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而白花菇更是其中的姣姣者.泌阳县广大菇农利用中原冬季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栎树木屑,创造了人工调节环境因素,培育优质白花菇的方法.白花菇人工培育技术标志着我国香菇人工栽培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泌阳的实践,精辟地揭示了花菇形成的机理.这一技术精髓,集中体现在催蕾、育蕾、蹲菇和催花、育花、保花上.尤其是人工催花技术,利用了加速菌盖生长出现裂纹的四大因素,即:1.控制"内湿外干"、"内长外不长",使菌肉细胞和菌盖表皮细胞生长不同步,致使菌盖表皮出现裂纹.2.利用冬季又冷又干的风刺激菌盖表皮,加速菌盖表皮出现裂纹.3.通过干燥和干湿刺激加速菌盖表皮裂纹.4.利用低温和冷热刺激,加速菌盖表皮出现裂纹,这四大因素的调节,构成了人工催花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栽培香菇用双棚法催蕾育花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香菇的生长过程中,菇蕾的形成,幼菇的生长和花菇的培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各不相同。如果在同一个棚内进行管理,会出现以下情况:①菇蕾形成迟缓;②幼菇死亡;③畸形菇较多,且花度较差。为了提高幼菇的成活率,培育出高产优质花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96年冬在泌阳大袋立体栽培香菇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棚催蕾育花菇技术探索,双菇棚催蕾育花菇,即催蕾和育花菇分棚进行,若只有一个菇棚的可在中间隔成两个菇棚。经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效果甚佳。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1 催蕾 当菌袋经过60~80天的发菌及转色管理,有1/3以上的瘤状物逐渐隆起,转色在1/2以上的菌袋上大量出现黄棕色的分泌物时,说明菌丝生理基本成熟,营养已高度集中,应及时创造一个科学的环境条件,让其变温出菇。 1.1 浸水 菌袋在发菌和转色过程中要消耗一  相似文献   

3.
闫新发  张改英 《食用菌》2004,26(6):25-25
冬季是培育优质香菇和培育花菇的好季节。菇农在春、夏、秋季栽培的袋料香菇,一般在冬季出菇。但由于多数菇农不了解种性,使用了中温类型的菌种,如135、241、939、L26等,或与其同类型菌株或高温菌株的菌种,未选用低温或广温品种。因此,在冬季15℃以下的低温天气用普通方法催菇,就会出现三番五次催菇而不见出菇或很少出菇现象。现将我们用于示范的冬季催蕾方法介绍如下,供菇农试用。  相似文献   

4.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遇到恶劣气候条件下生成的畸形菇。明花菇被称谓花菇中的珍品,是它在气温3~18℃的初冬或初春季节生成。笔者根据我国中原气候,从霜降到第二年春天的谷雨季节,用立体大棚袋栽香菇的模式,在平均气温8~18℃的晴朗天气条件下,探索出几种催育花菇方法,现将其中的同步催花技术作一介绍,供读者参考。1选蕾上架 选择已经显出黄豆粒大小菇蕾的菌袋,每袋间隔15cm左右摆上出菇棚。有菇蕾的袋面向上,只保留上面和左右两侧的菇蕾,用按压或剃除的方法,清除袋底部菇蕾,防止生成畸形菇,消耗菌袋中…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工厂化代料栽培花菇技术,根据花菇成因及香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花菇形成三个阶段所要求的生态条件不同,分别按三个阶段设计了培养室、催蕾室、催化室,利用设施人工调控工艺条件,进行菌丝培养、催蕾和催花管理,使花菇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小试获得了80%的花菇率,比室外高棚层架方式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6.
郭恒  李加林 《食用菌》1998,(6):22-23
年初,全国第三次香菇专业会议的代表参观泌阳县泰山庙乡小乔庄花菇生产现场时,无不为大面积的白花菇拍手称快,白花菇长势之好,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全国少见。怎样培育出这样好的白花菇?笔者在会后访问了泰山庙乡香菇推广站站长、种菇能手贾长林。贾长林说:花菇是菌盖带有龟纹的厚菇,龟纹裂的越多越深越白越好,其形成花纹的过程,是当菌丝柱的水分偏低偏少,但能维持菌盖和幼菇生长的最低水分,在幼菇期遇到较冷干燥的气候,菇盖表面细胞受到干冷恶劣环境条件影响,基本上停止生长或生长非常缓慢,而菇柄内还能向菇盖输送水分和营养,来满足菇盖内部菌肉细胞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其幼菇盖内外组织不能同步生长,菇盖内部菌肉组织不断加厚、加密,这种异常发育现象达到一定程度,菇盖表面终于被胀裂而露出白色菌肉。如果干湿交替,偏低温继续下去,即可形成花菇。冬季培育花菇要掌握以下关键。 1 幼菇前期精心管理 经过3~5天的温差催菇,菌丝柱上已出现菇蕾,当菇蕾长至1~1.5cm时,花菇蕾  相似文献   

