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家禽》2003,25(11):20-20
1配种方法1.1大群配种在一定数量的种母鸭中按比例配一定数量的公鸭,让其自由交配。种鸭群的大小视鸭舍数量或当地放牧群的大小从几百只到上千只不等。大群配种如公母比例恰当,一般受精率较高,尤其是放牧的鸭群更高,但后代血缘不清。这种配种方法多用于繁殖场。1.2小间配种即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鹅配种方法通常分自然配种和人工配种两种,自然配种鹅在水中交配比在陆地上交配受精率高,所以应在种鹅场设置水上运动池。运动池的水最好是流动水,如果是池水应常更换,尽量保持清洁不污浊发臭,以保证较高受精率。自然配种又分大群配种和小群配种。1大群配种即按比例把一定数量的公鹅和母鹅集中养存一起,使每只鹅都有机会自由交配。此配种方法适合于一般种鹅场,  相似文献   

3.
在鹅业生产中,鹅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低是制约鹅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工授精技术尚未有效普及应用的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途径。(一)人工辅助配种的方法种鹅人工辅助配种的操作技术,实际上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种鹅顺利完成自然交配过程的一种配种方式。一般要求先把公母鹅放在一起,让它们彼此熟悉,以利于以后的配种管理。生产上采用的这种方法根据配种环境可以分为在陆地运动场辅助配种和在水中进行人工辅助配种。1.陆地人工辅助配种。通常在小圈内进行,把需要配种的母鹅放进圈内,再把公鹅放入。操…  相似文献   

4.
根据鹌鹑养殖生产和苗种培育的需要,可以采用单配、轮配、小群交配小群、大群配种等配种方法,现将这些鹌鹑配种方式介绍如下。1)单配或轮配。单配是1只公鹑配l只母鹑,轮配是l只公鹑配4只母鹑,但必须做到每天分别在人工控制下进行间隔交配。这种配种方法很容易弄清血统,受精率高,育种场多采用。2)小群交配小群。交配通常以2只公鹑配5~7只母鹑,一般种鹑场多采用此种方法,受精率也很高。3)大群配种。通常用10只公鹑配30只母鹑,一般种鹑场也采用。不过种鹑太多,争斗现象比较严重,不但影响受精率,且种鹑受伤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5.
养鸭应注意公母配比适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鸭群的公母配比种鸭群中公母鸭的配比,对种蛋的受精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公鸭留得过多,不但经常争夺配偶、互相骚扰,影响公鸭精力,导致配种力降低,还大量消耗饲料。公母鸭的比例受品种、年龄、季节、饲养管理和配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蛋用公鸭比肉用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的比例可大些;年轻公鸭比老年公鸭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大些;公鸭在春季配种力强些,母鸭比例可比其他季节大些;公鸭营养状况好或大群配种时,母鸭的比例同样可大些。一般情况下,公母鸭适宜的配偶比例是,蛋用品种为1∶20~1∶25,兼用品种为1∶6~1∶10。当然,在实…  相似文献   

6.
<正>鸭的繁殖方法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一般情况下,蛋用鸭都是采用自然交配,肉用鸭也可以自然交配为主。但骡鸭的制种方法不同,由于两个亲本血缘较远,自然交配比较困难,且受精率低于40%,在生产上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必须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才能提高受精率。在常规情况下,如果采用自然交配,瘤头鸭与家鸭的配种比例为1∶5,而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配比可达1∶20以  相似文献   

7.
肉犬养殖过程中,在人工授精不便开展的情况下,自然交配为肉犬配种的主要方式。自然交配虽为公母犬自由进行,但肉犬多为拴养或圈养,生产过程中用不同品种或个体差异较大的犬进行杂交改良,并且还涉及到犬行为学内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仍需人为地判定配种适期和采取  相似文献   

8.
(一)繁育原则确定公母种貂的个体交配关系,避免在配种期出现盲目的抓放公母种貂进行错误交配,如出现近亲交配,体型大小、品质优劣的错误交配等,将直接影响兽群的品质、繁殖力和成活率。(二)繁育选配方式1.血缘关系选配。为防止出现近亲交配,根据系谱档案,一定要查清每只公母种貂的血缘代数情况,三代以内无血缘关系的公母种貂均可安排选配,有血缘关系的公母种貂决不能交配。  相似文献   

9.
5 鸡配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2种方法。自然交配有下列配种方式: 5.1 大群配种:系指公母鸡同群饲养,公母鸡按一定比例搭配,公鸡可随时与母鸡交配,优点是省工省事,种蛋受精率较高。 5.2 小间配种:指在一个配种小间,养8~15只  相似文献   

