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柑橘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粉虱不仅吸食植株汁液,而且排泄的蜜露还诱发煤烟病,是为害柑橘较重的一种害虫。用70%吡虫啉WG20000倍液、25%吡虫啉WP5000倍液、15%N维·毒EC1000倍液、25%扑虱灵(噻嗪酮)WP1000倍液、3%啶虫眯EC5000倍液、40%杀扑磷EC1000倍液这几种药剂对柑橘粉虱进行喷雾防治,筛选出了效果最好的药剂是70%吡虫啉WG20000倍液,其次是25%吡虫脒WP5000倍液和40%扑磷EC1000倍液、25%扑虱灵(噻嗪酮)WP1000倍液、阿维·毒EC1000倍液、3%啶虫眯EC5000倍液。这几种药剂对柑橘生长和果实发育安全,可以在柑橘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柑橘粉虱、黑刺粉虱是柑橘上的重要害虫,为深入了解2种粉虱的发生时期、发生为害程度和田间种群动态,采取田间系统调查与黄板诱捕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2种害虫在田间的发生规律,为科学控制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建群 《植物医生》2007,20(5):20-21
描述了柑橘黑翅粉虱的形态特征,分析了黑翅粉虱田间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柑橘粉虱在每百棵柑橘不同氮肥量N1(对照),N2(施氮肥0.25kg),N3(施氮肥0.50kg),N4(施氮肥0.75kg)条件下的自然种群,以作用因子组建在不同氮肥条件下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柑橘树对柑橘粉虱的自然种群增长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N3处理下的各作用因子作用一直处于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水平,其种群趋势指数为29.8,和施氮水平N2下的28.5很接近,明显低于施氮水平N4下的39.2,比N4水平下造成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小,说明通过调节施氮量可控制柑橘粉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5.
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在赣南以前是零星分布与为害,而近年来已逐渐上升为柑橘的主要害虫,其主要原因为农药更替、冬季清园不彻底、环境利于该虫成长、防治时期不当、喷药不全面、杀伤天敌等。为此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Y型嗅觉仪比较了7类14个不同品种的柑橘对柑橘粉虱引诱力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中3个品种柑橘叶片挥发物成分,并测定柑橘粉虱对其中的10种挥发物单体标样在10-2、10-4、10-6、10-8g/mL浓度下的行为学反应,以期明确植物挥发物在柑橘粉虱寄主定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供试的14个柑橘品种中南丰蜜橘对柑橘粉虱引诱作用最强,HB柚最弱。被检测出的37种挥发物单体中的主要成分是烃类、醇类化合物,被测3个品种共有的挥发物有9种。在被测的10种挥发物单体中,引诱作用最强的是浓度为10-8g/mL的γ-松油烯和浓度为10-4g/mL的R-(+)-柠檬烯。研究表明,柑橘叶片中的挥发性气味对柑橘粉虱的寄主选择有重要影响,而且挥发性气味的化合物组成及其相对浓度影响其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测了烟粉虱触角感受器的分布、形态和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烟粉虱触角由柄节、梗节和1~5节鞭节组成,绝大部分触角感受器分布在触角的背面、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5种感器,即微毛感器、锥形感器、刚毛感器、钟形感器和腔锥感器,各种感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没有明显的区别。除了微毛感器和刚毛感器的数量较多外,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和钟形感器的数量均较少,分别为6、4和1个。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烟粉虱触角上起嗅觉作用的锥形感器和腔锥感器均由表皮壁、鞘细胞和感觉神经元等结构组成。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烟粉虱雌虫对苘麻、棉花、烟草、黄瓜和甘蓝5种寄主植物气味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约30%的烟粉虱个体对气味源无反应,50%以上的个体对寄主植物具有显著的行为反应,对寄主植物的选择率差异显著,从大到小顺序为:黄瓜>苘麻>棉花>烟草>甘蓝。  相似文献   

8.
选用25%噻虫嗪WG等8种药剂进行柑橘粉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8种药剂对柑橘粉虱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柑橘生长和果实发育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各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别较大,其中以400g/L杀扑磷EC1000倍液速效性最好,施药后3d防效可达90.18%,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显著;240g/L螺虫乙酯SC3000倍液和25%噻虫嗪WG4000倍液持效期最长,药后21d防效分别为99.50%和98.27%,与其它药剂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中建议将速效性好与持效期长的药剂混合使用,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近年柑橘黑刺粉虱大暴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洞庭湖区柑橘黑刺粉虱大暴发原因,并掌握了其发生规律和天敌种群情况。黑刺粉虱的天敌寄生率高,低龄幼虫期总寄生率30%~40%,中龄期60%~70%,高龄期90%~98%。防治上只要采取以保护天敌,良化橘园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措施,天敌即能抑制黑刺粉虱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若虫的优势寄生蜂亮腹釉小蜂Tamarixia radiata的寄生行为,利用扫描电镜对亮腹釉小蜂雌雄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种类、分布和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亮腹釉小蜂雌成虫触角上存在5种感受器,分别是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乳头状感受器、板形感受器和末端指形感受器;亮腹釉小蜂雄成虫触角上存在4种感受器,分别为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乳头状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又可以根据外部形态的差异划分为4个亚型,即毛形感受器类型1、2、3、4。此外,板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类型2和毛形感受器类型3在亮腹釉小蜂雌成虫触角上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雄成虫触角上的分布数量。这些形态学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性别亮腹釉小蜂的触角感知行为。  相似文献   

