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含量低于散陈化白茶。茶样鲜味、涩味和苦味量化审评结果表明:白毫银针鲜味得分最高,白牡丹鲜味、涩味、苦味得分均较高,而寿眉这3种滋味得分均较低;陈化白茶鲜味、涩味得分低于新白茶,压饼陈化白茶鲜味得分进一步下降。本研究为消费者提供了认识白茶品质的科学方法,也丰富了白茶的生化理论,为白茶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茶叶焙制技术主要在团茶的生产方面。进入明代以来,茶叶的焙制加工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生产叶茶和芽茶。在这一时期,我国团茶、饼茶进一步边茶化,末茶渐渐衰微,叶茶和芽茶成为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类;散茶尤其是炒青绿茶得到迅速发展;绿茶和其他茶类一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得到了协调发展。推动了茶叶生产的进步。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几种主要茶叶的焙制加工技术,包括炒青绿茶的焙制、蒸青绿茶的焙制、以及青茶、红茶和花茶的加工焙制技术。  相似文献   

12.
用夏秋茶原料制作红茶,既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红茶消费需求,又能促进夏秋茶生产,提高茶叶生产整体效益。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利用茶叶加工技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方法提高夏秋红茶品质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提高夏秋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红仑春毛尖茶从原料生产、茶园管理、鲜叶选择到加工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要点;重点阐明了红仑春毛尖茶在加工过程中的内质物转化、品质形成与各个加工环节的温度、含水量、加工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红仑春毛尖茶的品质特点及储藏要求。  相似文献   

14.
酸枣俗称野枣.用酸枣叶加工制作的茶.具有利尿、消炎、促进胆酸合成等多种保健作用。其加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漫话武夷清源茶饼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叶学会巩志武夷清源茶饼,亦称武夷茶饼,产自武夷山清源岩(非泉州清源山),其主要原料是武夷乌龙茶(占原料三分二),配以祖传制茶饼中药44味(占原料三分一),依古法炮制,武夷清源岩制成茶饼后,运抵泉州城内倪鸿记茶店销售,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发挥"桂绿1号"的品种优势,用自主品牌良种开发自主品牌特色茶产品。[方法]试验通过应用"桂绿1号"鲜叶进行研制桂林毛尖茶,分析该品种加工绿茶的特点,优化其加工工艺,研发出品质优良、质量稳定且符合桂林毛尖茶相关质量要求的茶叶产品。[结果]"桂绿1号"鲜叶制作桂林毛尖茶的加工技术为:茶青→萎凋(5.5~7.0 h)→杀青(嫩杀)→揉捻→毛火(90~95℃5 min)→足火(90~105℃8~15 min),按照这一加工工序制作出的桂林毛尖茶条索紧细,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品质优良。[结论]研究可为实现品种和产品双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提升广西桂林毛尖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该区茶产业的特色茶产品发展和品牌建设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集萃     
■茶饼代香烟月利增三千结婚发喜糖时,人们习惯搭配香烟。如今,搭配茶饼成为了一种更加健康和时尚的做法。喜糖专卖店的老板万利福发现了这一流行趋势后,便从云南引进茶饼并配上盒子和喜糖制成了"喜茶套装"。这种"喜  相似文献   

18.
我县广西月柿年产量达千吨.利用广西月柿加工成优质软饼,比本地珠柿软饼更具饼大、晶莹透明、香甜可口等优点.近3年来,月柿加工软饼客商成倍增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产量超过百吨.现将广西月柿软饼加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散装茶冲泡时味道或浓或淡,包装不好又容易氧化变质,携带也不方便,因而试制一种块状茶,有利于冲泡和保质。它的形状是方方一寸,好似古代的金砖,故又叫作寸金茶。方块茶制作技术的工艺流程为杀青—揉捻—初烘—压块—烘干—复烘—包装—贮藏。本文基于方块茶制作工艺,探究了25%、30%、35%、40%、45%、50%等不同茶坯含水量对方块茶品质的影响以及方块茶的包装和贮藏,以期为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碧螺春传统加工工艺 碧螺春传统工艺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烘干等工序,加工以手工制作为主,"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对制茶者个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产品品质较难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