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油11号是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进行大面积推广.1987年湖南农业大学亦正式列题,由我们直接组织在省内外进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2.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湘油15号种植密度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春云  陈社员 《作物研究》2003,17(3):136-137
2001~2002年,对湖南省生产上移栽种植的湘油15号52个丘块种植密度调查表明,湘油15号平均种植密度为99282株/hm^2,最高138405株/hm^2,最低71400/hm^2。总的说明密度偏低,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而迟播稀植和少肥稀植产量更低。移栽种植的湘油15号种植密度应达到15万株/hm^2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双低高油分油菜新品种盛湘油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湘油9号是利用821A×20148R选育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含油率46.02%,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8.45μmol/g(饼),产量2347.8kg/hm2,产油量1080.5kg/hm2,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盛湘油9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杂油6号是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为湘油15号,父本为742.在湖南省和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305.35kg/hm2和2 309.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54%和21.53%,均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种子含油量为42.37%,粗蛋白含量23.33%,油中芥酸含量0.46%、饼中硫苷含量24.16μmol/g.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邻近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 ,既严重影响产量 ,又降低品质。当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 ,但效果欠佳。至于抗病育种 ,由于没有找到抗源 ,至今尚未开展。笔者在湘油 1 5号选育过程中 ,经多年观察和鉴定 ,发现该品种对菌核病有较好的抗性 ,为此近年来对湘油1 5号的抗菌核病性作了一些研究 ,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1 湘油 15号是一个高抗品种笔者在承担国家“九五”项目“油菜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研究”(编号 96 - 0 0 2 - 0 2 - 1 3-2 )期间 ,曾对湘油 1 5号抗性作过多次鉴定 ,均表现高抗 ,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7.
湘油11号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油11号是一个新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现已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为了探讨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措施,我们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该品种播期、密度、氮、磷、钾用量五种主要栽培措施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寻找优化方案,力图摸清各主要栽培因子的相互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l 化学杀雄剂的选用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杂种,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往关于化学杀雄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报道很  相似文献   

9.
1 隔离区化学杀雄制种应在隔离区内进行,隔离区内制种田应4年内未种过油菜,隔离区周围1000m内不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2 播种育苗湘油11号和466生育期相近,故同期播种,苗龄35d左右.3 父母本配置制种田厢宽2m(不包沟),厢两旁各栽一行父本(466),株距35cm,厢中间栽3行母本(湘油11号),母本间行距20cm,株距20cm.父母本间行距50cm.  相似文献   

10.
优质杂交油菜常杂油3号是一个产量高、抗倒抗病性好、含油量高、适宜华中地区冬作的黄籽双低油菜新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适时早播、及时间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防治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1.
品种来原 油研2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选用国外双低品种科利特作母本,川油九号作父本,人工有性杂交,采取单株定向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半冬性中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1991年11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准予在全省大面积推广。 特征特性 油研2号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蜡质厚,顶叶发达,中柄较长,叶脉明显,其出叶较快,苗期长势强,较耐涝抗旱。越冬期生长稳健,后发好,且较抗(耐)油菜主要病虫害—菌核病、病毒病、蚜虫等。该品种芥酸含量低于1%,硫甙含量低于0.2%,含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双低春油菜青油1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甘蓝型双低春油菜品种青油14号,于1994年5月17日在西宁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从此结束了我国春油菜区长期引种国外优质油菜品种的历史。青油14号的育成,是继该院“七五”期间育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连续5年双没菜新品种苏油1号的多点试验示范,明确了3750kg/hm^2以上的产量构成、角果群分布、群体结构、苗情动态等特征。根据苏油1号的生育特性,提出了适期早播培育壮苗,适当早栽、控制基础群体;合理化调,增降能力;科学施肥,确保高产需要;立足”三防”控制“三害”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余建湘 《作物研究》2002,16(3):143-143
1 特征特性湘杂油 1号为中熟甘蓝型油菜杂种 ,株高 17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8~ 10个 ,二次有效分枝 5个以上 ,单株角果数多 ,果枝粗长 ,每果 2 0~ 2 2粒 ,种子黑褐色 ,千粒重 3.5~ 4 .0 g。主要特点有 :一是品质好。芥酸含量 0 .0 6 %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8.33μmol/ g,含油量 39% ,是我国目前育成的优质油菜中品质性状较好的品种之一。二是丰产性好。 1987~ 1988年度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 ,每公顷产量 1772 .7kg,平均比对照湘油 10号增产 6 .12 % ,居参试杂种第二位 (仅次于秦油 2号 )。1989~ 1990年区试中比湘油 10号增产 19…  相似文献   

15.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50分别增产10.87%与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4%。苏油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发展迅速,已培育出一批单、双低新品种。但育成品种的产量和抗性一般都不如原当家品种,难于大面积推广。我们在育种工作中以品质为基础,以高产稳产为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湘油12号。 选育经过 (一)材料来源 1983年春,以澳大利亚的双低品种“Wesroona”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控制中国甘兰型油菜芥酸含量的基因数目,每个芥酸基因即携带芥酸的量,以及它与欧洲类型油菜的等位关系,特进行了湘油5号芥酸含量的基因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湘油5号油菜芥酸含量受两对基因控制,每个芥酸基因即携带芥酸的量为12%  相似文献   

18.
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的高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9至2000年对湖南省范围内湘杂油1号高产示范典型田块的油菜样量、产量结构和栽培措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湘杂油1号产量达3000-3958.9kg/hm^2的产量结构为角果5250-6750万个/hm^2,每角20粒以上,千粒重4g以上,植株高度185-198cm,一次分枝数和二次分枝数各1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9.
油菜是湖南省主要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种植面积达600多万亩,但单产较低,常年仅亩产70—80斤,这除了栽培技术方面的原因之外,缺乏适宜湖南省自然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品种也是低产的原因之一。湖南省历史上以栽培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hinensis)为主。白菜型油菜虽然早熟,但产量不高又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省先后育成或从省外引进了一些甘兰型油菜中熟或早中熟品种,如“湘油  相似文献   

20.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淮杂油1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淮杂油 1号系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 ,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多年多点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 (耐 )菌核病、熟期适中等特性。江苏省区试平均产量3 15 7.75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4.5 0 %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 843.40kg/hm2 ,比对照宁杂 1号增产 10 .79%。2 0 0 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