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手扶式单行玉米收获机传动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扶式单行玉米收获机传动机构设计方案,并对该新型传动机构进行了设计,为手扶式玉米收获机传动机构设计提供了思路,实践证明效果十分有效,手扶式单行玉米收获机设计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穴盘苗自动取苗机构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国内外现有的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整理出各种类型的自动取苗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将所有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按穴格形状分为锥形的上拔式与倒锥形的下抽式两大类进行阐述.依据上述对自动取苗机构的大分类,将上拔式取苗机构又进一步细分为顶杆式、机械手式、推苗杆与机械手组合式和传送带式4小类,而下抽式取苗机构细分为顶杆式和落苗式两类.同时,对各种形式的典型机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取—送-栽苗一体化移植机构以提高作业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插秧机伤秧率高的问题,研制一种钵式水稻插秧机。该钵式水稻插秧机通过增加取秧机构,实现按钵取苗,大幅度降低伤秧率。从钵式水稻插秧机的总体构造入手,介绍其关键部件送秧机构和取秧机构的工作原理,设计横向、纵向送秧机构和再定位机构,并确定送秧机构的关键参数。田间试验表明:该钵式水稻插秧机工作可靠,不仅较好地满足农艺技术要求,而且提高整机的栽植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秋后地膜难回收的问题,在国内外残膜回收机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指盘式残膜回收机。阐述了该机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弹齿式捡拾机构进行分析,得出机具不同前进速度下弹齿式捡拾机构的输膜轨迹。对弹齿式捡拾机构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捡拾机构转速为80 rmin、机具行进速度为0.8 ms、弹齿入土深度为20 mm时,弹齿式捡拾机构可以达到较优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5.
椭圆齿轮传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运动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步行式水稻插秧机上使用的后插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存在工作时振动大的问题,为此设计了椭圆齿轮传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分析了该分插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开发了机构辅助分析与参数优化软件,优化出满足步行式插秧机工作要求的结构参数,最后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分插机构运动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通过坐标系建立、浮动数轴概念提出和推程前半/后半区段划分,特别是通过引入偏距,在预定连杆方位线——一维综合前提框架下,关于偏置式机构,提出整程区间套存在性(态)内涵及求解原理,滚子中心、凸轮理论基圆半径的存在性(态),非劣解、劣解区间套和区间最优解等的求解理论方法.随之,对偏距解得其有解区间套,在非预定连杆方位线——二维综合前提框架下,关于偏置/正置式机构,提出整程区域套——机构解全域、非劣解、劣解区域套和全域最优解等新概念及其求解理论方法.在已有正置式机构第Ⅱ类综合问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解决了偏置式机构的一维和偏置/正置式机构的二维第Ⅱ类综合问题.拓展丰富了机构综合问题的解空间和优解空间,阐释论证了引入偏置式机构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两个机构综合实例,论证了偏置式较正置式机构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扇形机构又称换向机构,在移动式、固定式喷灌系统中常采用有扇形机构的喷头来控制喷头喷洒范围和提高喷头喷洒质量。摇臂式喷头的扇形机构主要包括定位销、拨杆、突变机构。(图1)  相似文献   

8.
