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的细则要求和国家林业局对调查小班的规定的探讨,提出了适合于当前林业发展要求的小班区划方法,以及对不适和发展要求的以往小班区划方法的改进,从而达到林业最小经营单位的合理区划。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森林经营落后,调查规划与经营活动脱节,需要解决的课题很多,小班区划乃是重要问题之一。江西易美华同志在本刊二期发表的<小班区划及其设想>一文提出了这个被二类调查多年忽略了的课题。这里,我想从森林经营和三类调查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一、关于现行的小班区划我国森林区划体系目前仍为局—场—林班三级。小班区划无标志、无界线。对于小班的作用,在二类调查中只是作为一种外业调查和资源统计单元。它从森林资源调查出发并以满  相似文献   

3.
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的抽样调查方法,已在一、二类调查中被广泛采用,在伐区调查中也正在总结推广.但就从二类调查来说,其成果多半是通过航空象片、地形图,又通过大量的外业调查而得的,因此,这类第一手材料是比较可靠的.然而,二类调查的蓄积量精度只落实到林班,其精度也仅是理论精度,过去二类调查资源数字在统计过程中,小班资源数字一般是层平均数,也有以林班抽样蓄积作控制,修正小班目测蓄积的.这与总体设计、伐区作业设计对资源数字应着重落实于小班(伐区)的要求有一定出入.所以,过去二类调查的资源部分只是为编制长远规划提供了依据,满足于计划部门使用,而在伐区调查时,由于两者调查的内容各有侧重,区划依据不一,往往要重复进行确定小班(伐区)面积调查蓄积量.  相似文献   

4.
小班调查蓄积量修正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通常采用抽样控制和小班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抽样调查控制总体蓄积精度,用小班调查方法,将资源数据落实到小班(地块)。在抽样调查精度达到固定要求以后,小班调查值若和抽样调查值相差较大,则必须修正小班调查值,这里面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完成小班区划和基本属性识别是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深入研究了亚热带集体林区主要树种(组)在航空数字正射影像的表征,提出了航空影像树种(组)目视解译决策树。在此基础上,以航空影像为基础数据,在GIS软件平台支持下通过屏幕矢量化区划小班,通过目视解译方法确定其土地类型、优势树种(组)等基本属性。结果表明:小班面积平均误差为0.5%,空间位置重叠率为99.7%,显著高于传统方法;优势树种(组)总的正判率为97.5%,Kappa系数为0.959 8,只需少量地面补充调查,即可解决小班基本属性调查问题。航空影像具有小班精细区划和基本属性准确识别的潜力,基本可以代替实地小班勾绘和调查。实践证明,采用航空影像进行小班区划和基本属性识别,可为实现森林资源的精准、快速、高效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取得森林面积、蓄积数据,制定森林经营利用方案,达到“青山长在,永续利用”。它要求森林资源落实到林班小班,以便按小班设计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过去森林经理(二类调查)虽能满足这个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中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经历了目测调查(踏查)、航空目测调查、以小班为基础的抽样调查、以地形图为基础的小班调查和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为基础的小班调查5个主要技术发展阶段。文中介绍各阶段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和手段,其中小班调查内容和林分调查因子测量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稳定,但小班区划和数据处理方法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得到了较大发展;综述了2017年以来以机载激光雷达和高分遥感为核心技术的大区域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无人机、地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所谓固定小班就是二类调查小班(经理小班)现地定界,即图上小班线现地伐开、挂号、立标。 实行固定小班是二、三类调查结合的途径之一,利于生产,利于经营管理。天保工程及分类经营的现地定界给小班固定化提供了方便条件。 区划固定小班应在天保工程及分类经营划分的小区基础上区划小班。也就是以小区为单元,在小区内划小班。商品林根据小班划分条件区划小班;生态公益林可适当放宽,如果地类、优势树种(组)、起源、龄组、郁闭度级、林冠下造林等条件一致(其它条件无差别或差别不大,可不考虑)的情况下,可划一个小班,面积可放宽到…  相似文献   

