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常年植棉在70万亩以上。棉花产业是威县经济支柱产业。近几年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和应用,棉田病虫危害发生了新的变化,棉盲蝽、蚜虫、棉蓟马,红叶茎枯病、黑斑病、褐斑病危害呈上升趋势,棉花早衰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实现棉花优质高产,根据近几年棉花生产经验,总结棉花防病、防虫、防早衰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常年植棉面积75万亩,棉花生产是威县主导产业。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大大减少,盲蝽象逐渐由不被人注意的害虫种群通过数量积累,变成害虫的优势种群,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特别在2005年我县盲蝽象大发生,致使棉株中部蕾铃脱落加重,严重地影响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14日,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威县举办了"棉花高产创建暨棉花病虫害防治及栽培技术"培训会。来自威县枣园乡、固献乡等乡镇的100余名植棉大户参加了培训。植保所鹿秀云副研究员重点讲解了"棉花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威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万hm2以上,有着比较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但是,在棉花生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繁琐、用工多,二是病虫害控制成本高,三是产量低而不稳,棉田效益低。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棉花简化增产栽培技术模式,该模式在以水调肥简化施肥、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威县2006年棉花立体间作1万公顷,主要有棉花-西瓜、棉花-洋葱、棉花-白萝卜等间作模式,今年,试验、示范了棉花辣椒间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同时,667平方米收辣椒3000千克,纯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且投入少,病虫危害轻,易管理,是一种棉化蔬菜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积极组织棉花专家,在河北省棉花主产区威县、南宫市、曲周县、深州市、冀州市、吴桥县等地,通过授课培训、田间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棉花新品种冀863、冀151的示范推广,展示新品种的高产、抗病优势,针对棉花生产中出现的棉花疫病产生的烂铃问题,进行了抗棉铃疫病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强渤海粮仓示范区建设,使棉区调整种植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挖掘增粮要素,为建设大粮仓提供基础,棉花所组织专家,对渤海粮仓建设的负责区域威县进行了饲料作物种植技术培训。2015年8月24日,受威县科技局邀请,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棉花所组织专家赴渤海粮仓项目区威县进行饲草作物种植技术培训。河北省农科院杨利华研究员、刘贵波研究员、李俊兰研究员实地考察了位于威县赵乡的艾禾农场万亩饲草作物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8.
威县是产棉大县,全县棉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棉花生产是威县的支柱产业,千方百计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收入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现如今,全部种上抗虫棉以后,棉铃虫已不再是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首要问题。为此,想要棉花丰产,防治病害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研会成立于1984年.多年来,农研会坚持良种繁育,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同步推进,形成了以良种产业为主体、以农业技术服务为配套、以其它农用物资经营为补充的综合性农业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研会下设六个管理部门,拥有一个棉花加工厂,一个种子加工厂等经济实体,总资产超过亿元。农研会依靠科技创新,合作共赢。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河北省重点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泊头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规模化生产扩大,新形势下农业局技术服务人员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以农业项目实施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由于其生产经营风险系数较大,并且缺乏相应的抵押品,使得其很难获得融资。本文基于对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的调查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贷渠道多样化,但其融资需求满足程度非常低,并且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严重抑制了河北省农业的发展。最终,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层面、金融机构层面以及金融市场层面对其融资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业创新驿站已搭建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平台,是优化特色产业集群的帮扶力量。本文探究河北省阜平、威县、饶阳地区农业创新驿站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内在机制,应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估了农业创新驿站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并基于此为农业创新驿站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引导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威县地处黑龙港流域,属冀南低平原区,是个棉花主产区。近年来,威县农业综合开发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大力发展芦笋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郗悦平 《河北农业》2013,(11):56-5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目前河北省以种养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5.
棉花高产立体间作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河北省威县常年植棉面积60万亩左右,其中棉花间作面积达20万亩,间作模式有:棉花一西瓜、棉花一园葱、棉花一土豆、棉花一枣树等。为了持续提高棉田生产效益,近几年来在省农科院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积极探索棉花高效生产,筛选了一批效益好的生产模式,其中棉花一白萝卜间作模式平均亩产白萝卜4000余公斤,棉花平均产皮棉80公斤。2003年亩效益达2000元以上,比纯作棉亩增效益900元以上,且投入少,易管理,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现总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威县地处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常年棉花种植面积53 300 hm2,其中连作15年以上的棉田占到80%以上,产量多年维持在中低水平,在施肥方式、耕作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1威县棉花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1.1施肥不合理,养分比例失调。在棉花整地之前,通过对全县棉花种植比较集中的15个乡镇调查,施用各种有机肥的地块在5%以下,其它地块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I0003-I0003
林永增(1963-),男,河北威县人,研究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二级学科带头人;中国棉花学会理事,河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电视台农民频道技术顾问。主要从事棉花高产优质、棉田高效复种等栽培技术研究。曾主持省(部)级农业科研项目和优质棉基地科技服务项目等。获科技成果奖励8项,其中,“海河低平原限水农田节水种植系列技术”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河低平原节水型农业研究与综合开发”获国家星火三等奖并荣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集体二等功,“水约束型棉粮产区实现中产变高产的途径及…  相似文献   

18.
威县是全省植棉大县,棉花也就成了威县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早表、枯死现象时有发生,平均每亩损失200多元。本文探讨了棉花早衰枯死、棉花早衰枯死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1日,河北省副省长沈小平在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巡视员曹振国、农业厅厅长魏百刚、河北省农发行行长王玉武以及河北省农科院院长王慧军陪同下,视察了河北省农科院承担的"渤海粮仓农牧结合、循环经济"项目。沈小平副省长一行先后视察了渤海粮仓"威县棉改粮示范区"、"万亩饲草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根力多生物肥公司,听取了威县科技局局长王建智、现代农业园区主任徐文阁和项目区技术负责人省农科院棉花所李俊兰研究员的汇报,实地考察了项目进展和技术方案落实情况,与项  相似文献   

20.
<正>威县农业局自去年以来,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重点对示范户进行了技术指导,推广先进农业技术,通过示范户的率先试验示范,辐射带动周围农户,达到了提高农民素质、调整种植结构、改进种植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小麦生产在威县虽然面积不是最大,但也不容忽视,笔者作为一名技术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