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油料能源树种用途的竹柏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优良无性系,是竹柏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表型优株建立的竹柏无性系间,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选择是必要的;竹柏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85,0.784,0.804。通过聚类分析,根据3个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表现,精选获得的SM2,NS1,NY2,SM1等4个优良无性系的千粒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子含油率等性状,与参试群体总体水平比较,遗传增益分别达15.68%,50.62%,5.55%,与CK比较,遗传增益分别达32.38%,638.10%,10.68%,且均具较强适应性和较高稳定性。NS1,SM2适宜中等以上的立地条件,即在Ⅰ、Ⅱ类地适宜推广;NY2,SM1适宜在Ⅰ,Ⅱ,Ⅲ类地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全同胞家系林中初选的25株优良单株为材料,开展无性系测定试验,选育出岑软ZJ11、岑软ZJ14和岑软ZJ24三个油茶优良无性系。通过对三个无性系进行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和产量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无性系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和果油率的遗传力估计值h2分别为0.986、0.978、0.998和0.980,均接近1.0,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4~7年生平均产量、果油率在各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选育出的3个无性系的早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超过或优于对照良种岑软2号和岑软3号,其中每公顷产油量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4.72%~13.91%和5.49%~14.77%,果油率的对照遗传增益分别为13.15%~23.33%和7.81%~17.50%。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湿地松种子园无性系种实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结果表明:种子园无性系的平均种子潜能(SP)为182,平均种子效率(SE)为9.9%;球果长、宽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其重复力分别为0.886、0.912,这说明球果长、宽主要受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种子潜能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内存在显著差异;果长、果宽、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效率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千粒重年度重复力为0.704,说明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球果饱满种子数、种子潜能、种子效率等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为0.683、0.792、0.704,且这些性状与种子园种子产量的联系更密切,选择无性系嫁接建园及遗传疏伐时应充分重视,并根据这些性状,采取有效的经营管理技术提高种子园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4.
官雁华 《绿色科技》2020,(3):161-162,164
指出了竹柏种粒大,种子含油率高,是优良的油料能源树种之一。为此,进行了竹柏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竹柏不同的造林密度林分之间,地径生长、冠幅大小、结果枝数、单株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等性状表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竹柏纯林造林密度以2000株/hm2为宜,单位面积种子产量最高。竹柏地径大小与结果枝数、单株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的线性正相关显著,冠幅与结果枝数、单株种子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种子产量之间有不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味子种耔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籽厚度、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含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耔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含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汨罗市桃林国有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采集的31个无性系球果为材料,开展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球果长、球果宽、单果鲜重、球果长宽比以及单果种子饱满数、单果饱满度、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厚差异极显著;其中单果出籽数与种子饱满度在0. 01水平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长、种子厚、单果鲜重、球果长、球果宽显著正相关。说明以千粒重可作为湿地松种子品质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以种子饱满度、单果出籽数可作为选择高产无性系的主要参考指标;用以上三个指标对湿地松无性系开展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对湿地松无性系进行再选择。以期为湿地松种子园优良无性系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为了选育可在该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内引进和收集的47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12个果实性状指标分别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县引进和选择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各经济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茶干籽含油率介于17.22%~42.64%之间,平均值为34.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果产量与干籽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果含油率与干籽含油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厚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2个数量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果型因子、含油量因子和单果籽粒数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5.705%;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可选择果大、单果籽粒数多、含油率高和结实多的无性系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罗田垂枝杉是湖北省特有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保证子代优良性状遗传的稳定性,笔者通过对湖北省红安县老君山林场罗田垂枝杉种子园的子代林遗传特性和遗传增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子代林所具有的冠幅小、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等优良特性都能够稳定遗传;罗田垂枝杉适宜较高密度造林,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升,增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主要任务是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并保证稳产高产。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的29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无性系球果纵径、横径、体积、产量及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涩粒率、霉变率、发芽起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等10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无性系的结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在29个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球果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3.53%;种子霉变率(75.40%)次之;再次为种子发芽率(38.21%)。不同无性系间,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率与种子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霉变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球果的产量与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与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球果、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排名前9位的6、27、22、23、28、26、5、14、9号无性系,可为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留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特征及种子含油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通辽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分布的4个种源的文冠果进行了果实特征和种子含油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包头种源的文冠果种仁含油率最高,为63.4%,但平均结果量、种子千粒重、平均每果粒数、平均每株种子总重量和出籽率等果实特征表现最差,分别为2个/株、815.5 g/千粒、13.52粒/果、27.64 g/株、47.8...  相似文献   

