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壮饱安与多效唑对花生株高和产量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花生开花初期开花盛期有效地控制株高,缩短节间,可以提高花生果针下扎率,增加花生单产。用壮饱安粉剂0.03g/m^2兑水喷施比用15%多效唑粉剂0.075g/m^2,兑水喷施,对花生控旺生长和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花生开花结果不齐,常常影响荚果的产量和品质。哈蒙斯曾说,理想的花生类型最好在同一天座满所有果实,而利用其余生长期使之果饱。沈毓骏(1956)曾指出,花生变质果及秕果的多寡可用栽培方法控制。大气湿度影响花生的下针,相对湿度10O%时,果针日伸长0.62厘米,而在57%时,仅为0.02厘米。许多地区,通常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大气湿度较低,我们据此研究了控制花生早期花下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花生施用硒素液后,对生长没有影响,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花生籽仁中硒的含量明显增加.春花生在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施用硒素液,籽仁中硒的含量分别为0.06μg/g、0.11μg/g和0.05 μg/g,分别比对照高39.5%、155.8%和16.3%.施用硒素液效果较好的时期为结荚期.  相似文献   

4.
几个龙生型花生的耐旱形态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和比较其它花生类型的耐旱品种,研究几个龙生型花生在缺水条件下的形态特征及恢复生长能力,试验表明,干旱胁迫显著抑制花生地上部营养体生长,但促进主根伸长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龙生型花生耐旱性状突出,但不同材料差异较大,马山二洋和托克逊小花生是耐旱性良好的龙生型种质。  相似文献   

5.
铅胁迫对花生生长与铅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铅胁迫下花生对铅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铅处理对花生生物量的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土壤铅浓度达到400mg/kg时,对作物生长造成伤害。铅在花生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茎>叶>果仁,且随着铅投放浓度的增加,植株体内各部位含铅量也呈上升趋势。从花生的整个生育进程来看,花生各部位铅含量分配规律是:苗期>结荚期>开花下针期>成熟期。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红壤坡耕地的合理耕层厚度。以红壤坡耕地耕层土壤填充方式构建10、20、30、40、50 cm 5个耕层厚度,模拟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同条件下不同耕层厚度对根系生长特征和花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作物产量与耕层厚度的相关性,探讨增加耕层厚度下花生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1)不同耕层厚度对花生各生育期主根根长及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根系生物量、根系活力影响显著(P<0.05);耕层厚度为30 cm可以保证花生根系生长和根系生物量形成所需的纵向空间,并维持根系活力在较高的水平。(2)不同耕层厚度对花生单株产量影响显著(P<0.05),花生单株产量随着耕层厚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稳定的趋势。(3)整个生育期主根根长与花生单株产量相关性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开花下针期和成熟期花生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与花生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耕层厚度可以通过影响花生根系发育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4)米氏方程符合花生单株产量与耕层厚度的关系(P<0.01,R2=0.8097),30 cm的耕层厚度可以保证花生产量较高,进一步增加耕层厚花生的增产潜力较小(<5%)。  相似文献   

7.
花生全生育期耐盐鉴定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对花生进行了2 年全生育期耐盐鉴定,结果表明花生在各生育时期的耐盐能力不同,开花下针期、饱果成熟期>幼苗期>芽期,花生芽期和幼苗期是花生对盐害最敏感时期,花生芽期的耐盐性与后期耐盐性无明显相关。以减产50%时的盐浓度作为花生的耐盐系数,确定花生的耐盐系数在2~3 g/L之间。  相似文献   

8.
奥卡尼克生物菌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花生播种前沟施奥卡尼克生物菌肥(BGP),同时在开花下针期和饱果期叶面喷洒(PGA),可降低花生茎枝高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和饱果率,降低公斤果数,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三种施氮水平(无氮N0、中氮N1、高氮N2)对玉米花生单作及2:4间作体系播种后70d(生育中期)玉米、花生植株地上及地下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间作均能促进玉米产量的增加,花生则相反,间作均具有间作优势,且无氮处理下间作优势最显著,高秆作物玉米是优势作物,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竞争力更强,N1处理下间作体系复合产量最高;单作条件下,氮素能促进玉米及花生植株地上、地下部营养体、果实的生长发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随着氮素增加各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但氮素进一步增加,增量不显著;间作条件下,施氮量与植株生长发育的关系更复杂,并未简单地表现为随着施氮的增加而增或减,与单作相比,高秆作物玉米的营养生长无显著差异、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但能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同时适宜的氮肥也能促进间作玉米根系的生长,是该间作体系获得高产的关键;生育中期高秆作物玉米对花生的遮荫持续时间尚短,且花生植株对遮荫主动进行形态、生理适应,植株显著增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遮荫对营养体生长影响并不显著,但除N0处理,花生根系营养体发育较单作差,鲜果质量显著降低;无论单作还是间作体系中,氮素均能抑制花生根瘤的生长发育,相对于氮素间作对根瘤生长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慧  贾森  王蛟洋  张歌  高全  高莉莉  吴航 《花生学报》2023,(4):47-52+59
准确掌握辽西花生全生育期及各发育阶段需水量,及时准确预报其蒸散量,对优化水资源管理和开展花生精准气象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锦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基于2022年大型称重式蒸渗仪观测数据,确定花生各发育阶段需水量;通过应用单作物系数法修正花生作物系数至旬尺度,进而提高花生蒸散模拟准确性。结果表明:花生全生育期总需水量385 mm,各发育阶段需水量为下针-结荚期>结荚-成熟期>开花-下针期>播种-开花期;花生作物系数kc在花生出苗后开始增加,在下针-结荚期达到最大,随后开始减小。本研究对逐日作物系数kc值进行旬平均,进而给出花生作物系数旬值;与FAO56推荐作物系数比较,作物系数修正后可以提高3.6%的蒸散模拟准确性。本研究为花生节水灌溉和开展精准蒸散预报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钙肥及气象因子对花生开花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存在"花多不齐、针多不实、果多不饱"及冗余生长的弊端,通过栽培措施促早花,有望提高有效花比率,实现早结果、结饱果。本文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花生钙肥施用量和方式及气候条件对花期和开花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钙能促使花生提早进入开花高峰期,抑制生育后期开花。施钙与不施钙相比,花期缩短8.65%~17.31%,总开花量增加1.07%~32.54%,高位花率降低6.86%~24.91%。每667m~2施钙50kg促进前期开花效果好,施钙75kg抑制后期无效花效果好;一次性施钙比始花期追施控花效果好。整个开花阶段的花生开花量与日均温度极显著正相关,而降雨量则影响相对较小,施钙可以降低温度变化对花生开花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促早花、控晚花。  相似文献   

