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黄果枸杞无菌苗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丛生芽的分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获得再生植株,筛选出适宜各阶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建立黄果枸杞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新体系。结果表明:适合嫩茎段腋芽诱导与生长的培养基为MS;叶片和茎段都适合黄果枸杞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4-0.6mg/L+NAA1.0mg/L,诱导率为90.23%和89.14%;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6mg/L+IBA 0.15mg/L,分化率90.12%;诱导丛生芽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4mg/L+IBA0.6mg/L,生根率为90.33%;诱导生根的组培苗在实验室内打开瓶口炼苗7d,在温室内移栽到适宜的营养钵中,营养钵中的基质为森林土、河沙及蛭石的比例为2:1:1,移栽成活率达93%。  相似文献   

2.
强旱生濒危植物霸王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霸王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对霸王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以及幼苗生根的影响,并找出更为合理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mg/L6-BA+1.0mg/LNAA,最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是子叶,诱导率为100%,茎段诱导率为93.3%,下胚轴的诱导率最低;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1.0mg/L6-BA+0.1mg/L NAA,诱导率高达98.1%,诱导时间为7周;最适宜霸王幼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mg/L IBA+1.0mg/L NAA,生根率高达90.4%,比已报道生根率86.7%提高了3.7%,且不定根在第7d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3.
亚洲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洲百合"精粹"(Lilium Asiatic 'Elite')的鳞片、再生形成的叶片和鳞片叶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分化、试管苗小鳞茎诱导、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等研究,建立了亚洲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鳞片诱导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2 mg/L,试管苗小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 IBA 0.5 mg/L 70 g/L蔗糖,试管苗叶片分化培养基为MS TDZ 1.0 mg/L NAA 0.2 mg/L,试管苗鳞片叶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2,4-D 0.1 mg/L.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百合叶片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80 mg/L,鳞片叶为115 mg/L.  相似文献   

4.
对花叶矮牵牛(Petunia hybridaV ilm)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高约1 cm的无菌苗在培养基BA 0.4mg/L KT 0.1 mg/L NAA 0.01 mg/L上培养15 d左右,可诱导出不定芽,平均每株产芽36个,分化频率为100%;将1~2 cm长的小芽转到伸长培养基MS 6-BA 0.2 mg/L IBA 0.02 mg/L上使小芽长大成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 0.4 mg/L时,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苹果重要矮化砧木系SH6快繁和脱毒材料,本研究通过茎尖培养的方法建立了SH6茎尖外植体无菌体系。通过调整6-BA和IBA浓度,经丛生芽分化数和茎的伸长分析,筛选出适合苹果矮化砧木系SH6组培扩繁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3 mg/L+蔗糖30 g/L+琼脂粉8 g/L,pH5.8,可应用于苹果组培苗的培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以黑果枸杞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激素对经历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诱导以及叶片直接诱导小植株再生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诱导茎段、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MS+2,4-D0.3 mg·L~(-1)、MS+2,4-D0.4 mg·L~(-1),其诱导率均为100%;诱导茎段、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丛生芽的适宜培养基分别为MS+6-BA0.2 mg·L~(-1)+KT0.1 mg·L~(-1)、MS+6-BA0.5 mg·L~(-1),而愈伤组织分化出的丛生芽均发生玻璃化现象,其增殖系数分别为32.3倍、47.1倍;诱导叶片分化形成植株的适宜培养基为MS+NAA0.01 mg·L~(-1),其再生植株诱导率为33.3%。结论:黑果枸杞再生能力强,以上途径均能形成再生植株,其最佳的离体繁殖途径为茎段诱导丛生芽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以樟子松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激素组合对樟子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5mg/L 2,4-D+0.5mg/L 6-BA;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0.2mg/L IAA+1.5mg/L 6-BA;樟子松不定芽伸长生长的适宜基本培养基为1/2MS+0.1%活性炭,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4MS+0.5mg/L NAA+0.2mg/L IBA。  相似文献   

8.
新疆雪莲体外直接器官发生的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雪莲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真叶和根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探索新疆雪莲体外直接器官发生的快繁途径。结果表明:新疆雪莲不同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的效果不同,以真叶为外植体,直接再生芽频率最高,在MS 6-BA1.0 mg/L(单位下同) NAA0.1 2,4-D0.1上,30 d芽诱导率可达66%;在MS 6-BA0.5 NAA0.05上,芽的增殖生长效果好;在1/2MS NAA0.1上,25 d内生根率达84.7%;在珍珠岩∶腐叶土为1∶3的基质中炼苗,成活率达89.1%。  相似文献   

9.
1植物名称飞机草(ChromolaenaodoratumL.),又名香泽兰。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茎尖。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诱导培养基:MS 6-BA2.0mg/L(单位下同) NAA1.0。生根培养基:MS NAA0.5。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0.6%琼脂,pH5.8。培养温度(23±1)℃,光照时间12h d,光照度1500lx。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材料的获得采集新生叶片,经自来水冲洗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乙醇处理30s,0.1%HgCl2溶液浸泡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把叶片切成约5mm×5mm的小块,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4.2不定芽的诱导将带腋芽的茎尖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15d后腋芽展…  相似文献   

