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蓝型冬油菜人工春化技术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为争取5月份形成的半冬性油菜小孢子植株于当年种于田间,并开花结籽,即一年种两代,缩短双单倍体育种和遗传研究年限,我们用光照培养箱对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试管苗进行了人工低温春化研究。华双3号、P34—3品系、中油821和DH系-32种子再生的4~6叶龄试管苗于6~8℃的光照培养箱春化32-42d,分别于3月31日(1999年)和5月6日(1997年)种在田间。所有处理的植株结角株率达100%,每角结籽9.3-21.4粒,种子的发芽率在54%以上。2001年,小孢子离体培养再生的试管苗于5-6℃光照培养箱春化14-25d,分别于6月7日和6月19日栽到田间。春化14d开花株率为8.33%,春化22d和25d达90%以上,但均未结角。结果表明,半冬性油菜试管苗于6-8℃光照培养箱处理32d所有植株可通过春化。在武汉,春化的小植株于5月上中旬以前移栽到田间可收到种子,6月以后仅能开花,不能结角。  相似文献   

3.
为了扩大春油菜育种的亲本材料,1992、1995、1996、1997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从国内外引入大量强冬性、冬性及半冬性甘蓝油菜品种(品系),种子萌动后在2 ̄6℃低温范围内进行30 ̄56d的春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萌动的种子进行适当日数的低温处理是可以通过春化阶段的,冬性超强的材料越要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处理较多的日数才能通过春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5.
甘蓝型油菜的人工合成(1)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6.
对4种转草酸氧化酶基因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苗期人工春化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春性和冬性半冬性转基因油菜移栽后,4~6叶期经适当低温处理后均可正常开花结实;转基因苗不移栽直接在试管中经适当低温处理也可以通过春化阶段;春性转基因油菜的春化处理时间长短与开花时间早晚有关,春化处理时间最长的,开花也最早,与开花株率关系不大;冬性半冬性转基因油菜的开花株率与春化处理时间长短呈正相关;4~6叶期转基因半冬性油菜通过春化阶段需时35~40d以上,转基因冬性油菜通过春化阶段需时50d,且适当延长春化时间能促进花期提前。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技术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在田间和实验室采用捣碎菌丝体接种,黑麦粒接种和草酸浸根3种方法分别对15个甘蓝(Brassica napus L)春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抗(耐)菌核病性(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鉴定。结果没有发现高抗基因型,但是甘蓝型品种(系)之间存在着感染菌核病轻重程度的显著差异。15个甘蓝型品种(系)在田间和实验室3种方法鉴定试验中感染菌核病的轻重程度排列顺序基本相似。田间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品种间杂交、回交和复交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有效地协调了油菜品质育种过程中高产和优质、抗病性和优质的矛盾,育成高产、熟期适宜和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的低芥酸含量分别为0.20%和0.21%;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96%和24.42%;油酸含量分别为56.96%和58.99%。其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较常规品种高。“沪油12”菜籽饼粕中  相似文献   

11.
以相对发病率和相对病情指数(RDI)为指标,比较了三轮半姊妹(HS)家系和全姊妹(S1)家系的油菜菌核病抗(耐)性水平。病圃诱发(菌丝体喷雾)条件下,HS家系群和S1家系群的平均RDI为116.8 ̄172.2,家系间RDI变幅为40.2 ̄408.5。在96HS和96S1家系群中分别有30.6%和39.0%的家系RDI小于100,其中有些家系的病情指数仅为抗性对照的40%。单株表型选择可为选择提供较  相似文献   

12.
13.
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组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了部分优质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组合)试验,初步筛选出皖油25、皖油29、驰丰1号、湘菜油3号等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为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推广油菜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对菌核病抗(耐)病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草酸浸根和黑麦粒接种两种方法分别对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等国的15个春性和16个冬性,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抗菌核病的鉴定。结果没有发现高抗类型,但是城蓝型油菜品种(系)之间存在着感染菌核病轻重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油菜不同收获时期的种子发芽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不同收获时期的种子发芽率的研究表明:在油菜终花期后,随着种子的逐步发育,发芽率不断提高.终花以后第5 d,种子的发芽率即可达70 %以上,3个试验材料的发芽率分别为76.0 %、73.3 %和75.7 %.在终花期后20~25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3 %,98.3 %及99.0 %),随着种子的进一步成熟,其发芽率略有下降,表现出一定的休眠特性.说明作为育种资源利用的种子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未正常成熟时收获.在终花期后5~15 d期间的样品中有多胚现象出现,多胚率有随种子的发育而下降的趋势,在本试验材料的成熟度较高的种子中未发现多胚现象,说明提早收获可能诱发多胚苗产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杂种秦油2号、不育系陕2A和保持系陕2B种子胎萌发生情况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种子的胎萌发生在开花后19 d左右,并随着种子发育日趋成熟而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而常规品种垦C1种子胎萌发生在成熟后期(开花后31 d)。甘蓝型杂交油菜种子因胎萌引起生活力和活力降低,种子胎萌也引起种子含油量下降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但是对种子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种子胎萌时相应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杂种秦油 2号、不育系陕 2 A和保持系陕 2 B种子胎萌发生情况及其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种子的胎萌发生在开花后 19d左右 ,并随着种子发育日趋成熟而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而常规品种垦 C1种子胎萌发生在成熟后期 (开花后 31d) .甘蓝型杂交油菜种子因胎萌引起生活力和活力降低 ,种子胎萌也引起种子含油量下降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 ,但是对种子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 ,这可能与种子胎萌时相应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异柠檬酸裂解酶活性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18.
油菜是玉溪市红塔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为了充分发挥品种自身优势,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本研究对本区近年自主选育的7个甘蓝型常规双低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玉红油8号抗倒伏性、丰产性、抗旱性均强,产量为3 510.7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90%,经多重比较,产量与玉红油4号、玉红油5号(CK)等5个品种达显著性差异,可将该品种作为红塔区的主推品种扩大示范;玉红油6号籽粒大,千粒重最大,分枝部位较低,产量比对照品种增加5.25%,适合在红塔区大水大肥的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9.
五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产量鉴定表现突出的5个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和相应的20个正,反交组合的杂交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普遍存在平均优势,组合间的超亲优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