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百喜草对土壤渗透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实验测定了百喜草区、假俭草区及对照区的土壤渗透率。百喜草的初渗率、稳渗率最高,假俭草次之,对照区最小。并根据何登式渗透公式,建立了土壤渗透率推估式。  相似文献   

2.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驱油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要评价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潜力,首先应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以渤海油田283条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归一化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规律,由此得到渤海油田驱油效率与岩石有效渗透率的统计规律。同时,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流量方程和Welge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水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水驱油实验的取值条件。  相似文献   

3.
4.
不同海拔来源过路黄的生长发育及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从不同海拔来源的过路黄在华中低海拔地区的生长发育及抗寒性。结果显示,随着海拔来源的升高,过路黄植株的主蔓和节间长度减小,叶片寿命延长,花期推迟,冬季鲜叶比例升高。冰雪封盖25 d后,高海拔来源植株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低海拔来源植株,丙二醛含量低于低海拔来源植株。在低温(-0.5℃)持续过程中,低海拔植株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速度快于高海拔植株。海拔1852、1388和851 m引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在华中地区具有较大的园林应用前景,且具有引种北移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油藏目前在水驱过程中出现了含水高、采油速度低和注入水利用率不高等情况。以乾安油田为例,针对这些问题,对该油藏水驱油特征和渗流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油田高含水期采收率不高进行了理论分析;对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开采对策,对有效开发同类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志忠  张满银  张新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62-9663,9677
基于目前污水土壤渗透研究成果,结合天然水与污水的土壤对比渗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污水渗透与天然水渗透存在较大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天然水经过一段渗透期后,将达到一稳定渗透率,污水渗透则没有该实验结果,而是保持一直降低。众多研究一致表明污水渗透曲线符合双曲线数学模型V=a×t-b,从土壤、污水性质及其相互作用3个方面分析了污水作为渗透液时,土壤渗透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储层层间物性差异是影响非均质油藏水驱采收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是缩小层间矛盾,获得较大的采收率重要参数。针对某油田的具体情况,主要考虑纵向非均质性与垂向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依据主力层渗透率与小层纵向分布情况,来设计模型的渗透率与小层厚度,并将小层以不同形式组合开采,得出不同的渗透率级差,以此来研究主力层分层开采的渗透率级差界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确定渗透率级差界限,因而能够为油田在主力层的分层开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X区块是南堡油田典型的深层低渗透储层,具有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从而造成储层品质以及产能定量预测评价难以确定。利用物性和压汞试验数据,提取出能表征储层孔隙结构进而有效反映储层渗透性的储层品质指数和压汞系数,再结合常规测井资料以及试油生产数据建立储层品质评价方法,总结出研究区的储层品质评价标准。在储层品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开发需求,对低渗透储层提出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与米产液指数关系的产能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较为相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A气田已压裂井储层岩石学特征、孔渗物性特征、孔隙及喉道类型、孔隙结构类型等储层特征及压汞和气水相渗等资料,研究了储层特征对压裂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渗透率决定压后产能、含水饱和度决定压后产水的规律。低渗储层渗透率主要受粒度、填隙物、微观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储层的含水饱和度接近相渗分析的束缚水饱和度时,压后产大水的可能性不大;含气饱和度接近相渗分析的残余气饱和度时,压后以产水为主。为提高A气田低渗气藏压裂效果,压裂选层时应重视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的求取。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裂缝性地层渗透率解释模型不适用的情况,通过对克里格方法原理及计算方法的分析,建立了采用克里格多维网格方法计算渗透率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实际测井和物性分析资料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样本库,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解释及与物性分析资料进行比对分析,证实该方法对于提高裂缝性地层渗透率解释精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明土壤中镉含量与低累积玉米品种(会单4号)富集镉间的关系。【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浓度Cd处理的土壤盆栽试验,幼苗生长一个月后采集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测定玉米生物量、根系形态、叶片渗透率、脯氨酸积累量及镉富集特征。研究镉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及其镉累积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当土壤中镉浓度为2 mg/kg时,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增加了8.79%,浓度增加到12 mg/kg时,玉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物量分别显著下降了55.65%、58.92%;对玉米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叶片渗透率和脯氨酸含量与镉浓度呈正相关;玉米体内的镉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地下部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含量;随着镉浓度增加,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小于1,这说明玉米累积镉含量不随土壤镉含量增加,但对玉米植株的毒害越来越严重。【结论】2 mg/kg的镉促进玉米生物量的增加,大与4 mg/kg时抑制玉米生物量的增加,会单4号是低富集品种,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不会随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会使玉米受到的毒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丰502井储层岩心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该储层的水流速敏、水敏、酸敏、碱敏和应力敏。结果表明,速敏指数为0.50,临界流速0.75ml/min,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水敏损害指数为0.002,储层无水敏;酸敏指数均为-33.3,注酸后岩心渗透率有所增加,储层对盐酸无酸敏性损害;碱敏指数为0,该油田储层不会因碱敏造成储层损害;储层属无应力敏地层。  相似文献   

