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盆高1.65米,冠径1.1米的大型树木盆景(见图)。在造型中,着重对主干进行了处理。原材干基部部份干桔且有臃实之感,经灭虫及扶壮后,雕凿一不规则形孔洞,使之实中有虚,原来酷似两动物的头部形象更为突出。两动物形象,充分利用树木  相似文献   

2.
花草盆景是以花草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构思,在盆中展现某种自然景色的艺术品。它与其他盆景的不同之处,在于无需对植物作过多的修饰加工,而是尽量利用花草的自然姿态、悦目色彩以及各具的风韵来造景。通过优美的构图,表现某种意境。花草盆景朴素自然,赏心悦目,清新雅致,最宜作为案头清供。制作花草盆景,可根据自己的构思将花草在盆中设计出理想的布局。花草位置确定后,还可以适当点缀山石,以完善构图,丰富意境。譬如周瘦鹃的  相似文献   

3.
盆景艺术家赵庆泉近年来的作品,在国内外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从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自然界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中创新,作品题材广,布局巧,画面美,意境深。创作师法自然,顺乎自然之理,巧夺自然之功,在平凡中蕴藏奇美。一、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融为一体:纵观近年来赵庆泉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作品照图,构成了妙造自然,生气远出的画面。过目即给人以绘画般的艺术美感,品味起来具有诗歌般深远的意境。诗情与画意集于一身。更为可贵的是使盆景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满足了时代  相似文献   

4.
据说名画家傅抱石先生藏有一《行猎图》盆景,盆中有人物五,啸虎一,奔虎一,脱兔四,惊猴四,悬蛇一。实为盆景中鲜见者。可见早已有人打破山石植物的格局,企图以动物为主制作盆景了!而且以行猎为内容,就不似一般山石盆景“虚”了,各有千秋。国画家画花,多画点小动物以增加动感,如蜂、蝶、蜻蜓等缀其上,确有点睛之妙。由此我便想到以小动物  相似文献   

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这首诗,已为好几位盆景艺术家立意进行创作。在我的案头,就有两件作品照片的印刷件:一件叫《孤帆远影》(见《中国花卉盆景》1987年第1期24页);又一件叫《孤帆远影碧空尽》,刊于《成都盆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图版36。这两件作品,均以大江为画面的中心,前者把大山放右侧,左侧小山作陪衬对比;后者则相反。前者的布局位置构成不等边三角形;后者基本呈正方形。  相似文献   

6.
在植物盆景制作过程中,上盆是相当重要的操作环节。只有盆树位置安排得合理、恰当,才能充分显示盆景的艺术意境。微型盆景以植物盆景居多,其植树面积很小,活动余地有限,因此更需要对种植位置的选择加以重视,认真操作,精心调试。原本颇有特色的植株往往由于上盆选位不当而变得平庸无奇,反之,合理的种植位置会使盆景画面生动,耐人寻味。那么,如何来选定最佳种植位置呢?当你发觉景树上盆定位  相似文献   

7.
1972年发掘的陕西乾陵墓的甬道壁画上,有两个手持盆栽的仕女,实为中国古代掌上盆景的雏型。掌上盆景,体积微小,但造型夸张,线条简练,颇有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特点。所用盆钵,一般不超过10cm方圆。但在取材与制作、栽培技术方面,却难于大、中型盆景。石料小,且要加工成峰峦之势。种植花木,需取叶小而生命力较强的植物,以雀梅、雀舌松、雀舌黄杨、水竹、文竹、飞白竹、米叶冬青以及半枝莲、移星草等品种为宜。具备了材料,还得运用雕琢、修剪、攀扎等技巧进行构思造型。例如在长而浅的盆内,宜取某山一角,或摄奇峰溪壑,或取多干的丛林式景色;若系深筒盆,则取悬崖倒挂之姿,或取龙飞凤舞之态……。对这种有生命的掌上盆景的  相似文献   

8.
水旱盆景是将两种不同的素材——树与石,经过穿插、拼合、组织于一盆中,相依造景,树石交融,表现出富于天然野趣、饱含诗情画意的一种“大景域”盆景表现形式。画面中有天有地,有山有水,有树有石,有景有情。  相似文献   

9.
曾开创柔美柽柳盆景的王选民大师,近年来又捧出一批壮美的柏树盆景;《倚剑白云》就是其新作之一(见照图)。该盆景形态高耸,风骨刚劲,气势豪迈,表现了战天斗地的大无畏气概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其深长意味令人浮想联翩……“安得倚天抽宝剑”,眼前不  相似文献   

10.
这是曾经连获三届香港市政局举办的花卉盆栽比赛冠军的伍宜孙先生,在其所编著的盆景艺术著作《文农盆景》中的自况。诗词表达了在事业和艺术上均有成就的一位长者的情怀。伍宜孙先生为广东省顺德县人士,早年即已担任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他在繁忙的金融事业发展之余暇,特爱栽培花卉,研究盆景艺  相似文献   

