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工艺,为提高凌云白毫茶红条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设计3个梯度的萎凋叶含水量56.00%~59.99%、60.00%~63.99%和64.00%~68.00%及3个梯度的萎凋时间15、17和19 h进行不同萎凋试验,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理化成分检测。【结果】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时,茶样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浓厚,叶底红亮;茶多酚保留量适当,咖啡碱含量低,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均较高。萎凋时间为17 h时,香气甜香浓郁,茶汤红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红亮;茶多酚、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结论】凌云白毫茶红条茶萎凋最佳工艺为控制萎凋时间为17 h,萎凋叶含水量60.00%~63.99%。  相似文献   

2.
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英德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设计研制出英德条形红茶连续化加工机械,并通过多次试产结合茶产品感官审评开展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机械加工工艺研究,获得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的基本工艺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3.
红条茶,为全发酵茶,外形乌润有金毫,有明显的甜醇花果香,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红匀。常喝红茶,具有养肝、暖胃、驱寒的功效。近年来,红茶加工原料也越来越讲究,用一芽一叶甚至全芽的细嫩原料来加工红条茶,成品满披金毫,制作螺形红茶,茶条紧结卷曲,金毫盘龙,在感官上给人以金螺堆砌,金龙紧盘的视觉效果,别有一番滋味。在广西第四届“桂茶杯”评比中,凌云县茶叶高产示范场用凌云白毫种的原料生产的“红螺茶”,获得了特等奖。用曲毫炒茶机加工的螺形红茶,因风格独特,外形有特色,卖相好售价较高。将螺形红茶的加工技术介绍如下。1螺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红仑春毛尖茶从原料生产、茶园管理、鲜叶选择到加工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要点;重点阐明了红仑春毛尖茶在加工过程中的内质物转化、品质形成与各个加工环节的温度、含水量、加工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介绍了红仑春毛尖茶的品质特点及储藏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了茶条槭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采种、催芽、整地、条播、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茶条槭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红、绿鹧鸪茶鲜叶之间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解析不同品种鹧鸪茶香味差异的机制,采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技术对红、绿两种鹧鸪茶鲜叶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二者间的差异代谢物。采用GC-MS方法,从红、绿鹧鸪茶鲜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156种;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红、绿鹧鸪茶鲜叶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15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香味决定物质橙花叔醇含量在红、绿色鹧鸪茶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红雪茶多糖过氧化氢(H2O2)脱色工艺条件,为红雪茶多糖的纯化及其资源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脱色时间、脱色温度、H2O2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以多糖脱色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雪茶多糖的H2O2脱色工艺,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果]3个因素对红雪茶多糖脱色效果影响的排序为:H2O2体积分数>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其中H2O2体积分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红雪茶多糖的最佳H2O2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55℃、脱色时间20 min、H2O2体积分数2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81.55%.[结论]H2O2色法对红雪茶多糖的脱色效率较高,且成本低廉、工艺稳定,是红雪茶多糖脱色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迎春桃花(Prunus persica var.camelliaeflora Dipp.)茶中红开花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茶中红花芽形态分化划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等6个时期。茶中红花为辐射对称花,颜色为亮红色。茶中红开花习性存在一些特殊性,有一定比例的单芽双花花序现象和一花多果现象。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市龙井群体种夏秋季鲜叶为原料,采用工夫红茶加工工艺,通过不同的干燥方式,结合茯茶不同的"发花"技术,完成红茯茶产品.感官评审结果表明,接种市面上购买的茯砖茶提纯扩繁的菌液优于茯砖原茶接种方式,晒青红毛茶接种得到的红茯茶产品优于烘青红毛茶接种产品,且均可实现具有红茶及金花菌特有的香气特征的红茯茶产品的预期目标.常规...  相似文献   

10.
“宜兴红”茶生产历史悠久、制茶技艺成熟,已成为宜南丘陵山区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宜兴红”茶产业,现对“宜兴红”茶品牌发展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工作成效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化铸魂、以产业筑基、以科技塑形的品牌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宜兴红”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1.
果实套袋已成为美人酥、满天红、红酥脆等红皮梨品种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近年在呈贡县茶桑果站示范园对套袋纸袋的选择,套袋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的试验研究,现将2年来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果农参考。1套袋前的管理1.1套袋果园应具备的条件套袋果园要求综合管理水平高,树体健壮、病虫害发生轻,树体结构良好,通风透光,生长季透光率达到25%~30%,每公顷枝量150~180万条,每公顷留果12~15万个,一律留单果。选择结果部位好,果柄长,果型大且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12.
介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与管理,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茶苗运输、茶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 4 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成龄英红九号茶树适合在冬季采用重修剪(离地 40~50 cm),并在每轮茶结束后结合施用有机肥、增施化肥和复合肥可增强茶树生长势及发芽密度,开采时期为新梢中一芽二叶以上达到 60%~70% 左右,机采进刀深度春茶 4~5 cm、夏秋茶 5~8 cm 可提高机采鲜叶的优采率。【结论】英红九号茶树的展叶角度较大,节间较长,是适宜机采的品种,通过运用合适的修剪留养、施肥管理、开采时期和采摘标准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  相似文献   

14.
广西六堡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堡茶是一种后发酵紧压茶,品质特点是“红、浓、陈、醇”,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渥堆发酵主要机理是湿热和微生物作用,由此形成了六堡茶特有的的品质风格。六堡茶加工品质的高低与茶树品种的内含生物化学成分及适制性密切相关。本文介绍六堡茶品质及加工工艺特点,阐述了适制六堡茶的主要品种特性,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产业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粱红条病是一种重要的高粱病毒病,对我国北方地区的高粱为害较重。高粱红条病在不同地区间、不同品种间和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之间发病率都有差异。介绍了我国高粱红条病的病原、病症、侵染循环、流行条件等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普洱茶从田间管理、鲜叶采摘到成品贮藏、出厂等过程的生产加工工艺及流程;分析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原料、加工和贮藏等问题;探讨思茅普洱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品质改进拟采取的系列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措施;提出根据当地的天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普洱茶生产,并适时开发普洱茶的再加工产品,将是普洱茶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半烘炒绿茶的头子茶采用“辉锅紧条,圆筛分号,紧门定级,分号入库”的精制新工艺,平圆筛号茶的比重可提高6.0%~9.0%,降低副茶率4%~10%,同时,由于条索更加紧结光滑,可提高圆筛工效1.6~1.9倍和抖筛工效0.3~0.8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ISSR标记和表型特性分析对茶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5条谱带,所有条带都具有多态性,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57和0.413.13个茶属植物的相似性系数为24.66%~82.05%,在阈值为58%处,共分为5组.7个茶属植物的表型遗传变异为0.17%~28.60%,长白茶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单宁和果实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东北茶芳鹿灬芳鹿灬芳鹿灬芳鹿灬具有较高的维生素C,并且这两个种同黑穗醋栗、红穗醋栗和醋栗分别聚在不同的组,亲缘关系较远,因此长白茶和东北茶可作为穗醋栗和醋栗育种的重要资源.芳鹿灬鹿灬芳芳鹿灬  相似文献   

19.
采用桃源大叶野生茶树原料制作"桃源野茶红"红茶,利用栽培、萎凋、揉捻、发酵等关键技术研究,使"桃源野茶红"红茶内含物充分发挥,品质特征达到优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桃源大叶野生茶树原料制作“桃源野茶红”红茶,利用栽培、萎凋、揉捻、发酵等关键技术研 究,使“桃源野茶红”红茶内含物充分发挥,品质特征达到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