12.
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是多个油茶物种的分布中心,为发展其油茶产业,对其特色油茶物种怒江山茶和西南红山茶的经济性状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怒江山茶果型和种粒较小,平均果重5.0 g,籽千粒重640.9 g,籽含油率32.3%,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为455.8 g/m2和62.0 g/m2,综合经济性状良好;西南红山茶平均果重10.87 g,籽千粒重899.7 g,籽含油率27.7%,冠幅产果量和产油量为406.7 g/m2和37.3 g/m2,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状。2种油茶的种仁含油率和不饱和酸分别为,怒江山茶54.0%和87.32%,西南红山茶49.3%和87.29%。本研究表明两种油茶物种可作为贵州西部高海拔地区发展油茶产业的首选树种,并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海南省不同产区的越南油茶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上的差异特点,本文对来自8个不同产区的越南油茶成年实生丰产树样本开展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调查和测定,比较不同产区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单株叶片和果实大小、果皮厚度等农艺性状差异显著,但叶片和果实形状无显著差异;种子数、百粒重、单位树冠面积产量等经济性状差异显著;各产区油茶油的过氧化值、皂化值和碘值差异显著,但酸价无显著差异;各产区油茶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相似,但花生酸、花生-烯酸、硬脂酸这些小比重脂肪酸差异显著;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均符合《油茶籽油》(GB/T11765—2018)的质量要求,其中XS、HC、MN和HD等产区的油茶油各有表现特殊的品质因素;对全部样品作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打破了产区分布特征。可见,环境和基因型通过影响农艺性状如果实和种子大小等产量性状;海南不同产区的油茶油均为优质油,同时不同产区又有其特色;海南产区越南油茶的育种目标以丰产性、稳产性和抗性等的遗传改良为主。  相似文献   

14.
采集"常德铁城一号"、寒露籽和霜降籽3种油茶品种的鲜果,对其品种特性与采摘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城一号"具有"两大三高"的优点,鲜果平均重12.88 g,比一般寒露籽大91.6%,最大果达41 g;种子平均重1.23 g,比一般寒露籽大80%;干籽出仁率达71.27%,比寒露籽高0.46%;7年生单株产量平均达10.97 kg,比青林霜降籽高63.5%,单位面积平均产油达99.69 kg/667m2,比青林霜降籽高75.2%。霜降籽鲜果出干籽率为21.53%,比寒露籽低20.5%;鲜果含油率为7.24%,比寒露籽低22.4%;果实成熟迟,霜降籽在10月下旬开始成熟,比寒露籽迟20 d左右;种子中茶子象甲虫口密度为5.08%,比寒露籽高23倍。寒露籽种仁含油率10月10日达48.8%,成熟度为93.2%,开始裂果;霜降籽种仁含油率10月26日为48.77%,成熟度为94.3%,开始裂果。因此,在常德市寒露籽宣在寒露节气开始采摘,霜降籽宣在霜降节气开始采摘。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对楚雄市鹿城镇大东村委会小坝冲的6.67 hm2油茶低产林采用清除杂木、垦复土壤、林地套种与间作、合理施肥、旱季灌水、整枝修剪、伐密补稀及高枝换接这8项技术措施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油茶的树高、地径、冠幅均逐年增加,单位面积产油量增幅达215%,单位面积的平均冠幅产果量增幅达151%,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果籽重及籽粒数分别比实施前提高34.26%、34.94%、42.11%。  相似文献   

16.
Two 25 year old teak clonal seed orchards comprising 15 (CSO-I) and 20 clones (CSO-II), respectively, selected mostly from moist forests of Western Ghats (latitude 10° N) in southern India, were evaluated for fertility, offspring diversity, and genetic drift. The orchards differed in fertility of clones as well as flower and fruit production per ramet. Fertility was highly skewed in CSO-II, where one clone (originating from higher latitude −17° N, in Eastern Ghats of peninsular India) produced 55% of the fruits and 68% of the flowers in the orchard, in contrast to a similar contribution from four most fertile clones in CSO-I. Fertility variation, measured as `sibling coefficient' (1.7 in CSO-I and 8.3 in CSO-II), was high in CSO-II resulting in high coancestry and low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3 times lower than CSO-I) in the seed crop. In CSO-I, 58% of the clones contributed effectively to seed production compared to only 12% effective contribution resulting in eight times higher genetic drift in CSO-II. Placing limits on how much seed can be collected per clone might be useful in restricting over representation of highly reproductive clones thereby increas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seed crop.  相似文献   

17.
山桐子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个山桐子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生长量、结实量、含油率等性状差异进而评价筛选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的果穗性状、果实表型、果实含油率存在显著差异;果穗长宽与果穗重相关性极显著,果实大小显著影响单果重量的大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选出6个优良无性系,入选率30%,入选无性系具有含油率高、结实量大、树体健壮等特点。本研究筛选的山桐子优良无性系为四川地区选育良种或品种提供良好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湿地松种子园的产量,以荆门市彭场林场一代去劣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状况和结实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无性系生长和结实性状的差异性,并筛选出高结实无性系。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冠幅、球果长度、球果直径、球果径高、单株球果总产量和单个鲜果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sg<0.01),而单果出种量的差异不显著(sg=0.366);选出排名前3位的高结实无性系,结实量较均值提高了2倍多;根据差异分析的结论,为现阶段优良无性系初步筛选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We compared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attributes of prog-eny obtained from three seed production areas (SPAs) and three corre-sponding unimproved stands (UIS) of teak (Tectona grandis L.f) at three bro...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通过对云南省油茶的主产区文山州富宁县复选的139株油茶单株的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果籽实重、平均单果果皮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等17个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变量因子进行平均正交旋转后确定主成分因子,对主成分因子选取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建立回归方程Y=0.358X1+3.695X2+0.064X3+0.05X6+0.388X8+0.022X9-10.616。依据回归方程计算综合评分值,结合含油率指标,确定优树选择指标,采用聚类分析,选取了32#、111#、113#、123#、121#、31#、25#、39#、110#、5#、58#相对样本群体具有明显增益的11株优良单株,并对其各项指标做出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对云南省油茶良种的多指标综合选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