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乡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乡村旅游安全事故案例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安全理论,界定乡村旅游安全的概念。从乡村旅游的主体、客体及媒体等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乡村旅游主体、客体及媒体安全影响因素图,认为乡村旅游主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者安全,乡村旅游客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资源安全和乡村社区安全,乡村旅游媒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从业者安全和乡村旅游交通安全,为辨识乡村旅游系统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也为乡村旅游安全评价预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SWOT法分析了福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通过比较《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签订前台湾游客赴闽旅游的预测数据和签订后的实际数据,结果认为协议的签订对台湾游客赴闽旅游有一定的影响,但协议的签订对台湾游客在闽逗留时间影响不大;最后促进台湾游客赴闽旅游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背包旅游的概念及其特点的阐述,分析了背包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背包旅游的意义,介绍了外国背包旅游救援的经验,提出中国偏远旅游目的地应优先发展背包旅游,建立专业救援组织和安全保障措施,以保障背包旅游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扶贫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旅游扶贫领域,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导致发生在地方基层政府、旅游扶贫企业与贫困地区居民等不同层级代理人身上的道德风险问题层出不穷。研究表明,地方基层政府与旅游扶贫企业容易发生“扶假贫”“假扶贫”等道德风险,脱贫地区居民则容易发生“非贫充贫”“扶而不为”“富而不退”等道德风险。通过对以上诸类道德风险的归因分析,从降低旅游扶贫的信息不对称性及抑制旅游扶贫利益相关者的机会主义倾向两个方面探析了后扶贫时代治理旅游扶贫道德风险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岑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71-12973
总结国内外旅游安全研究现状之后发现,有关山地旅游安全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旅游风险高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及其保障体系的研究缺乏。笔者以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地为例,总结了山地旅游安全事故的隐患及其来源,研究高风险山地旅游安全的保障体系,提出了由旅游安全政策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安全救援和旅游保险5要素构成的高山和极高山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并指出各要素的组成因素。  相似文献   

6.
旅游发展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近年来困扰诸多地方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阻碍,如何实现两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已成为旅游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问卷方式对南岳古镇旅游地居民就旅游影响态度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分层聚类法将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矛盾憎恨者、中立者与理性支持者3种类型并详细分析了这3类居民的特点。并就如何处理旅游发展与社区内的利益分配问题,减少矛盾憎恨者与发展旅游经济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NMDS方法研究了福州市居民对福州市旅游景区的认知。通过空间定位图分析发现,在居民的认知中福州市10家旅游景区被聚合为3个组群:自然风光类旅游景区组群、人文风貌和自然风貌旅游景区组群、海岛风光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旅游景区组群;在当地居民对旅游景区的感知情况方面,有4家旅游景区的感知率小于60%;在到访情况方面,旅游景区到访率只有3家大于70%,有2家介于35%和55%之间,有5家小于30%。通过特征属性和旅游景区之间的配适分析与水平距离分析发现,居民对前2个组群的评价较高,对后1个组群的评价较低。据此提出了福州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首先重新审视了农业旅游和居民幸福感的定义,接着分析了农业旅游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旅游的综合效应使其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农业旅游的侧重点逐步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转变到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上来。最后从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的视角,提出了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强调发展农业旅游不仅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更要关注乡村居民的幸福诉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的3个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1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2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从业者安全风险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3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的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的3个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1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2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从业者安全风险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3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的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系统碳源、碳汇的计算与分析,不仅是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科学命题。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10年的碳源及碳汇。结果表明:(1)2010年庐山风景区包括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总碳排放为108 697 t。其中,本地居民占碳排放总量的19.52%,旅游者占碳排放总量的80.48%。在旅游者碳排放中,旅游交通碳排放占50.24%,旅游住宿碳排放占38.04%,旅游食物消费碳排放占10.65%,旅游活动碳排放仅占1.07%;(2)2010年庐山风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9 447 t;(3)从碳源、碳汇均衡角度看,庐山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吸收了区内碳排放的23.47%。但由于旅游者的区际流动和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仅占区内和区外碳排放总量的8.69%,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  相似文献   