7.
菌棒补水催蕾是香菇栽培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手工补水催蕾劳动强度大、标准化程度低,明显影响香菇生产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香菇菌棒补水催蕾机械装备,对香菇菌棒专用补水催蕾机和传统手工补水催蕾方式进行应用效果比较的试验结果:应用补水催蕾机的注水量和补水后的菌棒重量一致性好,现蕾速度快,现蕾菌棒率高,当潮菇(第二潮)生育时间缩短4天,菇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提高,烂棒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全天候”花菇生产技术克服了以往花菇生产中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巧妙地变恶劣天气为有利因素 ,具有全天候特点 ,且花菇率达 10 0 % ,爆花、天白花菇等优质菇比例大幅度提高。1 出菇适期的选择菌袋培育 80天左右 ,转色为带有金属光泽的棕褐色或茶褐色 ,菌皮厚薄适当 ,具有较强韧性 ,是菌袋成熟的标志。当气温开始稳定在 5~ 18℃时为出菇适期。南阳地区以 11月 2 5日至 12月 5日开始出菇为宜 ,持续生产到翌年 3月。2 出菇管理技术2 .1 补水催蕾  1催蕾前要在培养室内把袋温提高到 2 7~2 8℃ ,保持 4天 ,增强菌丝分解能力 ,…  相似文献   

9.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花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超过普通香菇,在河南西峡,干菇从普通菇到优质花菇,价格从15~2 2 0元/kg不等。可见,培育大量的优质花菇是目前香菇产业的重大趋向。1 优质花菇的成因优质花菇并不是某一优良品种固有特性,而是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优质畸形菇,现将花菇形成的机理和发生过程简介如下:①营养生长良好。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时逢较适宜的出菇温度,特别是温差刺激、氧气增加、光照刺激以及经常搬动的物理刺激,使其迅速转入生殖生长阶段,这是形成花菇的基础。②幼蕾遇…  相似文献   

10.
花菇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种高贵的香菇,花菇的龟裂纹越宽、越深,品质越好。自然条件下,形成率较低。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了在大棚内从菇蕾形成到育成花菇的渐进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按这3个阶段巧育花菇,花菇形成率可达到98%左右。该项技术可使每间香菇增加产值数千元。  相似文献   

11.
郝永趵  赵振霞 《蔬菜》2001,(9):17-17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遇到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保护性的生理变化,而形成的优质畸形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的比例和品质,是提高香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选择适宜品种及催花期 虽然花菇的形成同品种没有必然联系,但不同的香菇品种会因温或停止生长形成花菇丁;而直径3.scm以上的菇营则很难形成花菇。培育花菇的最佳时期为菇营直径2—3.scm,此期菇营已贮备充足的养分,能够在逆境中顺利完成自身的生理变化而形成花菇。 二.温度 温度和温差对花菇的形成和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花菇形成…  相似文献   

12.
郭恒  程雁 《食用菌》2000,22(3):26-27
泌阳县利用北方冬季12~2月寒冷干燥多风季节,培育出了盖厚、肉致密、花纹宽深白的白花菇而誉满全国。本文是笔者对泌阳县广大菇农育花菇技术考察的总结。1菌袋培养1.1原料和配方在河南培育花菇的最优质主料是栎树类木屑。基础配方:过筛木屑1000kg,麸皮200kg,石膏20kg,生石灰10kg,含水量55%。1.2选种及接种期用早熟型香菇菌种,如087、856、L26、农7等,最佳接种期是8月20日~9月20日,但接种始日的确定应为当年当地最高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1.3转色当瘤状物出现占整个菌丝柱…  相似文献   