9.
对调查区域范围内小班调查因子通过建立判读解译标志、目视判读、判读复核、实地验证等环节,完成小班调查。参照航片及地形图等相关资料在室内预区划小班界线,小班测树因子调查采取测树因子航片估测法。利用航片判读技术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较传统方法,可以提高地类面积精度,减少调查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费用。  相似文献   

10.
资源清查要求把蓄积量落实到小班,为此在野外调查每亩蓄积量的同时,还要在内业求出小班面积。根据层层控制,分级量算、比例平差的求积原则,当小班两次求积较差及小班求积面积合计值与经过林场面积平差后林班的面积的较差符合精度要求时,则要求以林班面积为准,按比例平差得小班面积的市亩整数。在资源清查中小班的数目很大,因而平差工作量也很大,如用编程计算器(CASIO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连续小班区划方法,并分析了连续小班区划方法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 前言随着林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营林场需要搞小班调查,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各种作业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如何控制总体蓄积量调查精度,需通过小班调查质量检验,这里有多种抽样方法可供选择。对于面积较大的调查总体而言,随机抽样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对于总面积较小的林业基层单位来说,采用常用的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无疑工作量很大,因此,改用新的调查方法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是结合编制湖北省崇阳县国营桂花林场经营方案而进行的森林资源复查来论述类型中心抽样这一新的调查方法在控制小班调查精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小班调查光电卡片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应用的实例 ,详述了小班调查光电卡片在目前森林资源调查中使用的效果、适用性 ,同时还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调查野外工作中 ,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利用航片采样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小班面积量算的原理、设备工艺,全面分析了量算成果的精度,说明该技术是可以实现和满足实用要求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利用航片采样林林资源调查小班面积积量算的原理、设备工艺,全面分析了量算成果的精度,说明该技术是可以实现和满足实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松阳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历史,分析了现行集体林区小班区划与森林分类经营的不适应等情况,提出了以林种、权属、地形、地类等因子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的区划条件,解决了小班内不同林种并存的问题,方便准确应用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重点生态公益林小班内的二类调查数据,采用新调查的二类数据更新生态公益林数据的相关因子。以上虞市的重点生态公益林数据更新为实例,具体介绍了方法和步骤,并对二类调查小班界线与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不一致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以生态公益林小班界线不动,涉及的二类小班以细班的形式记载在该公益林小班内的处理方法解决问题。对生态公益林数据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以数字化方式管理生态公益林数据,固定生态公益林小班经营等较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伐前调查是森林经营单位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寻求一种简便、快速、高精度的伐前蓄积量估测方法,以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SEGX)的一个作业小班为例,把采伐机自动记录的带皮数据作为真值,采用样带实测法、样圆实测法、角规样地和每木检尺4种方法估测小班蓄积量,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样带法、样圆法和每木检尺3种方法的估测精度均在90%以上,满足抽样控制的精度要求.每木检尺虽然精度最高,但工作量也最大,对于公司日常的伐前调查,建议使用样带或样圆实测法.角规样地的精度稍低,为87.2%,原因在于仪器自身缺口误差、样点位移、观测误差以及坡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公司许多面积大、地势复杂的作业单元,样地调查不容易开展,仍建议按技术要求采用角规测量,这样会比样地调查效率更高.最后,利用销售数据算出材种出材量为170.3 m3,出材率高达88.3%,这是由于称质量消除了人为测量误差和木材堆放空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清查的目的在于取得森林面积和蓄积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森林经营利用方案,达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此必须查清每个山头地块的森林资源,也就是说要求森林资源落实到林班小班,以便按小班设计不同的经营利用措施。近年来,我国常用小班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常规的随机抽样法进行估计,其效率较高;但在基层林业生产单位,总体的面积较  相似文献   

20.
在论述森林区划必要性与森林区划系统的基础上,从4个方面分析了我省以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小班区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小班区划的技术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