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里属非洲慈鲷科,目前在水族市场上属于中低档热带观赏鱼,体色呈蓝色,体长最大约十八厘米,成鱼体长约十至十五厘米,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极限低温为12℃,温度降至17℃就停止摄食,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体色纯蓝,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原来是从台湾、新加坡等地引进,九十年代中期,有专业人士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在广东与海南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养殖,现在技术已完全成熟,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阿里基本是国内自行繁殖生产的。  相似文献   

2.
雪鲷是深受热带鱼爱好者喜爱的品种之一,其体色纯白,眼睛鲜红色,是所有白化观赏鱼中的佳品。原产非洲马拉威湖,属非洲慈鲷科.体长在8~14cm之间,最大者可达17cm,适宜生长湍度为26~32℃.18℃就停止摄食,极限低温为12℃.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  相似文献   

3.
<正>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属鲈形目,石鲈科,髭鲷属,俗称包公鱼、打铁鱼。斜带髭鲷具有抗病能力强、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色彩鲜艳、市场售价高,是近年来我国东海沿海重要的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对象。2017年笔者在莆田市南日岛东岱海区进行斜带髭鲷网箱养殖试验,将体长5~8 cm斜带髭鲷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巴西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 ,又称南美鲱鱼 ,属脂鲤目 ,无齿脂鲤科 ,原唇齿鱼亚科 ,原唇齿鱼属 ,原产巴西南部的巴那拉河与巴拉圭河水系 ,我场于1998年 10月引进该品种 ,1999年 5月进行了池塘主养巴西鲷技术的研究 ,收获时平均亩产 4 93kg ,其中巴西鲷占总产量的 50 9% ,养殖的巴西鲷作为亲本保留 ,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 :本次试验塘口为本场二组 4号塘 ,面积 2亩 ,形状为长方形 ,平均水深 1 6m ,养殖期间水温变化范围为 2 5~ 36℃ ,pH值在 6 2~ 8 1,溶氧在 3 9~ 7 9mg/L ,透明度 30~ 58cm。1 …  相似文献   

5.
雪鲷(Labidochromis sp.)体色纯白,眼睛鲜红,是白化观赏鱼中的极品。该鱼原产于非洲马拉威湖,属慈鲷科。成鱼体长在8~14 cm,最大者可达17 cm;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极限低温为12℃,水温降至18℃就停止摄食;一年可多次繁殖,为卵生口孵鱼。  相似文献   

6.
下游尼罗丽鲷与尼罗丽鲷的耐寒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游尼罗丽鲷学名为尼罗帚齿鲷(SarotherodonniloticusLinnaeusc) ,属鲈形目、丽鲷科、帚齿鲷属 ,是 1 985年湖南省援外人员从埃及伊斯枚利亚运河水系直接引进的罗非鱼新品种 ,1 992年浙江省首次引进该鱼。按照浙江省水产局“下游尼罗丽鲷引种和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要求 ,笔者于 1 999年 1 1~ 1 2月进行了下游尼罗丽鲷与尼罗丽鲷 (Oreochromisniloticus)耐寒力对比试验 ,旨在为该鱼人工养殖尤其是越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浙江省丽水地区水产良种试验场 1号池…  相似文献   

7.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Prochilodus scroda),亦称南美鲱鱼,英文名称为Scrofa,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唇齿鱼属.该鱼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肌肉以红肌为主,虽生活于淡水中,却具有海水鱼的商品价值,市场价格为普通淡水鱼的2倍~3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于1996年首次引进,经过几年的养殖尝试,已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布氏罗非鱼(Tilapia buttikoferi),又称布氏鲷、非洲十间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原产于非洲西部的淡水水域,引入我国有十多年的历史,因该鱼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外观特别,是一种食用观赏兼用鱼,市场价格较高,养殖面积逐渐扩大,具有较好的养殖前景。布氏罗非鱼体型侧扁,体表  相似文献   

9.
巴西鲷(Prochilodus scrofa),学名小口脂鲤,又名南美鲱鱼,隶属无齿脂鲤科原唇齿鱼属,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的湖泊、河湾、水库中,是巴西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我国于1996年3月从巴西引进,1998年6月繁殖成功,并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养殖[1~3]。巴西鲷为杂食性,偏植物食性;耐低氧,pH值要求6.0~7.5;适温范围为9~39℃,最佳生长水温为26~32℃。该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起捕等特点。万龙渔场自2000年6月至2000年10月进行了巴西鲷的池塘套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为热带内陆性鱼类,分类地位属鲈形目丽鲷科。该鱼具有适应高温、高盐度、低溶氧、富营养化及食性广的生态习性,是一种优良的养殖鱼类。但因为其对低温的忍受能力较差,低温临界限仅为12℃,而在信阳地区冬季温度最低可达-11℃,冬季平均温度5℃左右,所以罗非鱼在我区不能越冬。为了解决罗非鱼在我区越冬保种难题,同时提高甲鱼温室的综合利用,我们在2001年冬季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采光温室)和利用井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取得理想的养殖效果,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巴西鲷,学名小口脂鲤(Prochilodus scroda),亦称南美鲱鱼,英文名称为Scrofa,属脂鲤目、无齿脂鲤科、原唇齿鱼属。该鱼具有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肌肉以红肌为主,虽生活于淡水中,却具有海水鱼的商品价值,市场价格为普通淡水鱼的2倍~3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于1996年首次引进,经过几年的养殖尝试,已对其养殖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一、巴西鲷的生物学特性1.分布 巴西鲷原产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与巴拉圭河水系,主要分布于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家,是南美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2.外形特征 巴西鲷身体侧扁;尾叉型,上、下叶等长;体…  相似文献   

