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施中沟肥规范化覆膜栽培技术是蓬溪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根据该县农村劳动力现状,探索创新的一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它集玉米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膜侧栽培技术、玉米轻简化栽培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较常规的地膜栽培实现了“三改”:一改以往的播栽后覆盖地膜为播栽前覆盖地膜;  相似文献   

2.
机械化沟播技术是一项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栽培技术。其技术关键是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种肥、播后及时镇压,做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床上虚下实,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肥等资源,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使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大秋作物机械化沟播技术是机械化沟播技术在大秋作物上的具体应用.长治市的大秋作物以玉米为主。长治市农机局在推广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小麦沟播机的通过适应性进行改制后应用于玉米作物1993年,在潞城、长子等县进…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冬小麦机械化精播技术的应用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卢美林冬小麦机械化精播技术是一项高产、稳产、低耗、高效的栽培技术,是北京地区粮食生产在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通过增加科技含量,使产量再上新台阶的有效途径。1.研究推广配套机具的农业技术依据(1)...  相似文献   

4.
小麦机械化沟播技术就是将传统的种植业经验与现代农艺与机械措施有机结合,用复式作业的沟播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复土、镇压等工序,有效地利用土、水、肥、种、光、气、热等条件而获高产的一项科学栽培技术。晋城市郊区农机局自1989年开始引进一台沟播机具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到1994年机具发展到110台,累计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发挥小麦覆膜和沟播的优势 ,克服小麦覆膜穴播存在的一些缺点 ,如 :麦收后揭膜难 ,播种时膜孔和种穴错位需掏苗 ,费工费时等。沧州从1998年开始研究开发机械化起垄盖膜沟播小麦新技术。这是一项抗旱保墒增产的农机化新技术。它克服了覆膜穴播小麦的一些弊端 ,不存在膜孔、种穴错位 ,不需掏苗 ,地膜易回收 ,小麦易管理。另外 ,与之相配套的起垄盖膜小麦沟播机易操作 ,对整地要求不十分严格。具有增温、保墒、躲避盐碱、节水抗旱、增产增效等优点 ,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起垄盖膜沟播小麦的特点 ,是降雨可沿垄膜顶迅速向膜际小麦根部…  相似文献   

6.
垄作沟播喷灌技术是集垄作沟播与喷灌技术为一体的节水栽培技术.以不同灌水定额各设4个处理(灌水定额分别为24 mm、30 mm、36 mm、42 mm,灌水5次),以常规覆膜喷灌为对照(灌水定额42 mm,灌水5次).通过测定不同灌水处理下垄作沟播油葵根系生长及分布特征等指标,分析了不同灌水处理对油葵根系纵向、横向生长及...  相似文献   

7.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玉米种植栽培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边际效应,提高水肥利用率,进而提高玉米产量.从地块选择、耕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机械深施肥、化学除草、机械覆膜、科学间苗、化控促熟等方面,介绍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沟播技术是一项传统栽培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栽培技术。其技术的关键是深开沟浅播种,集中深施种肥播后适度镇压,以达到深播浅盖,集中施肥,种调床上虚下实的目的,以充分有效地利用水、光、肥等资源,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使出苗整齐,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从而达到增产的  相似文献   

9.
全生育期覆膜冬小麦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冬小麦全生育期覆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冬小麦穴播方式,自播种至收割的整个生育期内,地膜始终覆盖在地面。根据1997 年10 月至1998 年6 月在东光县龙王李乡进行的灌溉试验,初步确定了冬小麦全生育期覆膜灌溉的适宜灌溉制度,在偏湿润年为:灌3 次水( 包括播前水) ;播前水定额根据土壤墒情确定,一般为450 ~900 m 3 /h m 2 ;起身~拔节期的灌水定额为600 m 3/h m 2 ;抽穗~灌浆期的灌水定额为450 m 3 /hm 2 ;总灌溉定额为1500 ~1950 m 3 /h m 2 ;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的相比,全生育期覆膜冬小麦,节水412 % ,产量提高228 % 。  相似文献   