12.
蛴螬为害花生的产量损失及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蛴螬是为害花生最严重的地下害虫,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为指导花生田蛴螬防治,本文研究了花生开花下针期蛴螬虫口密度与花生受害状况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花生开花下针初期,荚果被害率(y_1)、荚果受害指数(y_2)、产量损失率(y_3)与蛴螬虫口密度(x)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_1=2.3694x-4.2992、y_2=2.0347x-3.5203、y_3=1.7589x-2.44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9、0.9856和0.9736。以花生产量损失率为标准提出经济阈值为:采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防蛴螬杀虫剂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等防治时,经济阈值为3.2~4.1头/m~2。该研究可以指导蛴螬防治的科学用药,有助于提高蛴螬综合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生物炭及炭基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三年的棕壤田间试验,以猪厩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促进了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单株荚果重和百果重,显著提高了花生的产量,比猪厩肥配施化肥、秸秆还田配施化肥、生物炭配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12.8%、12.3%、12.0%。生物炭与化学肥料复混造粒的施用效果要好于与生物炭与化肥简单混合。本研究成果可为生物炭在花生作物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花生开花量很大,一般每株能开四百朵花,在特别条件下,栽培一株花生能开一千至一千八百朵花。开花数虽多,能够下针结成良好荚果的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其他百分之九十的花只能形成秕果或是伸长而未入地的子房柄,仅开花而不下针的占很大的数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土施钙、硼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南方典型酸性土壤施用钙硼对花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钙能促进营养物质从营养体向荚果转运调节花生生长、改善花生品质;花生种仁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6.95%.单施硼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高3.96%;花生种仁粗脂肪含量提高5.70%.钙、硼配施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吸收和积累,增产效果显著,达到10.82%;花生种仁粗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7.73%和6.48%.显著改善花生品质.  相似文献   

16.
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豫南旱地花生开花及干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豫南地区旱地花生苗期短,有效花期短,前期生长发育快,产量形成分配系数高。旱地花生出苗后25 d左右始花,花期45 d左右,花后20d进入盛花期,单株平均开花量为120.1朵,初花期结果数占总果数的26.5%,盛花期结果数占总结果数的73.5%,末期开的花为无效花。干物质积累出现苗期和开花下针期增长慢、结荚期增产快,饱果成熟期又下降的趋势,干物质积累的高峰出现在苗后68 d,日增重量达0.92 g/株。  相似文献   

17.
对高效花生增产剂A型和B型分别进行的田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花生盛花期喷施这两种剂型的增产剂,均能使花生植株健壮生长,叶片光合功能期延长,同时增加花生的开花数和总果数,促进光俣产物向荚果转运,增加成熟荚果数。  相似文献   

18.
为量化水分胁迫引起的花生物候学变化及其对开花和果针生长的效应,在阿根廷科尔多瓦省农牧学院试验农场开展了本研究.试验分两年(1997/98,1998/99)实施,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试点为典型的Hapludol土,品种为Florman INTA,行株距分别为0.7和0.08m.在不同的生长时期(R1-R3, R3-R4, R4-R6, R6-R7)施以干旱处理(人工遮雨),持续时间为18~22d不等.测量土壤含水量并统计单株花朵数和果针数.结果证实了先前关于花生开花量和果针数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的报道,也支持生殖生长延迟以及荚果发育和种子充实后期易受霜害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珍珠豆型花生开花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通过对花生高产品品种和低产农家产品种开花量及其结英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产花生开花较集中,花量适中;低产花生开花过量,分散,空针多,饱果少。初步认为,选育和栽培高产花生时,开花量应以75-100朵/株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不同肥料种类及其相互配合追施提高花生产量的效应,确定适宜的追施肥料种类和配施方式,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覆膜滴灌条件下,于花针期设置追施氮、钙、硼肥及其相互配施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追施氮、硼、钙肥相比,三种肥料配合施用后单株果针数、结果数和荚果干重分别增加了18.61%~24.0%,12.50%~23.00%和12.13%~21.60%,进而提高了产量,且氮、钙和硼肥配合施用促进了花生的地上部干重、主茎高和分枝数,有利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故以花针期追施一定比例的氮硼钙肥或氮钙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生营养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