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艺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千百年前,人们就发现在花园里散步具有镇静情绪和促进康复的作用,古埃及医生为精神病人治病的方法之一就是置病人于公园之中活动。早在100多年前,美国一家医院就已开始为病人实行“园艺疗法”。现在,园艺疗法更被认为是补充现代医学之不足的辅助疗法,是协助病人减...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食用历史,并一直被推崇为皇家贡品。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如《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祛毒”;《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以疗痔疮,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油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食用历史,并一直被推崇为皇家贡品。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了茶油的食疗作用:“茶籽,苦寒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其他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如《纲目拾遗》记载:“茶油可润肠祛毒”;《农政全书》记载:“茶油可以疗痔疮,  相似文献   

4.
殷商至秦汉时期的兰花文化 中国的花木文化始自《诗经》,大量的历史文献证实,我们的先民已开始种植并记载花木的生态环境、物候特点,并赋予花木浓厚的象征意义。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花木是兰花。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干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他在《离骚》中多次吟咏兰花,并以兰花自喻,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因此兰花又有楚兰、湘兰、楚畹、九畹之称。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米,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5.
李虎 《甘肃林业》2005,(2):41-41
金银花是集药用经济型与水保生态型于一身的多年生藤本缠绕灌木,有“国家一枝花”的美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三日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花初开放白色,二三日后变黄,黄白相映,新旧相参,故呼金银花”。其有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古今漫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洱茶史料溯源1 我国云南省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铓撒袋于漫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清道光年间(公元年)《檀萃滇海虞衡志》》也云:“茶山有 1821茶王树,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这些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大茶树及与西双版纳基诺等少数民族的传说基本吻合,说明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历史已约有年…  相似文献   

7.
1.菊花又名节花、帝王花,誉为“高风亮节”。于1960年12月10日发行《菊花》邮票一套18枚。2.牡丹花又名鹿韭、鼠姑、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花,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请代末年曾被选为国花。于1964年8月5日发行《牡丹》邮票一套15枚。3.山茶花又名曼陀罗树,云南山茶花又名滇山茶、大茶花,誉为“花中珍品”。于1979年11月10日发行《云南山茶花》邮票一套10枚和小型张1枚。4.荷花又名莲花、芙渠、夫谷、水芙蓉、水芝、泽芝、玉环、净友等,誉为“水中芙蓉”。于1980年8月4日发行《荷花》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5.月季花又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蔷薇,被誉为“花中皇后”,于1984年4月20日发行《月季花》邮票一套6枚。6.梅花又名干枝梅、春梅、红梅、五福花,被誉为“花魁”,1919年被尊为国花。于1985年4月5日发行《梅花》邮票一套6枚和小型张1枚。7.兰花又名春山、山兰、草兰、朵朵香,誉为“天下第一香”。于1988年12月25日发行《中国兰花》邮票一套4枚和小型张1枚。8.水仙花又名天蒜、雅蒜、天葱、丽兰,誉为:“凌波仙子”,于1990年2月10日发行《水仙花》邮票一套4枚。9.杜鹃花又名映山红、...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植树造林赵兴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就开始植树,如《国语》中记载:“周制有之日:‘列树以表道’”。可以说,种植行道树,在周代已成为制度。此后,秦代修驿道于天下,进行大规模的以松树为行道树的植树活动。古代植树造林,其中特别强调种桑树。因桑树...  相似文献   

9.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潇洒飘逸,富有淡泊怡人的东方神韵。兰花,花莹叶润,疏密有致,刚柔相济,气宇轩昂,誉称“天下第一秀”,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兰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兰早春盛开,蕙兰盛夏展容,建兰金秋吐蕊,寒兰隆冬傲雪。兰花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易系辞》,是栽有兰花的最早文献。《越绝书》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已在绍兴渚山植兰。《孔子家语》说,兰花“生可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屈原在《离骚》中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惠之百亩”。明人俞同麓诗云:“手培兰蕊两三载,日晚…  相似文献   

10.
话柚     
抽类原产找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据记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禹贡》就右“杨州……鹰包桔油词贡”的记载;公元前周书更有“秋食护梨桔抽”的佳话,可见油类生产的历史久远,历史上对抽类的记载多夸其果大、花香,西晋《广志》有“成都有油大如斗。”’东晋《装渊广州记》中有“广州别有油,号回香油,实大如斗。”南宋(桂南皮衡志》记载有:“老果、轮子,南州名奥抽.大如瓜,人亦食之!皮甚厚。”明《闽部流》中对抽的描述为“油大…··,柑桔中之最品也,…··花亦奇大,三月开,香气甚郁。”明·《五杂咀》称“成…  相似文献   