10.
“双玫瑰”萱草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成功建立了“双玫瑰”萱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激素对其诱导、增殖及根的形成有不同影响。各个阶段最适培养基:(1)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培养25d左右,可诱导出不定芽,平均每株产芽6个,分化频率为100%;(2)壮苗培养基为MS+6-BA0.2mg/L+IBA0.02;(3)生根培养基为I/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1.
甘薯无病毒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91 ̄1996年,甘薯茎尖离体培养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0.5mg/L+萘乙酸(NAA)0.2mg/L+腺素(Ad)5mg/L,培育出12个甘薯品种的脱毒苗,茎尖培养成苗率50.0% ̄95.6%,成苗期43 ̄60d。切取的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呈显著的负相关(r=-0.9875),茎尖带1个叶原基时,SPFMV脱毒率为38.1%,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植物病毒钝化剂可使  相似文献   

12.
甘薯脱毒技术及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于1988~1995年研究了甘薯病毒及甘薯脱毒技术,明确了侵染山东甘薯的主要病毒种类是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在国内首次分离侵染甘薯的烟草花叶病毒,探明了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合山东甘薯茎尖培养基的最佳激素配比,浓度,pH值。探索了脱毒薯的增产机理和增产效果,提出了组织培养,茎尖苗检测,脱毒薯速率与推广应用的配套技术规程,培养出徐薯18等12个品种的脱毒苗,平均增产42.9%出干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金叶莸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叶莸是一种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通过容器基质配制、插穗剪取、激素处理、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金叶莸快速繁殖的主要技术方法--嫩枝扦插育苗法.本研究利用乌鲁木齐县种苗繁育基地1年生金叶莸实生苗当年萌发的嫩枝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取材部位、不同浓度的6-BA 和NAA 组合对金叶莸组培快繁的影响,通过生根处理及驯化移栽成苗.结果表明:同一新梢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芽的分化率明显不同,新梢中部的茎芽启动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5%以上;中部5~10节腋芽分化率高,能形成完整健壮的植株.MS 6-BA 0.5 mg/L NAA 0.5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率和有效芽苗率均高于其它处理.在生根过程中茎尖苗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85%.PP333能促使瓶苗植株矮化健壮,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以采集于2007年和2010年的油松成熟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诱导和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2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成熟种胚愈伤诱导率分别为33.33%和54.17%。诱导不定芽最佳光培养条件是12/12h,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6-BA1.5mg.L-1+NAA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50.0%和58.3%。生根培养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是DCR+IBA0.1mg.L-1+NAA0.1mg.L-1+KT0.1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2007年和2010年的种胚愈伤诱导的不定芽生根率分别为36.4%和18.2%。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地黄病毒病初步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血清学、RT-PCR并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对河南省地黄病毒病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侵染地黄的主要病毒;对TMV地黄分离物(TMV-RH) CP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MV-RH与TMV-U1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5%,氨基酸同源性为94.3%;与已发表的TMV其它株系CP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6.3%~88.5%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79.3%~95.0%之间,同源性较低。根据不同株系CP的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推测该分离物可能为TMV的一个新株系。  相似文献   

16.
基质酸度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特性及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移栽于蛭石中的马铃薯夏波蒂和费乌瑞它两品种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pH值[3、4、5、6、6.5(CK)]的MS营养液浇灌幼苗,研究基质pH值对马铃薯植株生理特性及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硝态氮含量、磷钾含量、微型薯结薯数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pH值6时达最大值,pH值3时值最小,且夏伯蒂品种的pH值6处理在叶绿素含量、SOD活性等性状方面与对照(pH 6.5)间差异显著;脯氨酸含量则随pH值的升高呈降低趋势,pH值6时最低,pH值3时最高.结果表明,pH值6是马铃薯植株生长及微型薯形成的最适酸度值.  相似文献   

17.
以107速生杨为试材,以氯化钠(NaCl)和卡那霉素(Kan)作为筛选指标进行遗传转化中最适培养基的筛选研究。对比转基因材料和对照材料的分化率和长势,并对转基因材料进行PCR检测,最终确定最适于遗传转化筛选的培养基。结果为氯化钠(NaCl)不能用作筛选指标,卡那霉素是最适筛选指标,我们得到的最适筛选培养基是加入100mg/L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果蔗脱毒种苗甘蔗花叶病、黄叶病和宿根矮化病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2016-2017年种植的果蔗脱毒种苗脱毒效果,分别采集广州市南沙区和增城区、湛江市麻章区及华南农业大学甘蔗育种基地共83份果蔗脱毒种苗样本,进行甘蔗花叶病毒(SCMV)、高粱花叶病毒(SrMV)和甘蔗黄叶病毒(SCYLV)RT-PCR检测。结果表明SCMV的阳性样本数为3个,阳性检出率3.61%;SrMV的阳性样本数为0;SCYLV的阳性样本数为78个,阳性检出率93.98%。采用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对采集于广州市增城区和华南农业大学甘蔗育种基地的30份果蔗脱毒种苗样本进行宿根矮化病菌(Lxx)检测,常规PCR检测阳性样本数为0,巢式PCR检测疑似阳性样本数为8,疑似阳性检出率26.67%。本研究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培育的果蔗脱毒种苗能有效脱除果蔗种苗内的SCMV、SrMV和Lxx,但SCYLV的脱除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