10.
<正>鸭的配种方法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2种。一般情况下,蛋用鸭都是采用自然交配,肉用鸭也可以自然交配为主,但骡鸭的制种方法不同,由于2个亲本血缘较远,自然交配比较困难,且受精率低于40%,在生产上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必须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才能提高受精率。在常规情况下,如果采用自然交配,瘤头鸭与家鸭的配种比例为1∶5,而采用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马鹿、梅花鹿的配种多为自然交配。但公母混群,公鹿性情暴躁,干扰母鹿采食,公鹿体力消耗大,易消瘦,影响精液品质,受胎率低。最佳的配种方法是人工授精。自然交配情况下,一头种公鹿一般能配15~20头,最多不超过40头母鹿。而人工授精,尤其是假台鹿采精的,一次最高可生产冻精200多支,一个配种期可制作冷冻精  相似文献   

12.
家禽的配种方法大体分为自然交配和人工输精两种。自然交配又分为大群配种、小群配种、个体控制配种、同雌异雄轮换配种、辅助配种等几种主要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公禽和母禽均应按生产性能、体质、外貌、发育情况、遗传性能、品种特征进行选择。如有条件,对公禽应预先精选,即检查第二性征、性活动机能、精液品质,选留优秀者配种。  相似文献   

13.
<正>家兔人工辅助交配就是在公母兔分群或分笼饲养情况下,配种时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在人员看守和帮助下完成配种过程。与自然交配相比,这种方法能有计划地进行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能合理安排公兔的配种次数,延长种兔的使用年限;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家兔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1屏障环境下SPF种鸭的饲养方式选择种鸭的传统饲养方式是地面平养方式,即种鸭饲养在鸭舍内,外设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或采取喷淋的方式,种鸭配种主要是采用自然交配方式,这种方式种鸭活动量大,种蛋受精率  相似文献   

15.
北京鸭为优良的肉用品种,由于体型较大,与体型较小的鸭种相比,自然交配能力稍差。为了保证其受精率,长期以来,北京鸭配种的公母比例常为1∶5,并认为如超过1∶5,就会降低受精率。近一、二年来,海淀区为了提高母鸭的受精率,不少鸭场采用了公母鸭1:4的配种比例,但受精率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有的甚至反而下降。原因何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多年养狐实践中 ,归纳如下经验 :1 狐的发情规律狐属于季节性 1次发情动物 ,公狐一般 1~2月初 ,附睾中开始有成熟的精子和性欲要求 ,并可进行交配 ,整个配种期持续约 60~ 90d ,此期始终保持性欲要求。母狐 1月底~ 2月上旬 ,可有发育成熟的滤泡和卵子 ,整个发情期由 1月中旬~ 4月中旬。2 配种时间的选择 早、晚和凉爽的天气 ,公狐比较活跃 ,是放对配种的好时候 ,中午和高温天气 ,狐表现懒惰 ,交配不易成功。3 配种时的注意事项 ①狐具有择偶性 :母狐对公狐有选择性 ,有好感的公母狐交配才能成功 ,所以整个狐群应有足够的公狐…  相似文献   

17.
鹅繁殖率低的问题是制约养鹅及种鹅场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鹅的交配习惯,公鹅普遍阳痿,配种能力低,自然交配受精率低是造成繁殖率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产蛋量较高的品种,由于公鹅的原因所产鹅蛋不能全部孵化,造成产蛋多的品种并不能有效地多繁殖后代。提高鹅的繁殖率,首先应提高公鹅的配种能力。笔者根据某种鹅场的生产实践,对该厂种蛋受精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公鹅配种能力问题加以探讨。1种鹅管理概况种鹅来源于吉林正方鹅业有限公司,品种为长白1型,开产前种母鹅4500只,公鹅1000只,公母分别饲养,于2月初开产前以公母1∶5…  相似文献   

18.
1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1.1提高了公鹅的配种能力在自然交配情况下,一般中型鹅种公母比例为1∶4,若采取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达1∶30,从而降低了种公鹅饲养量,节省了饲料开支,减少场地占用,从而提高了养殖种鹅的经济效益。1.2提高了种公鹅的质量用作人工授精的公鹅,是从众多公鹅中选出的姣姣者,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优良,从而相应提高了种公鹅的质量。1.3减少了公母鹅生殖器官传染病的发生由于采精的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消毒,避免公母鹅生殖器官密切接触,从而减少了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蛋子瘟病,从而降低了种鹅的淘汰率。1.4提高了种蛋的受精…  相似文献   

19.
沈莉 《江西饲料》2011,(2):42-43
1"比例",即配种比例公母鹅配种比例直接影响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配种的比例随着鹅的品种、年龄、配种方法、季节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自然交配时,一般小型品种鹅的公母比例为1∶6~7,而大型品种鹅为1∶4~5。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鹅比例的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大型公鹅要少配,小型公鹅要多配;老年公鹅要少配,体质强壮的公鹅可以多配;水源条件差,秋冬季节可适当少配;水源条件好,春夏季节可以多配。  相似文献   

20.
绵羊产羔率是一项重要经济指标,通过人工授精、辅助交配、自然交配3种不同配种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种对提高产羔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