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茶菌”液是我国古代的御用饮料,国内至乾隆晚年逐渐失传。在此过程中,由于国际交往频繁,转辗传至苏联的高加索、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的人饮用“红茶菌”酸饮料。值此夏令季节,介绍“红茶菌”的微生物类群,对推广饮用茶汁酸饮料,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我国茶叶饮用的方式可分为二种:吃茶、喝茶、饮茶。随着社会的发展,制茶技术不断改革,茶叶的花色品种增多,人们对茶叶饮用价值的研究愈加重视,茶叶饮用方式也在逐渐演变,愈来愈多的人喜爱“饮茶”,品尝茶的真香真味。充分利用茶叶的饮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红茶菌形似海蜇皮、银耳之类,用白糖和茶水喂养,能自然变厚长大。饮其发酵之液,味道酸甜可口,有如柠檬汁、酸梅汤,并可防治肠胃等多种疾病,因而又有“胃宝”之称。本人饮用红茶菌多年,每次饮用后  相似文献   

4.
炎炎夏日,啤酒特别受人欢迎,被不少人当做消暑的必备饮品。啤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且能开胃健脾、解暑消热,的确适于夏季饮用。但滥喝啤酒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饮用时注意相关“不宜事项”,才能有益身心。  相似文献   

5.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沿袭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作者对此存疑多年,经过调查研究,以理性和实证对待这个问题,认为“洗茶”一词,既不科学,又因其带来负面影响,而贬低了中国茶的“美誉度”,尤其是为日本继欧盟对输人中国茶以农药残留问题而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找到所需的借口。  相似文献   

6.
浅析茶艺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丙娟 《贵州茶叶》2008,36(1):26-27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发现茶叶并饮用以来,茶文化就融人了中华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不断发展、升华。茶艺是茶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老的中华茶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融汇了古今茶文化的精典。泡茶可修心养性,品茶如品昧人生,无论是俗世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雅致的“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始终无可取代。  相似文献   

7.
沱茶     
据史载:明万历年(公元1573—1619)谢淛撰《滇略》一书“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普茶”指“普洱茶”而言“蒸而团之”说明当时茶叶饮用与制造已较广泛,为了集中贸易便于携带将散茶蒸后压缩体积,这种加工拼配的技术是极为粗放和原始的,但也从此奠定了现在蒸压茶的雏形。因当时普洱处于交通要隘,滇南茶叶市场集中在普洱交易集散而得名。“沱茶”真正原名叫“谷茶”因原产地在现今思茅专区景谷县,当时形状如月饼形,  相似文献   

8.
饮茶和食茶     
饮茶和食茶蔡如桂(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723600)饮茶俗语喝茶,一般指饮用冲泡或煮滤的茶叶有效成份溶液;食茶即吃茶,则理解为把茶叶咽下肚子。皖南、浙北、赣东一带,不管路过“行善亭”或止步人户家,都请“吃茶”,其实是请喝茶水,把吃和喝“合二为...  相似文献   

9.
近来社会流传着红茶菌能治百病,特别是说能防癌治癌,对人们更具魅力。还有把红茶菌看成是外来“洋货”,是先进科学的产物。于是家家想培养,人人想饱用,这不仅使市场上红茶一时脱销。而且有人因缺乏红茶菌知识饮用中毒。为此,我想谈谈红茶  相似文献   

10.
茶叶应用的医药价值,我国历代医书都有记载,仅单味茶叶或含有茶叶的复方就有近百个。近年来茶叶及其制剂在医疗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日本学者甚至认为茶叶是使人“美貌、健康、长寿、防癌”的佳品,饮用“红茶菌”成风。国内,天津茶叶加工厂等单位研究茶叶粗拉物(7369)在有效提升白细胞(升自、下同)方药方面有进一步突破,从而肯定“7369”对与放射性职业有关的白细胞减少症的升白疗效、以及探索更有效的“7369”升白复方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中华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利用、栽培、加工、饮用茶的国家,有“茶的祖国”之称。早在唐代就有了茶文化,并开始传出国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正向广度和深度推进,顺应了两个文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茶叶生产和饮用,唐代已发达和普及。但当时的茶利收入,每年仅四千万贯,在政府整个财政系统中还无足轻重。到了宋代,茶才和米盐一样,成为人民“一日不可无”的必需品。宋·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十记述:“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在《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也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见,宋代的制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十分普及。茶叶开始成为一项重要商品,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茶利高达四百万贯。宋代的茶业状况,从以下三方面考证。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茶人角度看《儒》,发现了明代广泛饮茶史的一个片段,全书共五十六回,有四十九回谈到茶,《儒》书从茶的饮用茶,具器皿的描绘,以及大量茶的专用名词的记载都生动反映当时茶的普及和人们对茶的欣赏饮用。今天特从各方面试图对《儒》书茶事记载略作分析。“茶之为饮,始于神农氏”,相传在四千年以前的神农时期就开始了茶的药用,从西汉王褒《僮约》的“烹茶尽具”,发展到明清,饮茶之风久兴不衰,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煮水煎茶为主向沸水冲泡发展,社会上不仅饮茶区域,人口日益扩大,而且烹茶与品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明代的茶课制度——明代茶法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川陕两大茶政体制的形成基于茶树生长的环境要求,我国茶区大致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和山区;而茶叶生产又是自西(南)而东(南)按地域传播和扩展的。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茶业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唐以前茶,唯贵蜀中所产”;“唐茶品虽多,亦蜀茶为贵。”四川在唐代茶法形成以前一直是我国茶叶生产、焙制、饮用和贸易的中心。魏晋以降,江淮以南  相似文献   