11.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白廷举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极为广泛。古代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如:“五活之土,其木宜古”(见于《管子》);“杏子仁,可以为粥”(见于《齐民要术》)等等。杏的品种繁多,由于各地气候及环境不同,成熟有早有晚。杏的气味香甜,果肉多汁,含有...  相似文献   

12.
国内木材市场行情及动向向改革要效益中国有木材和其它林产品交易的历史,从已查到的资料看,起码可以追溯到西汉以前。《史记》“货殖传”一文中有下述基本意思的记载:即家中有千树之材,或千树之枣、桔,又或千亩之竹者,其富可敌千户侯。由此可见古代经营林果业,获利...  相似文献   

13.
论花香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香来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称为花香疗法。花香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利用花香疗法来防治疾病。在春秋战国期间,人们就知道佩带兰花、薰草等植物的芳香气味防治疾病。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描述过自己佩带秋兰行吟。汉代名医华陀把丁香花、麝香、檀香等药装在用绸制成的囊里,叫香囊,悬挂室内,用来治疗肺痨、呕吐、腹泻等疾病。这些就是最早的花香疗法。到了现代,花香疗法有了较大发展。在现在的塔吉克共和国就建立了一所花香治疗医院,病人到那里,不用打针、吃药、开刀手术。医生把病人领到特定的治疗花园里闻花的香味,让病人吸入花香是主要治疗手段。专家们初步认为:花香可能是通过人的嗅觉支配人的某种神经或脑细胞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大部分花都有其特殊的香味,香味是花  相似文献   

14.
林野厅于3月10日发表了关于在森林中的健康状况变化及康复效果的调查,科学地证实了森林对人体的作用,认识到排除癌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免疫机能)“NK”细胞活性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腾龙金松     
山西省高平市定林寺前有一株“腾龙金松”.树高8.5米.主干高4米.胸围2米。冠幅东西13米、南北15米。该树长势良好,松针浓密、翠绿,尚无枯枝,树冠如伞,蔚为壮观。据《腾龙金松命名记》碑文记载:“古松植于金代.虽已近千年,仍枝繁叶茂,苍劲有力,其主枝态若冲天腾龙.气势壮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许多朝代都采取一定措施,制定法令,发展林业。早在夏代,《逸周书·大聚》中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周代重视护林,《周礼·山虞》中对采伐林木做出严格规定:“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礼记》中有:“木不中伐,不鬻于市”,“禁禁其欲伐者,止止其方伐者”的记载。《通鉴辑览》中记载:周文王讨伐崇国,下令行军作战中“无伐木,……违者不赦”。《管子》中记载:“山林梁泽以时禁发”,“山泽救于火”,在非采伐季节严禁“伐大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植物有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情结,不断赋:予其各种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在远古时期的图腾文化中,还是后来的诗词小说中都可以频繁见到这样的记载。如: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对“世界生命”树的崇拜;《源氏物语》中对或幽雅、或感伤、或恐怖的充满人物情感的各种植物的描写;在我国则有“建木”的传说;《镜花缘》中对百花仙子的浪漫幻想等等。  相似文献   

18.
植树造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时代,就有植树传统,如《诗经·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诗经·风·定之方中》也记述了“树之棒栗,梧桐律漆,琴瑟”,说明当时已在庭院植树。在我国古代,植树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相发明了春蚕织丝的方法。为了养蚕制衣,就要植树。至迟在围代,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大片桑园。(诗‘魏风·十亩2阎》载:“十亩之间合,桑者阐闲兰”,“十亩2外生,桑者泄池兰”。白的不仅田团植桑,家与分也常植树。孟子说:“五亩2宅,树立以柔。”《诗经·小雅·小并》…  相似文献   

19.
如今吃花、饮花已成时尚,人们在花香中品茗保健的同时,也很有必要了解各种花的不同功用,以便“对症下花”。红玫瑰产地甘肃。玫瑰美容茶,是新一代美容茶,它对雀班有明显的消除作用,同时还有养颜、消炎、润喉的特点。饮用方法:取4~5朵玫瑰花放入杯中,沸水冲泡,花浮于水面,其汤色清淡,香气高雅,是美容、保健的理想饮品。辛夷花产地河南。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辛夷花具有润喉清咽的作用,并对鼻塞、鼻炎有明显的疗效。饮用方法:取辛夷花2~3朵,放入杯中,沸水冲泡即可,也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茶叶或冰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代植树佳话中华民族植树造林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国家机构中就专设掌管林政的“山彦”和专管护林的“林衡”。据《通鉴辑览》记载,周文王伐崇,其军令曰:“无伐树,违者不赦。”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管子,权修》篇中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