10.
旱作沟播机械化技术是近年来在我省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传统的种植经验与现代农机措施有机结合.改干旱浅山平播为水平沟播.其增产效果显著。为了验证此项技术的适应性,我们在青海省互助县西山、威远、台子,民和县的新民、马营、巴州等乡镇进行了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沟播与平播相比,亩增产25-3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增产效果较为稳定。干旱年份更加明显。如西山乡王家村1994年沟播小麦亩产达到363.7公斤.平播亩产265.3公斤,沟播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和灌水量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2010-2011年在陕西杨凌对垄上覆膜沟播小麦与平作播种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的产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起垄覆膜沟播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明显高于平作。起垄覆膜中水处理比平作中水处理增产421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5kg/(hm2.mm)。籽粒粗蛋白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淀粉含量则相反。基于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覆膜中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达到最高,而蛋白含量仅比低水处理低0.53%,淀粉含量比高水处理低0.268%,因此在实践中选择覆膜中水处理(总灌水量260mm)可以实现节水、高产、优质目标。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黑龙港流域素有"华北干槽"之称,是华北平原历史上受旱、涝、碱害最重的地区,长期贫困缺粮。针对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棉花,研究了膜沟栽培、覆膜平播及不覆膜平播3种栽培方式对棉花腾发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在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开展的覆膜棉花耗水试验数据,得到膜沟栽培、覆膜平播及不覆膜平播3种栽培方式下的棉花腾发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膜沟栽培、覆膜平播栽培与不覆膜平播栽培棉花相比,不仅皮棉产量较高,且其水分利用效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机械覆膜穴播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增产节能效果显著的农业工程技术,是我国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也是农业部今后一段时间内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它主要采用机械方式,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按照农艺要求的位置(行距、穴距、深度)播入土壤中,并将地膜...  相似文献   

14.
辽西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辽西地区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高花生种植机械化水平.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适宜在辽西地区进行推广应用.从整地、播前准备、覆膜及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介绍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播种、施肥、覆膜机械化技术是运用马铃薯播种机对马铃薯进行机械化施肥、开沟播种、播杀虫农药、喷除草剂、地膜覆盖等项作业。本文对选用良种、选地及种薯处理及机具选型等技术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旱田谷物机械沟播技术张秀荣内蒙古农机研究所机械化沟播技术是通过机械来实现旱作地区沟播农艺的要求。其技术要点是改传统平播为沟播,变种肥混播为种肥分层侧深位施肥。经过几年在旱作区的实施证明,机械化沟播能够达到抗旱、抗寒、抗倒伏、抗早衰,提高肥效,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模式麦田水资源利用率及边际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 778.6、7 624.8、8 684.6和8 893.7 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 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 858.8 kg/hm2和407.5 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 186.3 kg/hm2,灌溉量为120 mm,蒸散量为423.5 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 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选用山东省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20+40”大小行、“20+40”沟播、“20+40”垄作以及常规等行距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大小行、沟播和垄作种植模式的最大产量分别为7778.6、7624.8、8684.6和8893.7kg/hm2,表明沟播和垄作都具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但在获得最大产量时,垄作的蒸散量比沟播提高了76.6mm。沟播和垄作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均低于等行距和大小行,但沟播的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在产量和蒸散量分别为7858.8kg/hm2和407.5mm时获得,均显著高于其余3种种植模式。综合考虑各种种植模式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边际效益,以灌拔节和抽穗水条件下沟播的净收益最高,其产量为8186.3kg/hm2,灌溉量为120mm,蒸散量为423.5mm,水分利用效率为19.3kg/(hm2?mm)。表明在亏缺灌溉条件下,沟播是最适合在山东省推广的冬小麦节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介绍花生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介绍花生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花生覆膜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操作要点,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技术具有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