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沉痛的教训历史上的岷县,曾是植被良好的林草丰茂之地,有着大片的森林和优良的草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加上长期受“靠天吃饭”、“以粮为纲”等历史局限和认识误区的影响,人们走上了“靠山吃山”、竭泽而渔的不归之路。无节制的砍伐森林和过度的恳荒放牧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之中,无雨则旱,有雨成灾,干旱、雹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降临,已经成为制约岷县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危及人们生存的地步。在曾…  相似文献   

2.
老子、儿子和树王广树汤觉虎祖籍在西部黄土高坡,那年头活得艰难,祖父亡于洪涝冲刷、黄土塌方;父亲殁于干旱饥荒、瘟疫流行;轮到他琢磨着自己的名字怎么听着总像是“绝户”,思前想后悟出个道理:原先祖祖辈辈以木为生,如今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困在“没树”上,遂改...  相似文献   

3.
陕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是林木茂密、水草肥美、良田千顷、牛羊遍野的肥原沃土。后来,由于长期战争掠夺和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森林草原的毁灭性破坏,生态失调,干旱日趋严重,致使农业生产走向单一道路,广大人民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4.
白音塔拉苏木大建生物经济圈张春民奈曼旗白音塔拉苏木沙化严重,有的地方农田一年要翻种几次,甚至有房屋被吞没,在牧业生产的发展严重受阻。即使在丰收的1985年,大部分嘎查的基本口粮仍得不到解决,年年靠国家救济,不得不开垦沙坨种地,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相似文献   

5.
“抓住生态建设机遇不放,咬定退耕还林大上,合理规划提高科技含量,依法管护还要紧跟上。”这是自去年4月我区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东兰、乐业两个试点县广大干部群众形成的共识。多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把缓解粮食供求矛盾寄托在不断扩大土地耕种面积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大面积毁林开荒种粮种蔗。这种掠夺性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逐年加大,无雨是旱灾,有雨则山洪泛滥,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严重困难,陷入了“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  相似文献   

6.
张剑英 《国土绿化》2011,(11):28-29
走进内蒙古东胜区,映入人们眼帘的已经不再是昔日秃山荒岭、沟壑纵横的景象,而是漫山遍野的林海绿地。如今的东胜,正在变成一座环抱在绿色中的生态型城市。这样的绿色成绩是东胜区全体务林人齐心协力,  相似文献   

7.
《陕西林业》2000,(3):6-7
本着因地制宜,择优发展的原则,我省山区综合开发以典型引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示范县已由1996年的2个增加到1998年的18个,累计贷款总额1.44亿元,投资项目达62项。延安市宝塔区,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由于历史的原因,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虽多年治理,但效果不佳,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陋习没有根除。区委、区政府按照“以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为突破口,稳定粮食生产,以  相似文献   

8.
访延安有感     
前一段时间,我们去延安学习考察。地、县领导——热情的主人带着我们穿峁走梁,进村入户,使我们眼界大开,座座山峰层层叠叠的水平沟,漫山的果树园,都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黄土高原正在涌动着的绿色浪潮。 用绿色重新装点圣地山河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人在谋划圣地腾飞时深切地认识到,以前过分地破坏森林,滥垦植被,使延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两个恶  相似文献   

9.
卢顺光  孙振华 《沙棘》1994,7(1):1-3
从全球范围来看,环境恶化与贫困是严重困扰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两大因素.而我国山区,问题就更为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口数量剧增,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1985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了沙棘发展计划,在钱正英同志的倡导下,“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与国务院实施的“扶贫”计划遥相呼应,其意义不仅在我国广大的“三北”水土流失地区,同时也对喜马拉雅山地区,以及世界上其它贫困山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脱贫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到华北和东北西部地区,分布着19亿亩沙漠和戈壁,形成绵延万里的风沙线,风沙严重危害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沙漠化土地日益扩大。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干热风危害严重,使小麦减产。沿海地区连年遭受台风暴雨袭击,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下游泥沙总量达16亿吨,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  相似文献   

11.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金沙江流域,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显著。全市520万人口,仅有耕地30.21万公顷,且多为坡地,是云南省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同时又是富余劳动力最集中,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刻不容缓,却又困难重重。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在昭通启动后,昭通市委、市政府结合昭通实际,抢抓机遇,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快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以各种名义毁林开垦或乱占滥用林地搞开发区、房地产和其它工程建设等,对林地化整为零,少批多占,不批也占,占而不补,造成林地的大量流失和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这种势头如不遏制,有的地方将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有的将从根本上失去森林资源再生的可能,有的甚至因森林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丧失…  相似文献   

13.
陕北的《信天游》多年这样唱:"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这是对黄土高原拓荒垦植的写照。长期垦荒,越垦越穷、  相似文献   

14.
绿讯     
东胜区泊江海国营治沙站连续48年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东胜区泊江海国营治沙站地处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连接地带,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承担着东胜西部地区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15.
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退耕还林林草结合可持续复合经营生产性试验进行了总结,筛选了8种林草结合模式,提出了值得推广的8种牧草,介绍了林草结合可持续经营的技术.并进行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林业》2011,(10):34-35
现在,当您走进东胜时,映入眼帘的不再是过去荒山秃岭、沟壑纵横的景象,而是漫山遍野的林海绿地,东胜已经逐步建设成为一座被绿色环抱的生态型城市。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生态景观,是东胜区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剖析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分布,林种、树种、林龄结构的现状,指出了在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利用及调查规划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越穷越砍、越砍越穷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发展贫困山区林业的具体措施,表明了林农脱贫致富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贵州省贞丰县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无雨便是旱灾,有雨则是洪灾,冰雹灾害逐年增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早日摆脱这种恶性循环,是全县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2001年10月,贞丰县被批准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县后,县政府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分别与9个乡镇和龙山自然保护区签订了责任状。相继出台了《贞丰县2002年退耕还林实施方案》、《粮食供应办法》、《工程管护办法》、《种苗管理办法》、《退耕、珠防检查验收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县5…  相似文献   

19.
折占平 《沙棘》2006,19(2):17-17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是鄂尔多斯市首府所在地,总面积2530km^2,辖3镇和9个街道办事处。全境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特征,平均海拔1460m,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波状高原区,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极端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使东胜区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呈现荒芜态势,导致了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使东胜成为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东胜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800.25km^2,占行政区域总面积的71.1%;其中被公认为有“地球癌症”之称的砒砂岩裸露面积达109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7%,年侵蚀模数为5000-12000t/km^2,年输入黄河泥沙0.15亿t。恶劣的水土流失状况成为制约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工程旨在生态建设,投资多,规模大,跨时长,影响深,群众参与度高。甘肃历史上曾经富饶天下,清代中叶以来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怪圈,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工作。在全面论述甘肃生态变迁与探索、退耕还林实践、退耕还林工程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就,包括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自然灾害明显减少,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连年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特色林果业迅速壮大,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绿色发展理念扎根人心。20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促使甘肃走上了可持续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