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机事故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迅速增加,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机事故私了现象伴随出现,给事故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引起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发生农机事故后为什么会出现私了现象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迅速增加,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农机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农机事故私了现象随之出现,它给事故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农机事故私了现象应弓愧各级农机安全监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自1984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划归农机部门负责以来,也曾处理过一些道路以外的农机事故,但只不过是农机事故发生起数中很少的一部分。案后能立即向农机监理部门报案,由农机监理部门派员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对事故调查取证,划清责任,依法进行调解。但在一些地区,发生农机事故,不向农…  相似文献   

3.
农机事故私了现象浅析王清泉尹风祥随着农牧业机械数量的迅速增加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农机事故时有发生,私了现象也随之出现,它给事故双方都造成了一定损失。要不断提高农机经营效益,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必须对农机事故私了现象给予高度重视。产生...  相似文献   

4.
农机私了事故就是发生了农机事故,不经农机监理部门的处理而私下了结的事故。谈到处理,又必须是私下了结后某一方反悔上访上诉,或者事故处理部门在事故私了后经过一段时间从某种渠道听到或上报的,也就是说农机私了事故必须具备农机事故和私下了结两个特点。对于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有关法规未作出具体规定,仅就应否处理,已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甘肃省榆中县自1984年农机监理站成立以来,就对农机私了事故本着安定团结,减少社会矛盾,着眼于调解为主、积极调查处理的态度,均予立案处理,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摸索,就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谈一点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发生农机事故,应当立即向农机监理部门报案,得到事故处理部门的依法处理。但不少人却是与对方私下了结,而且这股“私了”风日渐盛行。 农机事故“私了”现象为何增多?究其原因:一是怕耽误时间。出了事故到农机监理部门报案,要勘查现场、寻访证人,搜集证据,怕耽搁时间,影响自己作业或办事  相似文献   

6.
农机事故私了现象浅析随着农业机械数量迅速增加,农机事故出逐年上升。农机发生事故后有的能及时向农机监理部门报案,由农机监理部门派员赶赴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对事故调查取证,划清责任,依法进行调解,合理地维护了双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一般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种农机事故的发生呈上升的态势,农机事故“私了”现象常有发生。为什么在农机事故中会经常发生“私了”现象呢? 一、事故当事人对有关农机法规不了解 由于农机驾驶员或事故当事人对有关农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的统计数中发现,随着农用机动车的增多,事故次数和伤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上升31.4%和22.5%。而目前,在农机事故出现后有一些车主和机手与事故当事人采用“私了”的不正常现象也时有发生。“私了”就是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而不通过农机监理或交通管理部门裁决解决。这种“私了”的解决方式隐患无穷,一旦再次引起纠纷,经常是难于了结,很不可取。 1 事故后“私了”的原因 (1)碍于情面采用“私了”。肇事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一方碍于情面不去有关部门报案;而肇事一方也觉得花点钱省去麻烦,又“体面”,“够朋友”,不伤和气。于是采用“私了”完事。……  相似文献   

9.
随着机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机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也悄然增多,那就是农机事故发生后,当事双方常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往往又解决不彻底,事后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者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肇事后私了的原因 (1)当事双方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肇事者与受害者是亲属、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采用私了的方式解  相似文献   

10.
所谓农机私了事故,是指发生了农机事故,不经农机监理部门处理而私下了结的事故。对于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有关法规未作出具体规定,仅就应否接案处理,众说不一。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摸索,就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农机私了事故,是指发生了农机事故,不经农机监理部门处理而私下了结的事故。对于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有关法规未作出具体规定,仅就应否接案处理,众说不一。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摸索,就农机私了事故的处理谈一点看法。一、农机私了事故该不该受案处理农机私了事故因为牵扯时效等原则,缺乏现场勘察等必要的基础,确实给处理工作带来相当困难。《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由于  相似文献   