13.
李灿  焦云德 《食用菌》2000,22(1):25-25
近年来,袋栽香菇育花菇技术发展很快,但是所用袋的大小及栽培技术各地不同,如福建省用小袋小棚单层培育花菇,其它地方多用大袋小棚培育花菇。实践表明,用小袋育菇后劲不足,优质菇少;大袋栽培灭菌难度大,成品率不稳,营养不能充分转化,浪费原材料。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探索出双层中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成品率平均达95%,最高达99%,产量稳定,优质菇率高,该项成果1998年12月通过洛阳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 ①菌株:生产花菇以中低温型品种为宜,我区适宜秋栽品种以洛选一号、…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别很大 ,根据各地方的气候特征 ,材料、生产习惯等特点 ,形成了南北方不同的花菇培育模式。本文就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品种、菌种制作、栽培管理等方面 ,对南北方花菇栽培模式作一比较。1 花菇形成的环境条件①低温 低温是花菇形成的重要因素。气温低 ,香菇生长缓慢 ,菇肉厚 ,蕾期进行“蹲蕾”管理 ,蹲蕾是优质花菇形成的基础。②低湿 湿度及干、湿差是决定着花菇能否形成的主要因子。形成花菇空气相对湿度要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 ,培养基内含有足够的水份和养份供应菌丝体吸收 ,满足花菇形成及正常发育。③温差 花菇…  相似文献   

15.
中原小棚立体培育花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乡县位于豫西南伏牛山怀抱,辖16个乡(镇),289个行政村,625000人,林木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5℃,冬春干燥、非常适宜香菇(特别花菇)的生长.食用菌生产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推广,1995年全县试种300万袋代料香菇获得成功,1996年全县全面推广生产.近年来,中原地区小棚立体培育花菇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人工育花堪称一绝,上等花菇数量剧增,花菇率可达80%以上.笔者现就人工育花技术谈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1科学接种接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旱能力。香菇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提高成活率。2温水催蕾用温水浸块的方法进行催蕾,可使菇块的产量增加一倍,具体方法是:①选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筒作处理。②用温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  相似文献   

17.
张健 《西南园艺》2000,28(2):34-34
花菇是香菇中的珍品 ,因香菇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刺激而产生 ,自然发生率为 4 %~ 5%。近年江苏农垦岗埠农场通过学习外地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培育花菇 ,使花菇率提高到 70 %~ 80 %。 1999年 ,本场利用大棚栽培花菇 10万袋 ,每棚纯收入增加30 0 0~ 50 0 0元 ,取得较高经济效益。1 菇棚建造 在向阳、通风、地势平坦、土壤干燥、进出料方便处东西向建菇棚。菇棚长 6m ,宽 2 .6m ,高 2 .4m ;菇棚两端和中间用砖砌 3堵墙 ,墙上端呈弧形 ,中间留高 2m、宽 0 .6m的门 ,两端门上方各留一个边长 12cm的方形排气孔。用竹竿作层架 ,每层 8根 …  相似文献   

18.
袁荣金 《食用菌》2000,22(5):32-33
花菇是香菇之上品,肉厚柄短质地脆嫩,香味浓郁,素来被誉称为 山珍之冠 "。随着市场的需求逐步变化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工育花菇应运而生,其鲜品市场售价高出普通厚菇的 3~ 5倍,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为此,我站结合本地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利用香菇覆土机制原理,采用埋筒处理菌棒的方式,创造花菇生长的低温低湿环境条件,近年来埋地育花菇初具规模,给广大菇农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埋地育花菇制栽培袋与常规袋栽法基本类似,只是出菇管理阶段有所差别。现将我站两年来试种埋地育花菇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 菌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天白花菇 ,素称是香菇中的珍品。菇蕾表面花纹呈菊花状或网状 ,色泽嫩白 ,菇形圆正 ,口感细腻香醇。笔者对西峡县袋栽香菇的花菇形成作过调研 ,在多年的示范菇场管理中 ,掌握一套可操作性的育花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排湿养菌 菌棒发满菌后 ,用直径 5mm左右的铁锥顺菌棒刺孔 6~ 8行 ,每行 15个左右 ,孔深为菌棒 1/2。刺孔后摆放到出菇棚架上 ,控温 18~ 2 2℃ ,自然干湿度通风管理转色 ,使菌棒中的水分在转色过程中降至 45 %左右 ,每棒重量降至栽培时的 70 %~ 80 %。刺孔排湿为打好四个基础 :一是促控菌棒在自由转色中脱水 ,防止转色菌皮…  相似文献   

20.
申进文  郭恒  程雁  贾身茂 《食用菌》2004,26(5):43-43
最近几年,我国长江以北的许多省份,袋栽香菇生产发展很快。以栽培季节分,主要有春栽和秋栽。春栽、秋栽各有所长,秋栽的特点是利用冬天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风的条件。培育优质香菇。秋栽香菇,一般在11月下旬或12月开始出菇。由于此时气温低、空气干燥,常采用带袋出菇。这个季节催蕾的措施多是采取地面竖立菌袋的方法,经5天左右。幼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