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籼新品种广两优476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被湖北省农业厅推介为中稻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
广两优4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广占63-4s作母本、R476作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多抗籼型中稻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0004)。同年获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2013年连续3年被湖北省农业厅推荐为全省中稻主推品种。该品种由湖北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营销。  相似文献   

3.
广两优96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米质优,适口性好,熟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0007。2010年4月申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粤优997是湖北省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在1999年春(海南)利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恢复系襄恢997配组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5004。2007年7月1日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保护号为CNA20040473.3。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55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两优558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用优质两系不育系广占63—4S与强优恢复系R558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11003。其产量和生育期与对照扬两优6号相当.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同比杨两优6号优两个等级),田间长势旺。分蘖力强.剑叶长挺,穗型较大,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湖北省一季中稻稻瘟病无病区或稻瘟病轻发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郑利剑 《种子世界》2012,(10):42-43
闽丰优3301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天丰1A与恢复系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作中稻栽培表现有丰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年引进在在屏南县长桥镇前高溪村作中稻试种,同年在全县推广.  相似文献   

7.
金农3优3号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用金农3A为母本与金恢3号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糙米红褐色等优点。2012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引进屏南县作中稻种植,并在福建省屏南县推广。  相似文献   

8.
德优825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德香074A与恢复系泸恢825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5.该品种2008-2009年在江汉平原大面积种植,表现高产稳产,穗大粒重,米质较优,抗倒、抗病性较强,熟期适宜,适应性广.2010年被湖北省荆州市农业局列为主推品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现将该品种在江汉平原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籼新品种鄂中三号鄂中三号(原代号8471)系宜昌市农科所用密阳49与桂朝二号杂交,经过连续定向多代选育而成。1995年2月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2~1993年参加湖北省常规中稻区域试验,两年12点次平均亩产545.37kg,...  相似文献   

10.
富优1号(Ⅱ优21)是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籼稻,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2003年湖北省安陆市、云梦县等引进作中稻种植,生产实践表明富优1号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的杂交中籼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宜香优62是用宜香1A与恩恢62配组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迟熟中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稻瘟病、产量高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宜香优62的制种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宜香优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湘晚籼 10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利用从美国引进的亲本后代中系选出来的亲 16选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香稻 80 66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香型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味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 1999年在湖南省第四次优质稻评选中,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 199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0年 5月获得国家农业部首批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2000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 2003062.  相似文献   

13.
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豫谷6号豫谷6号是以78γ郑4作母本、7519作父本,利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而成。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验收品种。该品种夏播生育期89天。幼苗绿色,叶鞘浅紫色,株高125cm,穗纺锤形,穗...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的选育与制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自育的优质不育系绵5A为母本、四川省原子核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8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适应性广,适合长江上游及湖北的平坝和丘陵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谷优353是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表现穗大粒多、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13年通过福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省中稻区试,平均产量8 214kg/hm2,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3.09%,达显著水平;2011年续试,平  相似文献   

16.
Ⅱ优恩22水稻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育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7023)。适于湖北省恩施州及武陵山区海拔800m以下及同类地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 5优 52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自育的优质不育系绵 5A为母本、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高配合力优质抗病恢复系蜀恢 527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于 2003年 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天协 5号, 2003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绵 5优 527,并推荐为四川省重点推广水稻新品种, 2004年 3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国豪杂优 3号.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而且适应性广,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对于水稻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3年被纳入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 2004年在全国示范种植 3万公顷左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学杀雄不育系楚-09与中双10号组配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楚油杂910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生长势强,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适合江汉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华玉13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用A2作母本、A393作父本组配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14001)。适于湖北省二高山地区作春玉米种植,因其生育期早、抗灰斑能力强、库源协调好增产潜力大、丰产性好的特点而深受广大农户青睐。1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31d,比对照鄂玉25早熟3d,株型半紧凑,株高327cm,穗位高152cm。幼苗叶鞘紫色,穗上叶6~8片,雄穗分枝数12~18个,护颖浅紫色,花  相似文献   

20.
宜优673在赣西北作再生稻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宜香1A与福恢673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2009年国家和广东省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2013年被农业部列为主导品种。江西修水县2010年引进在山口镇中桃村六组作中稻再生稻试种1hm2,2011年种植3.33hm2,2012~2013年在太阳升镇农科所村种植3.33hm2,连续4年高产田块两季产量超过15 000kg/hm2,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