12.
子牛 《河北农机》2002,(4):13-13
随着农用机动车的增多 ,农机事故也不断发生 ,而目前 ,在农机事故发生后有一些车主和机手与事故当事人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私了”就是事故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 ,而不通过农机监理或交通管理部门裁决了事。这种“私了”的解决方式隐患无穷 ,一旦再次引起纠纷 ,常常是难于了结 ,因此“私了”不可取。一、发生事故后“私了”的原因1.碍于情面采用“私了” 肇事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 ,发生事故后 ,受害一方碍于情面不去报案 ,而肇事一方也觉得花点钱省去麻烦 ,又“体面” ,够朋友 ,不伤和气。于是采用“私了”完事。2 .机车和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机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机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也悄然增多,那就是农机事故发生后,当事双方常采用私了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往往又解决不彻底,事后常常引发纠纷,给当事者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1.肇事后私了的原因 (1)当事双方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肇事者与受害者是亲属、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 ,自以为这样处理才够“体面”、够“朋友”。 (2)机车和机手没有合法牌证,不敢报案而私了。有的车主急功近利,赚钱心切,既不…  相似文献   

14.
发生农机事故,应当立即向农机监理部门报案,得到事故处理部门的依法处理.但不少人却是与对方私下了结,而且这股"私了"风日渐盛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急剧增加和部分机手安全意识的缺乏,农机事故时有发生。但真正上报到农机监理机关并得到及时处理的却很少。许多事故都是私了,私下了结不成,转交司法部门或报当地派出所处理。部分事故甚至发生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报到农机部门进行处理,给农机监理部门统计和处理造成很大困难。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机事故处理办法宣传得不广泛、不深入。许多农机手不知道发生农机事故后,应及时向农机部门报案,延误了处理时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所以,我们应加大对农机事故处理法规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用机车保有量的增加,尤其农用运输车的迅速发展,农机交通肇事也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一种极不正常的解决方式——私了,也悄然增多。“私了”就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协商了事。这种解决事故的方式往往不彻底,事后易引发纠纷,给当事人双方和有关部门带来极大的困扰,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全因素。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1 农机事故私了的原因 1.1 碍于情面而采用私了 事故的双方是亲属、邻里、朋友或熟人,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碍于情面不去报案;而肇事方也乐于接受,于是便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自以为这……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农机事故处理工作中,往往遇到当事人由于法制意识淡泊、或者急于抢救伤者、或者地处偏远、或者想私了怕花钱等各种原因,事后才到农机部门报案的情况。对事后报案的农机事故,由于没有事故现场、拖延时间长、取证难度大,处理起来难度较大。笔者依据经验对此类事故的处理,提  相似文献   

18.
“彩云追月”是自然的美景,也是人们思想上的某种高尚境界。这是完美的组合,也是相辅相成的范例。云和月,相离则无彩,相聚则生辉。人与人之间如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亦如此。最近,记者走访了农机监理资深行家、安徽省农机局副局长郭子超,他不无感慨地谈起农机监理2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郭子超说,2001年以来,安徽省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统计显示,农机事故的数量起起伏伏,很不稳定,大事故经常发生,小事故连续不断。应该看到,在农村,农机事故私了、不报官、…  相似文献   

19.
农机事故统计是农机监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农机安全工作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出现了农业机械越来越多,但农机事故上报却越来越少的不正常现象,特别是层层实行目标管理以后,更是直线下降。据朝阳市7个县(市)区统计,2000~2001年农机事故统计为零。何以会出现这种令人难以相信的现象呢?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农机监理网络逐步健全对降低农机事故率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农机事故上报数这样少,以至根本都没有,则主要是统计上报……  相似文献   

20.
农机因其工作地域的特殊性,经常会有零件破损现象出现,因此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维修保养,但在农机的维修保养中,常常会发生因维修不当而造成农机后期使用故障的问题,为此,将围绕农机维修保养中的事故与预防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