12.
对台湾地区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格局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台湾地区主要入境客源地以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为主,客源市场吸引半径偏小。各客源市场年际波动不大,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入境旅游高峰期、低峰期分别出现在12月、1月,但旅游淡、旺季差异不显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可以划分为6类,其中祖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对客源空间格局分布也产生重要影响。台湾地区应加强与海峡西岸旅游区的合作,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旅游竞争。  相似文献   

13.
以目前新疆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为主线,利用历年事故统计资料,就新疆高等级公路沿线灾害性天气分布特征及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着眼于新疆在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方面的特点,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建立高等级公路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新疆高等级公路灾害性天气事故预防重点以及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潜力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观光农业游客的调查,分析了南京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潜力.调查发现,参加农业观光旅游的游客呈现出年轻化且收入水平不高的主要特征,而影响消费者参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及旅游项目的单一化等问题.提出了增加产品的差别化、加强有效宣传力度、突破重点消费群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闽台入境旅游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台两地入境旅游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闽台入境旅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入境旅游总体规模大于福建,台湾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也远高于福建。但两者旅游密度均较低。台湾地区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发展水平较高,而华侨市场开发水平较低。闽台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入境外国游客均以亚洲为主,日本和美国均是最重要的客源国。近年来闽台旅游互动有了重大突破,但闽台间双向旅游客流差异悬殊,以台湾游客赴闽旅游为主。在两岸"三通"实现背景下,闽台两地应进行旅游合作,构建以闽台为核心的"海峡旅游区",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6.
对历年有关统计数据的定量分析表明,福州市的入境旅游发展呈现波动性增长形式,入境游客的客源结构在历史上曾发生极大演变,表现为从初期的以亚洲周边国家游客为主,转变为目前以美洲游客为主。聚类分析表明,福州市入境外国游客的客源分类极为单调,游客来源主要依赖美国游客。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文明程度高和旅游交通的迅速发展对福州市入境旅游的发展具有较大贡献,相比之下,旅游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宣传工作相对薄弱,今后应注意加强。  相似文献   

17.
于强  陈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900-2902,2933
开展对城市居民的森林生态旅游意向及行为倾向的研究,对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南京市中山陵生态旅游景区为例,对南京市民进行了详细的抽样调查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在一般甚至严格意义上具有生态旅游者的某些特质;②不同的城市居民森林生态旅游意向及行为倾向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但总体对此类旅游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与期待。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全国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数量年份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收入、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森林公园数量、面积及旅游收入均在2001年及2002年增幅比例较高,而游客总人次及国内游客人次除2003年外增幅均较高。相关性分析均表明,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总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及海外游客人次均与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具有显著相关性,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森林公园数量及国内游客人次影响森林公园旅游收入。  相似文献   

19.
认为旅游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分析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背景与意义,比较了闽台旅游安全管理合作的环境。结合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提出构建"闽台旅游行业协会联盟"等6个安全管理合作平台与建立"闽台旅游安全制度交流"等8个机制。  相似文献   

20.
邹红菲  闫晗  吴庆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67-12668,12671
通过对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客对植物景观的认知、需求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游客基本特征明显,以首次(94.20%)来此亲近自然、观鸟、休闲度假的游客群为主体(78.88%),尤其是省外游客群(59.76%);②游客认为保护区以湿地及其植物为背景的旅游大景观是最具魅力的旅游资源(52.00%),尤其是该季节湿地植物大尺度范围内的绿色景观(50.71%),游客评价较高,也是吸引游客来此的主要目的;③主体游客群认为旅游区植物种类丰富度偏低(6.66%),没有达到游客对湿地植物的认知需求,尤其是观花植物方面(53.57%)。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旅游区植物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