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羊的常见寄生虫的病原、流行特点、临症状及寄生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本试验选择2022年5月25日~8月25日祁连县八宝镇卡力岗雪黄种养殖经营专业合作社感染寄生虫病羊100头作研究对象(体表寄生虫病羊50只,体内寄生虫病羊50只),将病羊分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数量25只。体内寄生虫组和体外寄生虫组均采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驱虫治疗;结果:体表寄生虫疾病病羊观察组的治疗杀虫效率48%,对照组病羊体表寄生虫疾病的治疗杀虫率100%;消化道线虫病病羊观察组的治疗杀虫效率100%,对照组病羊消化道线虫病的治疗杀虫效率80.1%,各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在养羊过程中,养殖户要科学开展疾病防控工作,不仅要做好饲料、养殖环境的管理,还要采用相应措施提升羊群免疫力,对寄生虫感染病羊要第一时间治疗,使用伊维菌素能有效治疗体表寄生虫、体内寄生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
羊螨病(又称疥癣)是羊的常见病。接触病羊、食用病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接触病羊污染的环境,用具等均可增加感染的概率。羊螨病为接触性传播,清除难度较大,容易残留,易反复感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羊螨病发病的症状及特点,提出了具体治疗方法,旨在提高羊螨病救治效果,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羊疥螨病又称羊疥癣,是疥螨寄生在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在短期内引起羊群严重感染,危害很大。秋冬、初春季节,尤其阴雨季节及栏舍拥挤时多发、高发,幼龄羊只更为严重。为探讨敌百虫与伊维菌素治疗该病的效果,我们于2002年2~5月在江西省种羊场进行了比较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羊养殖产区经常发生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绵羊和山羊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其中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只感染山羊;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既可以感染山羊,也可以感染绵羊。羊群发病后,临床上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严重的会导致羊出现死亡。该种疾病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死亡率,但发病后会影响到山羊正常采食,更为严重的是羊群中会存在隐性带菌羊,会反复感染健康羊群,导致治疗效果变差,经济成本升高,给养殖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羊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技术发展极快。羊包虫病是棘球蚴虫感染?,造成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为人畜共患病,感染性强,危害性大。羊群一旦感染羊包虫病,蔓延速度极快。必须对病羊进行精准治疗,同时对羊群彻底驱虫。当前羊包虫病的治疗方式多元,中医与西医对羊包虫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养殖行业的进步带动了兽医行业的发展,羊包虫病的治疗理念被不断更新。主要研究羊包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方法,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分析了氟苯尼考、泰乐菌素、土霉素3组不同药物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效果。分别对3组病羊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3组病羊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治愈情况、生产性能等。其中使用泰乐菌素治疗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效果最佳,其治愈率高达90%;氟苯尼考的治疗效果次之,其治愈率为70%;而土霉素的治疗效果较差,仅有50%。证明泰乐菌素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氟苯尼考的疗效次之,在临床上,可配合泰乐菌素同时进行治疗;而土霉素对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胸膜炎是羊常见疫病中影响最大的一种。通过临床症状和分子诊断相结合的方法,确认我公司塘埂上饲养的部分山羊感染羊传染性胸膜炎,经过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引起以蹄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笔者在我县黑山羊项目技术指导工作中,对羊腐蹄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大脑组织或脊髓中引发的一种神经中枢系统的寄生虫疾病,可以感染人,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放牧比圈养感染几率高,幼龄羊更容易感染。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急性型病羊一般2个月左右死亡,慢性型病羊一般3个月左右死亡。慢性型病羊可使用驱虫药吡喹酮治疗;急性型病羊可采用手术治疗。预防此病政府部门、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人员足够重视,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原则加强养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菌性疾病在羊养殖中的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地羊养殖户中出现的90只细菌性疾病羊为研究对象;病羊经实验室检查/死亡后解剖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细菌性疾病。观察病羊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细菌性疾病的病羊,经治疗后有所好转,但均存在死亡病例,各类疾病存在一定预后差异。结论 羊养殖业中的细菌性疾病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应联合实验室诊断及早确诊,及时隔离,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改善病羊病情,防控大面积感染情况的出现,减少细菌性疾病对羊养殖业的影响,促进养殖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使用第四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硫酸头孢喹肟对感染沙门氏菌的病羊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硫酸头孢喹肟对羊沙门氏菌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控制该疾病,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羊痘病是羊疫病中常见的一种,也叫羊天花,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羊痘病在各地羊养殖场中频繁出现和流行。