<正>一、配气机构的作用及组成1.配气机构的作用。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柴油机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打开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保证气缸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排出废气;在压缩和做功行程时封闭气缸。2.配气机构的组成。配气机构由气门组、传动组以及驱动组三部分组成。配气机构按气门的布置形式,可分为顶置式和侧置式。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可分为凸轮轴上置式和凸轮轴下置式。按曲轴和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方式,可分为齿轮传动式、链传动式和齿形带传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穴盘苗高速自动移栽机的栽植效率,提出了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并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设计。首先,以理想栽植轨迹上关键位姿(位置与姿态)数据为约束,由杆长不变条件建立轮系式栽植机构简化模型(平面RR机构)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获得机构最优结构参数;然后,由平面RR机构两转动副的运动参数计算轮系机构总传动比并分配,从而实现轮系式栽植机构的设计。最后,对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机构实际运动轨迹姿态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栽植频率120株/(min·行)、理论株距为300 mm时,栽植成功率96.7%,实际株距均值298 mm,平均穴口宽度70 mm,满足高速移栽要求,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穴盘苗高速自动移栽机的栽植效率,提出了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并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设计。首先,以理想栽植轨迹上关键位姿(位置与姿态)数据为约束,由杆长不变条件建立轮系式栽植机构简化模型(平面RR机构)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获得机构最优结构参数;然后,由平面RR机构两转动副的运动参数计算轮系机构总传动比并分配,从而实现轮系式栽植机构的设计。最后,对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机构实际运动轨迹姿态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栽植频率120株/(min·行)、理论株距为300mm时,栽植成功率96.7%,〖JP3〗实际株距均值298mm,平均穴口宽度70mm,满足高速移栽要求,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被水稻专家视为高增产比率的钵盘育水稻秧苗移栽种植工艺,论述了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几种典型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成果.将钵苗有序移栽机构分为"钵盘取出式"和"钵体苗排序式"两类工作模式,指出了两类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前者易伤秧、损坏钵盘、结构复杂且生产效率偏低;后者易碎钵且株距均匀性不易保证."钵盘取出式"为两种形式,即夹苗式和顶出式.顶出式是一种比较好的移栽模式,在现有顶出形式的基础上,简化结构、提高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和作业效率,是钵苗有序移栽机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分置式耕播联合作业机连接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补偿式三点悬挂装置作为分置式耕播联合作业机的中间连接机构,保证了播种机传动地轮与地面的紧密接触,传动可靠。用解析式及图解法的静力学分析说明了连接机构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气吹式红枣捡拾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矮化密植红枣收获时,落地红枣捡拾困难,本文提出气吹式落地红枣捡拾,设计了一种气吹式落地红枣捡拾机构,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机构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特征,为捡拾机构的改进和近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此文介绍了各类自卸机构的工作和结构特点,着重说明了适于农用运输车的T式举升机构和腹置后推直顶后翻式机构.及其简单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预定轨迹的残膜脱卸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搂齿式卸膜机构。以预定轨迹为目标函数、机构各构件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对搂齿式卸膜机构进行优化,确定了机构主要结构参数,并运用ADMAS软件对搂齿卸膜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同时,制作样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此文介绍了各类自卸机构的工作和结构特点,着重说明了适用于农用运输车的T式举升机构和腹置后推直顶后翻式机构,及其简单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江苏清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江苏-80型拖拉机软轴式离合器操纵机构改为杠杆式离合器操纵机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调整、维修的简便性。  相似文献   

18.
四冲程摩托车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气门式配气机构分侧置气门式、顶置气门式、顶置凸轮轴式和双凸轮轴式4种。(1)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SV型)。如图1所示,该配气机构的进气门、排气门均位于气缸的一侧,气门头与活塞顶的方向一致。当曲轴旋转时,其齿轮驱动凸轮轴正时齿轮使凸轮轴也旋转,由凸轮轴顶动挺杆,挺杆推动气门杆,弹簧被压缩,气门开启;凸轮轴转过后,弹簧复原伸长使气门关闭。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结构简单,不需要推杆、摇臂等中间传动件,可减少发动机高度,使用维修方便,但是由于气道比较长而影响了充气效率,各项性能指标也比较落后,所以…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吊篮式烟草移栽机移栽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通过分析计算及1:1的建模,验证了吊篮式烟草移栽机构的工作速度和移栽机构结构件的形状;通过对该机构运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确定了主要技术参数;根据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出移栽机构的主要部件。样机试制和实验表明,该机构工作性能良好,栽苗效果优良,结构紧凑,使用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村机电》2008,(2):38-38
由浙江理工大学赵匀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研制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机型较小,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小田块、山区或丘陵地区作业,有助于解决水稻生产机械化中“瓶颈”问题,可用于普通稻和超级稻机械插秧。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是这种步行式插秧机的核心工作部件,该机构工作平稳,振动小,有利于提高插秧质量;目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都是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该机构工作振动大、不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