15.
罐罐茶     
蔡如桂 《茶业通报》2001,23(3):32-32
羌族人民多居住在高海拔的产茶山区 ,在高山缺氧的环境中 ,饮茶可以增强人体血液的携氧能力 ,以抗“高山反应”。因此 ,饮茶对羌族人民来说无异米盐。平民百姓饮用的是“粗枝大叶”茶 ,高山沸水又不到 1 0 0℃ ,要溶解茶汁只得“煮饮” ,远古无压力锅、电热水器 ,用的是祖先发明的陶器———罐罐 ,这便是“罐罐茶”的来历。开始是将茶叶投入罐罐中 ,在火上烤热 ,茶香即溢出 ,注入冷水 ,煮沸若干时候 ,滤入酒杯大小的茶盅 ,自饮、待客、聚欢…… ,这种饮茶方法随着茶叶的传播到低海拔的沿海 ,经改进并与本地习俗结合 ,便成为今日的“工夫茶”…  相似文献   

16.
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茶产于安徽歙县大谷运的上黄音坑、岱岭龙潭、木岭后仙人石一带。这里属黄山余脉,海拔600~800米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有利茶叶内含香味物质形成和积累。黄山绿牡丹名茶于一九八六年创制,在八六年全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具有独特风格”创新品种。一九八七年商业部茶畜局评定,“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感人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富山县东部朝日町,蛭谷为中心的一大片地区内,迄今还保留着一种称作“巴答巴答茶”的珍奇的风俗习惯。从事民俗学的作者立足于饮食文化,作了调查。作“巴答巴答茶”的黑茶是制法极特殊的粗茶形式的“发酵茶”。盛夏摘鲜叶蒸足,堆于篾席围起像长方形木箱内70厘米厚,经20—25天自然霉菌作用(霉菌作用的微生物另文报告),霉菌作用最盛时叶的温度达70℃。黑茶即在此极高温条件下制作的。为了了解饮用这种茶的嗜好,就其化学组成作了大致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开放搞活以来,为茶叶生产摆脱单纯计划经济的约束,注入了生机,但受传统管理、经营、生产观念的影响,“红”与“绿”争原料,生产与需求等矛盾仍然存在。茶叶,作为商品,具有经济价值和饮用价值双重属性。人民的需要可以分为二个方面:一是个人需要,有用以改善物质与文化生活,有用以发展体力与智力,这些需要代表着人民的个人利益与眼前利益。二是人民的公共需要,出口创汇,用以进口实现“四化”的必须设备,技术与物质或必须的生活资料。因而茶叶有国内与国外二个市场,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9.
茶绿能防癌     
“饮茶明目”,早为人们所知。现在研究证实,饮用大量绿茶可以防止癌症。用实验动物进行的许多研究以及日本人肺癌发病情况的证据都表明,绿茶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抑制肿瘤的扩展。动物试验还显示出,广泛饮用的红茶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癌症。美国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癌症研究室主任用老鼠暴露在紫外线或一种称作TPA的发炎药下:然后服用高剂量的绿茶可显著地抑制老鼠身上皮肤癌的扩展。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癌症预防部负责人藤木广太博士关于老鼠研究的报告中认为绿茶  相似文献   

20.
潮汕品茶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饮用方法多样,品茶艺术多彩。广东省潮汕地区人民最讲究品茶艺术和饮茶科学,于光远同志到过潮汕地区后,他说:“那是个讲究喝功夫茶的地方。功夫茶的名称表示,煮这种茶,喝这种茶都要有一套功夫。”的确,潮汕人对茶叶花色品种、贮藏、茶具及冲泡技巧都非常考究,喜欢买凤凰水仙,贮藏在小口锡罐中。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