它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一旦感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致死率也非常高,已经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之一。羊痘病多发于春秋季节,羔羊和孕羊极易被感染,孕羊感染后还可能会使其丧生生育能力,严重影响羊养殖的繁殖效果。对羊痘病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是减少羊痘病带来损失的必要阶段。本文就通过对羊痘病病因、症状的分析对高效的预防和治疗羊痘病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在羊的鼻腔和颅窦内寄生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对羊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羊鼻蝇蛆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和地区流行性,常常从2月~4月开始发病,到夏秋季节进入发病的旺盛期,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羊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由于该种疾病和羊鼻炎症状十分相似,兽医在诊断过程中常常将羊鼻蝇蛆病按照羊鼻炎治疗,效果差,治疗时间长,常常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到位是引起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羊鼻蝇蛆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羊螨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3月1日某养羊场中感染羊螨病的78只病羊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组,西药组39只病羊,以西药方式治疗;联合组39只病羊,以中西药联合的方式治疗,对该病症的流行病学、症状、病因、诊断及防治方式进行分析,并比对2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病羊虫体转阴率的影响。结果:治疗7 d后联合组病羊与西药组病羊虫体转阴率分别为66.67%与38.46%,治疗10 d后联合组病羊与西药组病羊虫体转阴率分别为84.62%与64.10%,治疗14 d后联合组病羊与西药组病羊虫体转阴率分别为100.00%与89.74%,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人员应该明确羊螨病诊治方法,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强化饲养管理,切实做好羊螨病的预防工作,在病症发生后,及时对症治疗,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保证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羊传染性角膜炎是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原体有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可感染羔羊和成年羊,夏秋季多发,呈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羊失明,采食困难,衰竭死亡,给养羊业造成损失。笔者在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山羊传染性角膜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常发生在气温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和氨气浓度较高及空气不畅通的环境,或由于外伤,  相似文献   

17.
羊脑包虫病是由于绦虫感染羊后进入羊的脑内,形成羊脑包虫病。羊在感染后会导致病羊行走不协调,容易受惊以及死亡,给羊养殖场带来巨大的养殖风险和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以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治疗方法,并提出了提升饲养管理意识和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环境卫生以及消毒工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羊的一种常发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羊的健康生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羊传染性脓疱病有着明显的效果,本文着重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分析。1病原羊传染性脓疱病多发于初春以及寒冬季节,主要是由于感染病毒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某陕北白绒山羊场多只绒山羊发生严重腹泻,羔羊尤为严重,且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了查明腹泻病原,对采集的90份腹泻样品进行病毒和寄生虫检测,PCR检测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羊库布病毒、羊肠道病毒、羊冠状病毒、羊诺如病毒、羊札幌病毒和轮状病毒均为核酸阴性;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发现大量的球虫卵囊,且球虫总感染率为85.6%,平均感染强度为9 798 OPG。其中2月龄~3月龄羔羊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强度为25 393 OPG;6月龄~7月龄羊球虫感染率高达95.6%,感染强度为2 800 OPG;成年羊球虫感染率为63.3%,感染强度为1 200 OPG;共鉴定出球虫13种,均为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综上所述,该羊场腹泻主要是球虫感染所致,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上羊腹泻情况很多,特别是羔羊腹泻,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常成为养殖户最关心的疾病,是养殖利益的关键所在,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型魏氏梭菌、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对于魏氏梭菌使用羊三联四防干粉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一旦发病病程急,治疗往往没有效果;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没有疫苗防疫,一旦发病最好进行药敏试验对症性用药,结合补液一般效果良好。现在主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