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力推进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是深化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基于赋能型治理视角分析安徽省X村“1+N”互助养老服务站的实践运行特征及路径,加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赋权社会组织为主体、以老年人能力建设为中心,形成政府引领凝聚互助养老建设合力、发挥社会组织外部助力、调动老年人内部活力的方式推动农村互助养老协同建构,培养老年人的自助和互助意识,以进一步完善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为破解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历来都比较重视农村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统筹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全面清理扎实推进“三资”规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越来越成为农村工作中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征地拆迁的难点。近年来,东孚镇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妥善处理、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本着"先清理后完善"的工作思路,全面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现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赵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49-7552,7558
在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内生于乡村共同体的乡村文化既以生态智慧承担着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活秩序",也以道德交往维系着心灵家园的"精神秩序",更用约定俗成的非制度性规范形成人们的自觉秩序。然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日益碎片化,乡村精英的标杆意义也日渐衰落。走出乡村文化秩序乱象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乡村文化价值重建,通过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再认同,建立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最终以先进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赵延生 《甘肃农业》2014,(11):24-24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工作,涉及农民切身利益,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加强"三资"管理,有利于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个别村出现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构筑了"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农村生态文明与当下社会所提倡的"美丽乡村"之间有着和谐统一的关系。本文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美丽乡村"的视角出发,从观念、管理、规划及资金4个方面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目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不良文化泛滥导致社会犯罪增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文化队伍良莠不齐等问题。自2010年8月起,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文化驻乡工程,在延庆县8个乡镇开办16个农民文艺中专班,对乡村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农广校办学优势,开辟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变文艺培训为文化教育,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培训网络的作用,取得明显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能有效推动我国基层文化的大力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只有促进农村文化的建设,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广大农民长期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升村级经济组织的服务职能,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村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集体资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其中责任伦理的变化是影响农村养老方式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先对"责任伦理"先对农村老龄化的背景作了简要描述,进而以从"反哺"到"逆反哺"的伦理变迁为线索,并对我国农村老人所遭受的生活挤压作了诠释和分析,最后从责任伦理视角下以子女、老人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伦理重构的优化路径,以此来应对农村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美丽乡村建设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实现农民增收,以及实现党在农村工作的各项举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美丽乡村是促"三农"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文章回顾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和成绩,以其中典型村为样本,阐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促进"三农"转型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和总结出该县以美丽乡村促"三农"转型发展的经验,以期对其他县区新农村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可作为协调者、沟通者、设计者,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持续的理性动员力量。在乡村治理新常态下,培育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构建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社区共享基金平台,组建农村社会组织孵化园,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构筑积极和谐的多中心乡村治理格局,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下探讨农村互助养老为农村互助养老的路径选择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我们认识到农村互助养老的存在、发展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文化保障。农村互助养老的路径需要发展和创新:完善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模式的政策和措施;完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建设农村专业互助养老服务平台;夯实互助养老模式的保障措施;增强互助养老的信任机制,提升互助养老参与意愿。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积极推动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的路径选择和创新,最终实现农村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228-229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情况迅速加剧,家庭养老功能渐趋弱化,而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71%,农村养老形势更加严峻,几乎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在不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即"先老未富"。养老问题本就是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而农业又是国民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则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妥善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养老保障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农民"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从现实上看,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的稳定,同时它也能让新一代的劳动力消除养老的顾忌全身心投入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振兴乡村要让乡村全方位美起来,从"面子"美到"里子"。为此,应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让乡村田园美起来;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让乡村设施服务美起来;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让乡村社会美起来;传承提升乡村文化,让农民精神面貌美起来。  相似文献   

17.
<正>实施乡村振兴进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既对我们提出了警示,也为我们提出了建设新要求、发展新思路,要更加重视资源贫瘠型村庄和小农户的发展,更加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建设。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之年,以乡村振兴为起点,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突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开创了三元社会结构,也使得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阶段,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从农民养老保障的客观需求出发,顺应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综合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民脱贫减贫的一种重要途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庄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当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提出了"以房养老+民宿旅游"的精准扶贫思路,推动农旅融合、多元发展,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本文以东庄村的成功转型为例,分析"以房养老+民宿旅游"在助力脱贫攻坚共同富裕和美丽乡村建设上的作用,为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农村老人生活幸福感,互助养老成为值得推广的养老模式。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环境影响下,农村互助养老通过主体的互助行为实现福利生产。基于社会行动分析框架,从目标、行动、环境等方面阐释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困境。针对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困境,提出构建互助行为激励机制以破解目标困境,引入社会资本以破解行动困境,借助乡村振兴以破解环境困境等优化路径。通过重塑乡村文化,丰富农村养老资源,提升村民积极性等措施,推动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