11.
12.
传统PCR方法不能诊断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 Gabriel)的死活状态,往往导致假阳性检测结果.本研究将特异性核酸染料叠氮溴化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与PCR技术结合,旨在建立柑橘溃疡病活菌的快速检测技术.根据柑橘溃疡病菌独有的保守蛋白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出278 bp的靶带,PCR反应的检测下限为25个细胞/25 μL或2.75 pg/25 μL.EMA-PCR结果表明:当卤钨灯曝光时间1 min,EMA终浓度为1.0 mg/L时,能有效抑制1.0×108 cfu/mL死菌的扩增;当EMA的浓度小于30 mg/L时,EMA对上述相同浓度活菌靶基因的扩增没有明显的抑制.EMA-PCR对死活混合菌的扩增表明,活菌数在6.875×101~6.875×105 cfu/PCR范围时,荧光强度与混合体系中活菌的对数值有线性关系.基于以上建立的EMA-PCR活体检测技术,对疑似带病柑橘材料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能降低柑橘溃疡病菌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有望为柑橘溃疡病的检疫检验提供更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柑橘粉虱重发生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诚 《中国植保导刊》2004,24(11):27-28
柑橘粉虱 [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又名通草粉虱、白粉虱、绿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福建闽西北各县 (区 )柑橘面积约 4万 hm2,现已全面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此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柑橘产区,是我国柑橘园的捕食螨优势种之一.由于滥用化学农药,大量叶螨天敌受到危害,叶螨的抗药性却逐年增强.利用天敌生物防治叶螨成为近年来柑橘害螨绿色防控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研究了江原钝绥螨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相似文献   

15.
 以柑橘溃疡病菌DNA为模板,对抗铜相关基因copA和copB进行了PCR扩增和克隆,获得了大小分别为1 782 bp 和1 095 bp的目标片段。构建了这2个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pET-copA和pET-copB),并在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中成功诱导表达。利用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大耳白兔,制备了抗copA和copB原核表达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均为1∶6 400。用所制备的抗体分别对copA和copB的原核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相应位置产生了较强的免疫反应条带,表明所制备抗体能特异性地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柑橘溃疡病是重要的柑橘细菌性病害,为探明壳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潜力,本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价了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杀菌效果,以改良的纸碟法测定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效果。综合处理0.5 h、3 h和6 h的结果显示,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的杀菌强弱依次为:粘度12粘度100粘度20。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在YPG培养基中有氧发酵3 d产生发酵液原液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45 cm和3.21 cm,比0.1 g/mL氨苄青霉素的抑菌圈分别大45%和35%。可见,发酵液中存在对溃疡病菌高度有效的成分。因此,认为粘度12的壳聚糖和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具有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对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citri胞外产物的分泌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拌种灵的作用动态进行了测定 ,并对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拌种灵的选择压力下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及胞外多糖的分泌量增多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 10 μg/m L时亦增高 ,但胞外蛋白的产量受到抑制。接触药剂的菌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胞外产物对拌种灵具有拮抗作用 ,从而对菌体细胞产生保护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超微结构、数量和分布,探索其化学感受机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豆卜馍夜蛾雌、雄蛾的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豆卜馍夜蛾触角上共观察到8种类型感器:B?hm氏鬃毛(两种亚型,BBⅠ型和BBⅡ型)、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鳞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其次是腔锥形,除刺形和栓锥形感器外,其他感器数量在触角鞭节从基部到端部呈现由少到多,再减少的趋势。毛形、锥形和耳形感器表皮具多孔属于嗅觉感器。雄蛾触角与雌蛾相比,鞭亚节多2~4节;毛形、刺形和鳞形感器明显长于雌蛾,耳形感器明显短于雌蛾;毛形和腔锥形感器数量均明显多于雌蛾。豆卜馍夜蛾触角感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多,雌、雄蛾间存在性二型现象,B?hm氏鬃毛、刺形和栓锥形感器在结构和分布上存在有利其功能的特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