12.
凹头鲷,学名火鹤鱼(cichlasoma citrimettum),又名寿星鱼。隶属于慈鲷科,是原产于美洲的一种热水性鱼类,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极具食用性;且该鱼体型优美,体色鲜艳多变,有橘黄色、橙红色和白色,具观赏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养殖前景广阔。项目组于2006~2008年在工厂化养殖车间成功进行了该鱼的商品鱼养殖,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又名非洲鲫,属鲈形目,丽鱼科,丽鲷属,原产于非洲大陆,其体形大、骨刺少、繁殖力强、生长迅速、易于养殖,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适于加工成肉片,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为优良养殖对象之一。我国大陆于1978年分别从泰国和非洲尼罗河水系引进,经过试养后在全国被广泛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4.
下游尼罗丽鲷原产埃及尼罗河水系的伊斯枚利亚运河区,由湖南省援外人员直接从原产地引入,经湖南省水产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与目前国内养殖的尼罗罗非鱼比较,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1.下游尼罗丽鲷抗低温能力比尼罗丽鲷强2℃。因而,若两鱼都在水温偏低(17~19℃)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5.
红鳍笛鲷网箱养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鳍笛鲷俗称“美国红鱼”,是一种海水经济鱼类,原产于墨西哥中部。由于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畅销,在福建沿海目前是海水网箱养殖业引进的优良新品种。经平潭县多年试养结果显示了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产量高、经济效益佳等优点。现根据该县近年来养殖取得成效经验结合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红鳍笛鲷学名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石首鱼属。其形态典型特征为在乳白色的腹部显现红斑;幼鱼尾柄基部有较大黑点,体侧及背部有明显大黑斑。成鱼体形较长,头部钝圆。该鱼适应能力强,既能在海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6.
<正>布氏鲷Tilapia buttikoferi俗称布氏罗非鱼、非洲十间、淡水苏眉,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是全世界广泛养殖的罗非鱼的近亲,原产于非洲西部赞比亚、尼日利亚等国的淡水湖泊河流中。布氏鲷外观色泽鲜明,有八条与体轴垂直的黑色至深灰色的条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肉率高、经济价值大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新兴品种。  相似文献   

17.
王广军 《渔业现代化》2002,(4):15-15,11
裸颊鲷又名白点鱼 ,连尖 ,连占 ,是裸颊鲷属(Lethrinus)的总称 ,在分类地位上隶属鲈形目 ,裸颊鲷科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部和西部 ,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以海南省的产量较多。其肉质洁白细嫩 ,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各种吃法均宜 ,尤以清蒸为佳。目前市场上的售价是 45~ 5 0元 /kg ,已成为海水养殖中又一优良品种。海南省已经成功地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 ,在该地区已有大面积的养殖。1 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裸颊鲷体为长卵圆形、侧扁 ,自然条件下一般体长 1 5~ 40cm ,体重 1 5 0~ 40 0 g ,体背面狭窄 ,腹面圆钝。…  相似文献   

18.
花尾胡椒鲷(Plectorhinchus cinctus)属鲈形目、石鲈科、胡椒鲷属,为温带、亚热带浅海底层鱼类。我国沿海均有产。该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闽南养殖一年就达商品规格(约500g),市场价格高于黑鲷。目前花尾胡鲷已成为广东、福建及浙江沿海网箱养殖的优良鱼类之一,但苗种供不应求。宁波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于2001年5月开展了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试验,本文介绍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红鳍笛鲷的生态习性、病害防治及市场风险三方面提出其在福建省东南部、广东东北部海域进行网箱养殖的风险防范对策: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在红鳍笛鲷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8.0~33.0℃投放一定数量体长5.0cm以上鱼苗,每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0~7.0%,养殖过程中严格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及防治病害.作者于2004~2006年在厦门浏五店海域开展试验,经170天养殖可达商品??(450g以上),成活率85.3~91.5%,利润率18.8~72.1%.  相似文献   

20.
池塘单养巴西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鲷又名南美鲱鱼、小口脂鲤,属无齿脂鲤科。巴西鲷是杂食偏植食性的鱼类,可刮食池壁藻类及摄食浮萍等漂浮生物,也可以通过人工驯化投喂鲫鱼颗粒饲料,养成饵料成本低。巴西鲷的性成熟年龄 2龄,成熟个体体重一般达 1公斤以上,体长超过 42cm,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怀卵量比较大, 1.1公斤的雌鱼一次可产 32万粒以上,卵浮性且较散,繁殖的雌雄比为 1: 1,适宜水温 26℃~ 28℃。1养殖技术1.1池塘、水质条件 巴西鲷对池塘无特殊要求,仅要求池塘不渗漏,向阳,有进、排水系统。水源清新、无污染, pH6.0~ 7.5,最适水温 2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