13.
含水变化规律是水驱开发的重要规律,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准确把握水驱开发规律,对油田规划指标预测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特高含水期影响油田含水变化的主要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含水上升率理论方程,绘制了萨中开发区不同区块、不同渗透率级别的理论含水上升率图版,并用现场实际数据对理论含水上升率图版进行了睑证,给出了特高含水期不同含水阶段对应的含水上升率值,为萨中开发区滚动规划指标预测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常规评价方法不能评价纳米粒子在页岩中的封堵效果,而孔隙压力传递试验装置可以评价在真实页岩中压力的传递速度,准确地测定纳米粒子封堵页岩效果。取美国 TerraTek 公司的 PIERREⅡ页岩岩心,进行岩心矿物含量和 SEM 分析,可知 PIERREⅡ页岩岩心孔喉尺寸属微米及纳米级别。利用孔隙压力传递试验装置,通过测定页岩渗透率变化,评价纳米材料封堵页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盐水与基浆中加入纳米材料都能明显降低页岩中孔隙压力传递速率,使页岩渗透率降低,说明纳米材料封堵页岩中微米及纳米级孔喉效果明显。该研究对页岩封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够帮助解决页岩段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井壁稳定等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核黄素和壳聚糖对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影响,采用含毒介质法分别研完了核黄素和壳聚糖对棉花黄萎病菌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0个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核黄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并分别以2%的无菌NaOH溶液和1%的醋酸溶液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各质量浓度的核黄素对菌丝的细胞膜渗透性无明显影响;而各质量浓度的壳聚糖均可使菌丝的细胞膜渗透性发生变化,在同一处理时间下,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50 mg/mL时菌丝细胞膜渗透性最强,但当壳聚糖质量浓度大于0.50 mg/mL时,菌丝细胞膜渗透性随着壳聚糖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说明溶液中含有壳聚糖可以影响病菌的细胞膜渗透性,进一步可能会影响病菌的生长,因此可以在无害农药中加入适量壳聚糖预防棉花黄萎病.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柳树的生长和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柳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模拟干旱胁迫对其叶片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较之对照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变化相似,均较之对照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模拟干旱胁迫越严重,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上升的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宝浪油田属于低孔低渗和低孔特低渗碎屑岩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三工河组部分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出现当含水饱和度大于60%后,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水相渗透率降低的异常现象。为了解释这种异常现象,通过室内评价试验以及储层矿物组成分析,认为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现象是由于储层岩屑和水敏性矿物含量高,水敏现象严重,从而导致相对渗透率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18.
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寒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与半致死温度研究了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3种棕榈植物在厦门露地栽种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它们的寒害指数差异明显,布迪椰子为7.29,在露地能顺利越冬;沼地棕为20.24,适当保护才能越冬;油棕的寒害指数为75 .00,不能在露地越冬。低温锻炼前(10月份)和低温锻炼后(次年1月份)所采的叶片在不同低温处理时的电解质渗透率变化趋势不同,应用Logistic方程分别求出各自的半致死温度(LT-50),布迪椰子、沼地棕和油棕在低温锻炼前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3、-5.03和-2.19℃,在低温锻炼后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9.10、-6.60和-2.94℃。结果发现,布迪椰子的耐寒力最强而且对降温反应速度最快,沼地棕居中,油棕耐寒力最弱,对温度反应最慢。   相似文献   

19.
对萨北开发区纯油区东部葡一组油层注聚曝露出的注水困难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了油层发育、渗透性、注入水质、注入参数以及井网完善程度等因素对注聚质量的影响,并对注入参数优化、表活剂和水平井解堵以及补孔等技术治理手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解决注聚因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对纯油区东部聚驱下步开发以及即将开展的二类油层注聚有很好的技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下嫁接苗耐冷性明显高于自根苗;在低温胁迫下嫁接苗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自根苗;嫁接苗和自根苗SOD、GPX、APX活性均上升,但嫁接苗上升幅度低于自根苗;嫁接苗和自根苗CAT活性下降,但嫁接苗下降幅度低于自根苗。嫁接改善茄子对低温弱光耐性的机理可能在于其改变了抗氧化酶系统,减轻了低温弱光的膜酯过氧化程度,从而降低了电解质渗透率,提高了耐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