11.
这件真柏盆景是一位业余盆景爱好者鞠桂林所创作的。它属于扬派风格,但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艺术上有所创新。扬派的树木主干一般作为“游龙弯”,但见多了就会有千篇一律之感。《奔月》的树木主干则作成略带弯曲的倾斜状,富有动势。主干的顶部适当吸取了苏派盆景的技法,扎得略呈“云朵”状,以符合自然之理,而其余枝条均扎成大小不同形状的“云片”,疏密有致地分布于主干四面,保  相似文献   

12.
紫薇又名百日红,花色繁多,若想把一棵高达近两米的独杆紫薇树搬回小居室欣赏,只能将其制作成盆景。紫薇因其花期长,可自三月开至九月,故又名百日红。加之其花色繁多(有大红、粉红、紫色及白色等),很受爱花者的青睐,现在行道两旁、公共绿地都广有种植。若想把一棵高达近两米的独杆紫薇树搬回小居室欣赏,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用嫁接的方法,将其制作成盆景,这个美好的愿望就可变成现实。图中的红薇盆景就是笔者多年前用枝接法制作而成的(见照  相似文献   

13.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幅峭拔俊秀的画面(见图),既不是摄影大师对自然风光的真实摄取,也不是丹青高手绘制的山水画卷,而是盆景艺术家贺淦荪制作的大型组合山石盆景《群峰竞秀》。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它以立志高远、新颖,构图精巧、别致,荣获山石盆景一等奖最高分,饮誉全国。  相似文献   

14.
一、《硕果》是一本双干卧式盆景。两干同向右方横出,其顶梢又同向左拐回,从动势角度说是不错的。但由于右下之短干成S型,和上面长干交叉组成8字形,它们各自的顶梢又在同一层面上向左回拐,枝片形态近似,所以画面显得塞迫、繁复。建议将S型干从基部齐平截去(此处可适当雕凿),设法调整一侧根的角度。避开A字形,这样灵动之态就跃之于画面了。同时建议更名为《舞》,可能更贴合画面。 二、《铁骨秀枝》的主干具备了皱、漏、透、瘦、丑的盆石五要素。如果没有那六处枝片,倒极像一件孤峰式旱石盆景。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树木盆景,就明显地存在着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花卉盆景》2006,(3):40-41
江山如此多娇(与郑绪芒合作) 芦管石、五针松、黑松等 长20米、宽3.2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潺声,春去花还在,冬来景依青”。该作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盆景,她以峰为主调,通过多种景观的交互组合,使其自然而又真实的再现祖国的壮丽河山。 在整体布局上,按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广设景点,多味调和。尤其是动态水景“瀑布”及“溪流”的运用,更使画面有声有色,使人不用跋山涉水,即可领略造化之妙。  相似文献   

16.
陈象川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好老师。他出身泥瓦工匠,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成为南京林校的一名高级讲师。特别是他爱上盆景专业以后,对盆景美学理论之研讨,盆景技艺与制作,作出了卓越的成绩。他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既有美学理论修养,又有踏实创新能力的盆景艺术家。今年五月,获息陈象川老师因病去世,深感震惊,我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深感惋惜。我是常熟的一位盆景爱好者,同陈老师接触的较近。记得他来常熟进行盆景资源调查时,他顶着烈日,每天穿梭在林场、公园、盆景  相似文献   

17.
黄荆有大叶、中叶和小叶品种之分,其叶形见图1。三者以小叶品种制作盆景为最佳。但此品种较少,获得老桩不易。笔者通过嫁接,药物控制两项措施,不仅获得了较理想的老桩,而且让其叶更小,枝节更短,密度更大,大大提高了黄荆盆景的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盆景与盆     
好的景,需与适当的盆钵、几架相配,才能构成整体之美。一株树桩,一簇花草,一组山石,如无相应的盆与之相衬,往往平庸无色,当配以恰当的盆,便面目一新,神彩飞扬。树桩盆景主要以苍古、雄劲、豪放、飘逸而见长。一般用紫砂陶盆或比较深色的釉陶盆比较适宜,这样会越发显得其古老。其它形式的盆往往不能与景物谐  相似文献   

19.
微型盆景以其小巧玲珑、造型夸张、线条简练、极具风趣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微型盆景亦有微型山水与微型树桩之分,在制作技艺上各不相同。微型山水盆景,它采取“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手法,再现大自然之山水风貌。由于盆钵狭小,在制作上有一定难度。这里笔者以五彩斧劈石为例简述一下孤峰式微型山水盆景的制作过程,仅供同行尤其是初学者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20.
拜读余寒同志《师法造化回归自然——浅议配件的合理应用》一文(1996年7期《中国花卉盆景》)特别是文中指出冯舜钦先生的《独钓寒江雪》的瑕中之疵一节,使我陷入了沉思:1992年秋,在南京举行的一次盆景盛会上,我和余寒同志都曾聆听过冯先生的雪景专课。对冯先生的成名之作评首论足,似有不恭之嫌。但余寒同志为艺术而不避嫌,也就引发了笔者的话题:以古诗词句题名或再现古诗词中之景,必须理解原作,开掘内涵,才能尽善尽美,无懈可击。勿容置疑,在诸多以钓叟作配件或题名与“钓”有关的盆景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独钓寒江雪》了。该作曾数次修改。故有几种不同的照图。《中国盆景佳作赏析与技艺》收录的为其一,马文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